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光萍
【摘要】在幼兒園教育階段應用游戲教學法開展教育,可以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快樂體驗,可以幫助幼兒鍛煉活躍思維意識,及時進行合作學習活動,保證幼兒在溝通學習過程中,充分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促使幼兒在游戲中樹立“樂學”信念,積極跟隨教師的引導,開展系統性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知識的存在形態、養成良好探索習慣、全面提升個人綜合能力。幼兒教師應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將游戲教學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進行有機融合,從而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出寓教于樂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關鍵詞】融合;運用;教育;游戲;幼兒園
引言:
幼兒階段是接受新知識的最佳時期,也是幼兒智力高速發展的重要階段。幼兒教師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開展游戲化教學,吸引幼兒的參與興趣,讓幼兒在玩樂中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效率[1]。
一、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原則
(一)遵循幼兒發展規律
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時,要注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幫助幼兒建立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創新學習精神,積極開展多元化學習活動,保證幼兒在實踐學習中,獲得快樂體驗,遵循幼兒認知發展規律,讓游戲與幼兒思想意識融合,全面增強幼兒學習興趣和游戲動力,讓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啟發,從而積極融入各類游戲活動[2]。
(二)尊重幼兒心理發展
游戲可以幫助幼兒放飛天性、釋放自我,在游戲中幼兒不但可以獲得快樂,還可以培養創新思維,使幼兒的綜合性學習意識逐步建立,全面拓展幼兒心理發展認知。教師要給予幼兒足夠的尊重,通過游戲類型、游戲內容,與幼兒進行有效心理互動交流,讓幼兒認識到游戲帶來的快樂體驗,從而提升幼兒學科認知能力、助力幼兒身心成長發展。
(三)尊重幼兒個體差異
幼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要注重在學前教育階段給予幼兒足夠的心理保護、身體保護。因此,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活動時,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特點,幫助幼兒結合自身綜合水平展開游戲活動,讓幼兒可以在游戲中釋放天性,保證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快樂體驗、養成良好認知、提升綜合能力,促使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及時凸顯,以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育方案,積極開展游戲化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幼兒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教師要結合當前游戲教學創新性趨勢,積極開展多樣性學習活動,為幼兒提供良好學習環境,助力幼兒成長發展[3]。
二、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
(一)營造游戲環境,深化幼兒對知識的掌握
幼兒階段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并非是最主要的,這一階段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很有必要,這也是幼兒常規教學的主要內容。個別幼兒園教師在講解一些生活常識時,往往采用傳統的講述法,幼兒對此理解起來相對困難。此時,教師就可以嘗試在這一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激發幼兒興趣,促使其主動參與其中,幼兒對這一知識與技能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學保護環境、垃圾分類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制作一些卡片,在卡片上有不同的垃圾圖片,然后教師還可以制作不同顏色的垃圾桶,讓幼兒依次將教師隨機分發給他們的卡片準確地投入“垃圾桶”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幼兒進行指導與監督,幼兒出現錯誤時要及時糾正與提醒,使其形成正確的垃圾分類能力。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幼兒不知不覺地就掌握了一些生活知識,在充滿趣味性的活動中,幼兒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也比較明顯。
(二)科學設計游戲活動,提高教學趣味
在游戲教學活動的實施中,要從科學設計游戲活動入手,幼兒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學前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征,保證幼兒園學前教育的游戲活動不但符合幼兒的學習認知,也不失活動趣味性。只有這樣的游戲設計,才能更好地對幼兒產生吸引力,從而吸引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更好地融入游戲場景中,實現寓教于樂,從游戲中獲取知識,提高幼兒知識和能力的鍛煉,對幼兒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幼兒園學前教育的音樂游戲設計中,教師要先了解處于學前階段幼兒近期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后設計適當的游戲活動,吸引學前教育幼兒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通過音樂游戲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幼兒跟隨音樂的律動思考與活動,鍛煉幼兒的創新思維。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猜歌名”游戲,通過音樂刺激幼兒的聽覺能力,首先教師為幼兒播放已經學習過的一些兒歌,如《拔蘿卜》《四季童謠》《蟲兒飛》等,每首歌曲都播放一個片段,讓幼兒比一比誰先猜出來是哪一首歌曲。在兒歌的播放中,幼兒在腦海中形成了歌詞的意境,從而有助于鍛煉幼兒的創新思維,然后根據歌詞意境猜歌名。此外教師還可通過播放《兔子舞》,讓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一同跳動,鍛煉幼兒的動作協調性。
(三)注重幼兒游戲活動指導的科學化
幼兒屬于完整的個體,已經初步形成自我認知,由此,教師一定要保證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圍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個性化需求來設定游戲活動,實施科學的游戲活動指導,教師要在游戲活動中充當輔助者,以此來激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鍛煉幼兒堅強的意志力,使其擁有飽滿、積極的狀態,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同時,教師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觀察幼兒、了解幼兒方面,為幼兒提供科學的指導。教師要觀察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是否具備安全感、穩定的情緒,在游戲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是否能夠獨立解決,了解幼兒何種狀態下才能夠專注于游戲活動,這些都能夠讓教師更為全面了解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狀態,更好地給予幼兒幫助與指導,引導他們投入到更高水平的游戲活動中去,提升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自主思考能力。
結束語
在幼兒游戲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明確游戲活動的教育功能,以此來科學設定游戲活動類型、方案,結合幼兒的實際成長需求,有針對性地指導他們參與游戲活動,以此來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同時,教師要注意提升幼兒的學習自主性,讓幼兒在持續探索中,獲得更多的生活技能與經驗,為之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芳.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智力,2020(35):189-190.
[2]李超.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融合[J].新智慧,2020(30):37+40.
[3]張亭亭.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學園,2020,13(2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