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亞春
摘 要:激發興趣,驅動學習,這是高中生物課程在教學實踐中需要關注的新問題。實現趣味化教學,將學生的學習動能發揮出來,這有助于深化生物課程的教學效果。立足生活教學、多媒體輔助、趣味實踐等不同手段,探討構建趣味化生物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興趣激發;高中生物;多媒體;趣味實踐
生物作為高考科目,需要學生對其有效掌握,充分理解相關的知識,形成一定的實踐能力。基于教育改革的宏觀趨勢,作為生物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活動的趣味化構建,以便提升教學效果,切實增強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
一、立足生活,推動生物趣味化教學
從近些年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來講,要實現生物教學的趣味化構建,可以立足生活化教育理念,將生活中的各種素材、工具運用到生物教學當中,讓生物教學和現實生活形成緊密的聯系。首先,可以將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引入生物教學當中。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普遍的自然現象,其中都包含了一定的生物知識。對生物教師來講,需要將這些生物現象收集起來,并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比如,伴性遺傳就是一種常見的生物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單眼皮與雙眼皮就是一種常見的伴性遺傳現象。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班級內學生的單眼皮和雙眼皮情況進行統計,基于統計結果講解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對相關知識形成充分的了解。
二、利用多媒體實現生物教學的優化
除了通過生活現象展開生物教學之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實現生物教學的優化。基于多媒體設備,引入多媒體素材,在視頻與音頻結合的環境中,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展示生物知識。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對生物知識形成立體化的認識,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教學“減數分裂”的時候,單純通過文字對減數分裂進行描述,學生很難理解。因此,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減數分裂的視頻。通過視頻展示減數分裂的具體過程,可以讓學生對減數分裂的情況和原理形成充分的認識,這樣就提高了教學效果。且通過視頻直觀展示減數分裂的過程也更具有趣味性,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此外,在教學其他生物知識的時候,也可以基于多媒體的運用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比如,教學基因組突變、染色體變異等知識的時候都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對學生展開教學,以提高生物課堂的趣味性。
三、設置趣味實踐指導學生學習
生物教學的趣味化構建,還需要注重到課堂上的實踐練習。單純的理論學習,時間一長,會讓學生感到枯燥。因此,在課堂上設置足夠的實踐活動,并引導學生參與進來,能夠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為了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趣味實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學習。比如,在教學“神經調節”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分別展開膝跳反射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學生可以將膝跳反射的神經調節過程、原理繪制出來。除了這樣簡單的實踐,還可以結合一些具體的案例,創設更加復雜的實踐活動。比如,在教學“細胞的基本結構”時,就可以結合美術繪畫進行。讓學生通過繪畫將細胞的基本結構繪制出來。這樣的實踐能夠增強學生對細胞結構的了解,準確記憶細胞中的各個組成部分??偟膩碚f,在課堂上設置趣味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學習,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生物教師來講,課堂上就要設置各類實踐活動,與理論教學結合起來,構建理實一體化的生物課堂。
四、注重生物教學的課外拓展
在生物教學的開展中,要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注意教學活動的課外拓展。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并不只有課堂教學才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空間,在課堂之外,學生也有學習的可能性。這就要注重生物教學的課外拓展,給學生設置相應的實踐活動或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外也能有效開展生物學習,進而加強對生物知識的掌握。比如,在教學“人類遺傳病”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見遺傳病進行調查。在調查實踐中,要對常見遺傳病的類型及病理表現進行統計,并從生物學角度分析這些遺傳病的遺傳特點。這樣的實踐可以讓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進而牢固掌握。
五、結語
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講,生物教師要在興趣激發導向下,綜合運用生活資源、多媒體、實踐活動等手段,構建立體化、趣味化的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謝正宇.立足生活實際,實現趣味教學:淺談用生活化教學創設高中生物有效課堂[J].試題與研究,2019(15):165.
[2]劉格見.基于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應用策略的相關研究[J].教育研究,2020(10):172-173.
[3]曹旻琦.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生物教學探討[J].下一代, 2020(6):1.
[4]劉大偉.關于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探討[J].文學少年, 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