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藍
【摘要】幼兒園是幼兒自我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學習和興趣的萌芽階段,在此階段,教師需要抓緊機會對其進行良性指導和能力開發。幼兒喜愛活潑、靈動的事物,色彩性的課程對其起到強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幼兒園中添加花草趣育課程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對幼兒園開展花草趣育課程的意義進行詳細闡述,并對開展花草趣育課程的方式給出了一些粗淺的建議,以期幼兒能夠得到良好的能力開發,對生活充滿熱愛。
【關鍵詞】幼兒;花草趣育課程;能力開發
對于處在萌芽階段的幼兒來說,教師的教育方法能不能適應幼兒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今后的能力開發與興趣形成。為了使幼兒能夠以靈動的感官感受大自然,進而將這種精神狀態傳遞給學習和生活,在課堂中展開花草趣育課程是教師需要亟需重視的。但是,在現實中教師對于花草課程的開設非常稀少,對該課程對幼兒帶來的好處認知理解不到位,因此,需要教師竭盡所能去改變觀念,運用各種途徑和方式展開花草趣育教學。
一、幼兒園開展花草趣育課程的意義
花草趣育課程是以班級作為課程開發的單位,將“花草課程”與“趣味教育”相融,為幼兒創設趣育環境,整合趣育資源,豐富趣育材料,使花草趣育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資源等各方面因素協調運作。花草趣育課程的實踐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生動活潑、多種形式的過程,幼兒的發展與學習采用集體、分組、個別的形式進行展開,通過主題活動、特色活動、生活活動、游戲活動來實現。
實施花草趣育課程的意義是用充滿趣味、源于幼兒、貼近自然的方式方法進行引導,師幼雙方密切配合,真正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把充滿趣味的“做”一以貫之。我們之所以把“趣”與“做”相結合,是基于對幼兒本位的深入思考,對兼顧幼兒快樂成長與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思考,對我園花草文化的進一步細化和深入。通過課程的實施有利于幼兒積極向上的個性發展,有利于提升花草課程的趣味性,有利于建立陽光快樂的師幼關系。
二、幼兒園開展花草趣育課程的實現方式
1.充分利用校園自然場景,開發探索能力
充分利用園內外自然資源,營造浸潤式、對話式環境。我園園內戶外自然環境面積相對來說偏小,但幼兒園門前是河濱景觀帶,而且中間沒有機動車道,幼兒可以在樹林間自由穿梭游玩,欣賞大自然四季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生趣;園內空中花園和營造的庭院園景,以及利用教學樓走廊面積較大的特點,巧妙設計“悠樂小院”、“花草驛站”等游戲情境,讓幼兒與花草環境互動。我們因地制宜,對園內外現有的自然環境進行充分的利用,挖掘“中草藥”和“花花博物館”,將幼兒園創設成了孩子們的花園、樂園。
2.開展花草種植實踐活動,提升綜合素質
虞永平在主持的“幼兒園種植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課題中指出:種植和植物是幼兒園的應有元素,也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資源。研究花草,肯定離不開花草種植,因為在花草種植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如勞動技能、科學認識、不畏辛苦、堅持不懈、關愛自然等等。用勞動探索自然的奧秘,用智慧領悟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這是我園勞動教育、花草課程的意義所在,是幼兒園該給幼兒的體驗與收獲。例如,在向日葵種植的過程中,從植物的選種、栽培、管理,到果實的收獲、加工品嘗,我們都將孩子放在課程中心,讓孩子在參與種植中收獲喜悅,活動的全過程中獲得多方面的經驗,增進情感和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首先是“種什么”,孩子們經過討論投票,最終確定種向日葵。經過搜集調查,孩子們了解了種植工具、向日葵的種植方法、養護方法,他們自行分組,選擇任務。慢慢的,種下的種子開始發芽了,這時孩子們發現,并不是所有的種子都發芽了,那是什么原因導致有的種子不發芽?孩子們展開了討論。這是孩子們們的討論:種子放太深了、種子被螞蟻搬走了、可能是它長得比較慢……于是他們開始想辦法,如用廢舊桌布把花箱蓋了起來,過了一個周末,孩子們驚喜的發現,又有好多種子發芽了。原來是種子有點怕冷。接下來,在向日葵生長過程中,孩子們又發現了很多問題,如苗苗長大了,細細高高的,要倒怎么辦?用什么東西做支撐?怎么固定;天氣一熱,向日葵的花瓣枯了怎么辦?用什么遮陽?夠不到怎么辦;向日葵的枝干上有許多細細的白白的軟毛毛,那是什么呢?向日葵種子上和花盤上為什么有黏黏的像膠一樣的液體……一系列的問題在孩子們討論、實踐的反復過程中得到了解決,在查閱資料文獻的過程中了解了有關向日葵的知識。有整個過程中,我們用“全收獲”的理念實施種植向日葵活動。從種子-發芽-粗壯的葉脈-花苞開花-收獲-制作—品嘗,孩子們在不斷地觀察、比較、發現、探索的過程中,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學習和經驗得到了生成和深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3.創新花草趣育活動方式,增強活動趣味。
幼兒不喜歡單一且乏味的課程與活動,因此,教師需要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幼兒喜歡的、能接受的方式進行花草課程活動。園所花草資源,秉持“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關注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堅持“樂”啟“趣”導,順應幼兒天性,引導幼兒在有趣的花草環境、花草活動和花草游戲中建構自己的學習經驗,并在開展過程中采用拍照、觀察筆記、游戲案例等方式進行過程性記錄。例如,首先,教師可以先在課程開展之前進行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并配有襯托大自然靈氣的音樂。在這個過程中,讓幼兒感知到自然之美,成功地吸引到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想探索花草的興趣。其次,教師在活動中展開各種互動,可以是采摘果樹的花朵、為花朵進行澆水、比賽進行花草繪畫活動、面對花草進行組詞活動等。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幼兒在課程之中感受到沉浸式的趣味,在很強的活躍氣氛中增強了班級的融洽感、和諧感,使幼兒的交流能力、互動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得到層級式提高。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的花草趣味活動之中,存在非常大的教育意義和培養意義,教師需要提高自提高認知能力,深刻理解此課程為幼兒開發帶來的諸多益處,不斷地注入耐心和信心,進行課程方式的多樣化探究,使幼兒真正的在自然之中感受到學習之樂趣,感受到自然之魅力,培養各項綜合能力,為將來的學習與生活打下一個良好的根基。
【參考文獻】
[1]李偉霞.淺談創新素養教育在“趣育”課程中的實施途徑[J].新課程(綜合版),2019(10):31.
[2]劉靜美.創設花草課程提升幼兒探究能力[J].智力,2021(36):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