楊蓉
摘 要:2018年1月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對一線教師的專業能力、課堂設計與把控能力、學生的引導與教育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從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系統探討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實施的可行性。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必要性;可能性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及其特點
1.何為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任務型語言教學研究。1982年英籍印度語言學家Prabhu發表了他在班加羅爾的一項強式交際法的實驗報告,該實驗削弱了學生對語言形式的關注,主張在交際中學會語言。1983年,Prabhu正式提出了任務驅動教學法(魏永紅,2004)。“任務”作為教學設計的一項內容,也迅速地引起了語言教學界的關注。隨著眾多語言學家的研究,任務型教學理論在20世紀90年代逐步成熟。1989年,英國語言學家Nunuan編著了《交際課堂的任務設計》一書,他在Prabhu有關任務驅動教學理論的基礎上開展了進一步的研究。1996年,英國著名的語言學家Jane Willis在其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一書中系統構建了任務型教學所要遵循的理論框架。隨后,英國的語言學家Skehanzan在肯定了Jane Willis所構建的理論框架的基礎上對其不足之處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2.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點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其主張以任務的完成促進學生的學習,學生在分析具體情境、了解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學習。
任務為主線是指教師要結合課本內容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的各種任務,以此來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在教學中要求每個任務都有明確的目標,在核心素養的統領下設計各本教材、各單元、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學生在各種任務活動中自主學習,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調用已有的經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實踐檢驗各種新觀點、新理論,加強和同學之間的合作探討和交流,從而轉變學習習慣,最終達成素養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與任務活動相結合,任務作為學生學習的主線層層遞進,一環扣一環,以此實現教學任務和素養目標。整個學習活動就是各種任務的完成過程,就是學生不斷思考、交流、實踐的認知過程。
教師為主導是指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地發揮主導作用。在設計任務、創設情境、組織活動、管理課堂、引導學生、評價學生等整個過程中都離不開教師的帶領。教師首先要對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認識能力和知識經驗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設計符合不同認知水平學生的任務。在任務完成的整個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通過學生的不同表現,適時提出完成任務的建議,并對任務完成的策略進行探索和檢驗。在學生遇到困惑的時候要能夠提醒鼓勵學生。根據學生學習進度和任務完成過程中的表現還要適時調整計劃,改變既定任務。同時,教師還要在學生參與度不夠、自控能力不足的時候給予幫助和提醒。
任務驅動教學法充分考慮了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將課堂、時間還給學生。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它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學習模式的轉變,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美國教育學家蘇娜·丹戴克曾說過:“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就會完全理解。”只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讓其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才能使其成為學習的主體,實現學習的目標。任務驅動法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習熱情,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
二、任務驅動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必要性
1.時代發展的需要
不論是立足國內還是國際,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的“創新”都對中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創新不僅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更需要充足的創新型人才。任務驅動法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性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任務驅動法在課堂中的應用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2.課程改革的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最大的亮點就在于要構建活動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高中思想政治課標修訂組組長朱明光指出:“學科課程采取包括社會活動在內的活動設計,即課程內容活動化;或者說學科內容的課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動設計的系統安排,即活動設計內容化。”這就要求我們將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理論知識講授型課程塑造成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實踐型課程,把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轉變為主動參與、積極學習的過程。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課堂、時間、問題都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一種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充分參與課堂、內化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應用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3.學生學習的需要
心理學有關研究表明,學習模式在感知覺上可以分為視覺性、聽覺性和動覺性三類。視覺型學習者是通過視覺刺激來學習,通過“看”來進行學習。聽覺型學習者善于在別人的講話中尋找重點,是通過“聽”來學習。動覺型學習者則能夠通過“做”、實踐、動手來更快地學習。據相關統計,三種學習模式學習者在人群中的大致比例是4:3:3。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不同學習類型學生的特點,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來幫助不同學習模式的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傳統教學模式的老師講、學生聽,只適用于部分學習者,不能兼顧所有學生。
三、任務驅動法在高中政治課程中應用的可能性
1.符合高中生心理發展的特點
相較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更加成熟。他們已經具備了系統的分析材料、理解材料、提煉觀點、表達思想的能力,對事物有了自己的分析和評判。同時,他們也更加渴望展示自己,向他人來證明自己,有著更加強烈的自主性和社會性。任務驅動法的有效應用要求學生自主完成任務,而整個任務的完成過程,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學生享有足夠的自我發揮空間,充分體現了自主學習的要求。
2.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課新課改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學科課程,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掌握相應的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等知識,但同時它又是一門綜合性的德育課程,需要更加注重學生對德育內容的踐行。任務驅動教學法主張將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案例搬進課堂,讓學生將抽象的理論學習轉化為對真實案例的現實探索和研究。在整個解決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對高中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內化,實現核心素養的達成,因此,任務驅動法在高中政治課中的應用完全具有可行性。
3.課堂實施條件充足
任務驅動法的實施,主要強調的是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習得知識,其對于課堂硬件條件沒有特殊要求。學生自行閱讀是任務,查找資料是任務,即興小品是任務,相互討論是任務,情境再現也是任務。傳統的教學手段可以實施任務,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手段也有助于任務的實施和完成,教師還可以根據學校、教室的現實條件自行設計、選擇合適的任務。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有其必要性和優越性,但在現實實施過程中也應看到其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四、教育制度和升學政策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里,“一考定終生”的思想還大有市場。許多教師、家長和學生都在不遺余力地追逐分數和名校。高考作為目前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手段和工具,被國家和社會普遍認可。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仍然熱度不減。核心素養的養成、教學模式的轉變相較于教學成績來說,會作出相應的讓步。
1.學校管理理念和方法
目前,高中辦學都普遍存在高分、名校、升學率等功利性目的。學生的成績直接關系著學校的知名度和各種排名。在一些學校,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與綜合素質提高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矛盾。新課改強調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就要求學校的管理理念和教學方法與時俱進,真正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從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高度更新理念和方法。
2.教師教學理念和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實現形式。這種形式只注重老師講得好壞,忽視了學生學的情況,更加無視不同學習主體的差異性。任務驅動法的實施,就是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考慮不同學習主體的差異。充分發揮不同學習主體的特點,激發各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這樣的學習方法和理念首先要求教師改變教學理念和方法。對于新教師來說,不斷摸索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探索出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較為容易,但是對于從事教學工作多年的老教師來說,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模式,較難改變。
3.家庭因素
在高考的壓力下,家長對學生的成績格外關注。目前,學生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在各種校外輔導機構進行學習已經是普遍現象。白天上課,晚上補課是許多學生的日常。而這樣的學習日常使學生遠離了社會生活。所以作為家長也要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讓孩子更多地關注現實世界,在現實生活的各種不同的場景和活動中鍛煉學生不同的能力,展現自己的個性。
整體來說,任務驅動法充分適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教師教學方法的更新。但因其在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還需進一步實踐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瑞士]皮亞杰.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M].付統先,譯.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韓震.核心素養與活動型課程:從本輪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看德育課程的發展趨勢[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3):4-8.
[3]沈學春.議題式教學例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19.
[4]羅石,曾潤梅,劉亞君.思想政治課理論課情境教學模擬實驗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1):83-87.
[5]葉飛.參與式公民學習與公民教育的實踐建構[J].教育科學,2011(10):80-83.
注:本論文系省級規劃課題“任務驅動法在活動型高中政治課程中的應用研究”(GS[2018]GHB022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