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岸洲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21年4月22日在全球氣候分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莊嚴承諾,我國將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民航業也蓬勃發展,近5年里航班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其中每年全國使用的燃油數量、成本和碳排放也相應增長。民航運輸是全社會碳排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減少民航運輸的碳排放,既可以為減少國家碳排放做貢獻又可以為國家節省大量的燃油成本。通常情況下,空中交通管制單位通過在固定區域縮減航班的航程和飛行時間,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為了達到縮短航程的目的,國家劃設了很多條臨時航路,但是臨時航路的使用往往伴隨著風險,如發生民航運輸機與軍航訓練機之間的飛行沖突等。因此,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使用臨時航路,既能達到減少燃油使用成本的目的又能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的,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要措施。
西安區域管制中心是中國八大區管中心之一,承擔著我國由南至北和由東到西的航班調度任務,是我國空中交通保障的一支重要力量。由圖一可知,X18航路是西安區域的重要臨時航路之一,其東起點為OMBON,西至西寧上空。它的作用是連接兩條重要國際航路,分別為B330和B215,B330在西安區域為南北走向,B215在西安區域為東西走向。按照航路走向相關規定,從西南方向即成都及以遠去往烏魯木齊及以遠的航班,通常經B330、B215往返,在西安區域內飛行約699KM。在空域容許的情況下可以使用X18從OMBON直飛點P434,這樣飛行的航程約為548KM。比計劃航路少飛約151KM,飛行時間約11分鐘。

圖一 X18 航路示意圖
通過西安區域專家組評議,使用X18航路有以下風險:1.X18航路上向東飛行的航班與B330、Y1航路航路上向東飛行的航班在OMBON匯聚,容易造成飛行沖突;2.X18航路上向西飛行的航班與B215航路航路上向西飛行的航班在P434匯聚,容易造成飛行沖突;3.當有空軍活動的情況下,X18航路上的航班容易與空軍飛機發生沖突。
同樣條件下,飛行距離減少,飛行時間也會減少,因此燃油的消耗相應減少。雖然不同的機型每小時耗油量不盡相同,但是在同級別的航空器間的差值不大[1]。目前國際上主要的運輸客機為波音B737系列和空客A320系列。為了便于計算,本文將選取B737-200機型為標的,計算其節省燃油的情況。
飛機的飛行速度通常在一個區間里,不同機型速度有所不同,B737-200的馬赫數通常在0.73—0.80之間,為了便于計算,本文選取其常用馬赫數0.785,即速度V為853KM每小時。其燃料航空煤油的價格是隨著國際油價走勢波動的,文章選取近日平均價格為6 170元每噸。根據測定,B737-200每小時耗油約為2 500升。根據以上數值,可計算得出B737-200每小時耗油成本為。根據B737-200每公里耗油成本為。
由前文可知,使用X18航路比計劃航路少飛約151KM,該航段的航班量約為163架次/天,假設所以航班都使用X18,預計每年可節省的燃油費M為:
18.083×151×163×365≈1.62 億元
風險評價的方法,從量化程度的角度出發,風險評價可劃分為定性評價、半定量評價和定量評價。從推理過程的角度出發,風險評價可劃分為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評價法。從評價目的的角度出發,風險評價可劃分為事故致因評價、事故后果評價和風險分級評價。以下是幾種常用的風險評價的方法:人工神經網絡法[2],事件樹分析(ETA),事故樹分析(FTA),灰色系統理論[3],風險指數評價法等。各種評價方法有其自身的優點和缺點,由于風險指數評價法直觀、可以實現定量評估和便于應用等特點,本文將應用該方法對使用X18航路的風險進行定量分析與風險管控。通過風險管控,可以保證X18航路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用。
對于風險矩陣進行定性風險估算主要利用風險評估指數法(RiskAssessment Code,RAC)這一方法。風險評估指數的目的是加權的方法計算風險的大小,即就是從影響風險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兩個方面出發,劃分成不同的等級,在對各個層級進行定量賦值。通常對事件發生概率有低到高分為1,2,3,4,5級。對嚴重性的劃分通常按嚴重程度從輕到重分為1,2,3,4,5級。風險等級根據嚴重程度和發生概率加權計算值從大到小分為:不可接受的風險、可容忍和可接受。
風險矩陣模型的建立是評估的關鍵部分之一,可以參考概率模型[4]等方法來確定模型中的各個因素。
按照指數評估法的原則,對可能性進行以下量化:
極不可能=1近5年未發生;不太可能的=2平均每年統計發生1—2次;偶然的=3平均每月統計發生1—3次;經常的=4平均每周統計發生1—4次;頻繁的=5平均每天統計發生1次(含)以上。
按照指數評估法的原則,對嚴重性進行以下量化:
可忽略的=1安全不受影響;輕微的=2工作受到影響,但并未造成不良后;嚴重的=3造成工作差錯;危險的=4造成事故征候;災難性的=5造成事故。
確定了可能性和嚴重性的值后,確定風險指數。本文選取風險指數=可能性*嚴重度,可根據風險矩陣進行風險評估。風險指數的確定可以根據所評估對象的不同,選取不同的函數來確定。
在得出風險指數并進行評估,可參考下表確定相應的風險可接受程度,劃分風險等級(見表1):

表1 風險等級劃分表
西安區域專家組評議,對使用X18航路風險的可能性和嚴重性評估如下:
1.X18航路上向東飛行的航班與B330、Y1航路航路上向東飛行的航班在OMBON匯聚,容易造成飛行沖突:可能性4,嚴重性3,風險等級12;2.X18航路上向西飛行的航班與B215航路航路上向西飛行的航班在P434匯聚,容易造成飛行沖突:可能性4,嚴重性2,風險等級8;3.當有空軍活動的情況下,X18航路上的航班容易與空軍飛機發生沖突:可能性5,嚴重性3,風險等級15;對照表2,使用X18航路風險無空軍活動時為可容忍,有空軍活動時為不可接受。
1.X18與B330、Y1航路匯聚風險控制:X18主用高度9 500米,B330、Y1航路不使用9 500米。控制后的可能性2,嚴重性2,風險等級4;2.X18與B215航路匯聚風險控制:X18主用高度9 200米,B215航路不使用9 200米;控制后的可能性2,嚴重性2,風險等級4;3.X18航路上的航班容易與空軍飛機發生沖突風險控制:當空軍活動時不使用X18。控制后的可能性3,嚴重性1,風險等級3。對照表2,通過風險管控后,使用X18航路風險為可接受。
根據前文計算可知,在理想狀態下使用X18航路可以每年節省約1.62億元,但是未經過風險管控有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經過分析管控后,空軍活動期間不使用X18,據統計,空軍活動的時間約為3.3小時/天,因此風險管控可節約的成本R為。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在保障航空安全的基礎上能為國家節省一筆不小的費用,同時還節省了能耗,減少了碳排放。
據統計,截止2020年底,全國共有臨時航路120多條,占全國航路航線總數的20%左右。雖然每條臨時航路節省的航程不盡相同,但是其累計節約的能量和成本是相當可觀的。因此,增加使用臨時航路,是一項一舉多贏的措施。
經濟和安全是相輔相成的,只追求經濟而不顧安全會導致災難性的后果,相反只追求安全而不顧經濟會導致破產。只有在安全的基礎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才是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經過以上分析,西安區域在空軍無活動,向東主用9 500米,向西主用9 200米的前提下使用臨時航路X18可以為國家節約1.4億元左右的燃油。在風險管控后的經濟效益是可觀的,該措施是安全可行的,因此在在風險管控后使用臨時航路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