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一項關鍵性內容為業財融合,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得到長期穩定發展。在企業發展期間,因大多從企業的日?;顒又衼慝@取財務信息數據,且有序推進企業業財融合工作進行,這能夠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獲取的數據信息更為準確,從而保證企業管理人員可以對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有詳細的掌握,并能加快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速度[1]。據有關調查顯示,在業財融合背景下,財務管理人員能夠主動參與進企業的每一項決策當中,能夠進一步增加財務部門同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確保每一位財務管理者對相關業務活動有更加準確且全面的了解,從而促進財務分析質量提升,并為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創造一定的條件。
業財融合主要是指從過去傳統的會計核算轉變為致力于業務發展,也就是說要將財務完全融入到業務當中,從事后監督轉變成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監督等,要在業務發展中做到全程參與,且相關財務人員需要依據企業業務運行的具體目標,在企業業務經營環節當中合理配置現有的財務資源(見圖一)。企業經營期間所涉及到的業務及財務等內容都是為了保證企業盡快實現經營目標,而業財融合則是把財務及業務有序的結合起來,將合理完成企業的戰略規劃當作具體目標,并利用信息化的工具達到業務數據及財務數的實時共享[2]。
圖一:財務在企業中的角色變化
業財融合主要是指將業務管理模式融入到財務管理過程當中,并經由財務支持業務的有序運行,確保企業戰略決策能夠穩定完成,同時讓企業財務及業務實現有效融合以及持續發展,從而讓企業價值得到提升。推動企業到達價值增值是當前企業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其中財務管理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目標層。每一個企業的財務及業務部門具體工作內容及目標等軍會存在明顯的不同,其中財務部門的主要內容包括經營、資金以及資產等,而業務部門的主要內容為銷售目標達成、設計、研發以及具體生產目標等,因而可以發現其在目的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不同之處[3]。因此企業為了使業財融合工作有序推動,需要盡快統一業務部門及財務部門的發展及工作目標,并將企業價值創造及增加設置為雙方的共同目標。其一,需要在企業價值管理的整個過程中有序貫穿企業價值創造理念,從而能盡快實現企業戰略的有效轉型。其二,要對企業原有的工作流程進行合理改善,并于企業業務活動的整個過程中融入財務管理理念,通過財務部門對業務部門事前、事中及事后的有關數據進行準確分析,從而進一步提升業務部門生產經營效效率及效益等。
第二,內容層。財務管理工作注重全局性,并將價值鏈內的價值創造當作著手點,并將業務同財務有序結合起來,然后科學研究企業的戰略規劃績效管理、客戶管理、采購管理以及產品管理等內容。企業的經營發展目標就是戰略規劃,首先需要對企業財務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探討,并依據財務分析情況對企業將來的發展目標及方向進行預測,從而能科學配置資源。依據價值鏈管理內容可知,生產的前端環節為采購管理,而采購管理中最關鍵的一項內容為供應商管理,而共同結合采購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結內容,可以使企業采購成本降低,并使企業利潤進一步提升。企業經營的關鍵性內容為產品管理,而將財務管理與產品管理共同聯系可以促進企業產品競爭力提升。
第三,架構層。財務管理體系架構設計中在企業整體業務框架內納入了財務管理業務,將財務管理業務服務于企業戰略目標,并以此作為企業工作指導內容,同時把各類業務具體分配到核算服務、管理服務及戰略財務內,而從業務流程這一方面來看,將業務同財務活動聯系起來,然后通過對每一項財務流程及其對接的上下游業務流程進行顯性化處理,確保業務及財務活動能夠實現無縫對接,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財務的共享,并通過共享財務對企業的日常核算活動進行負責,并把業務及戰略財務于復雜的會計核算工作中完全脫離出來,從而用更充足的精力來完成對部分生產經營工作的決策及探討。
第四,基礎保障。企業業財融合的實現要有相關基礎作為保證。其一是人才保障,業財融合工作的有序進行需要詳細掌握財務及業務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其二,業財融合的實現要有統一的數據口徑,因而需要信息化建設系統作為其合理運行的保證,從而確保數據能高效共享。其三,企業需要統一化及標準化的流程準則作為平穩運行的保證,確保流程設計實現標準化,制度執行實現流程化,財務管理實現制度化,從而保障企業自上至下都存在統一的標準流程作為支撐。
在當前企業財務共享的前提下,且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期間科學應用信息技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同時為了讓企業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部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從核算型逐漸轉變為管理會計型。而業財融合在企業財務管理職能轉變期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業財融合支撐下,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內容為企業財務管理,當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形式出現較大的改變之后,財務部門通過對業務部門的有關工作進行全面了解,并主動參與進企業價值管理的具體工作當中,并合理指導業務活動,以確保企業價值目標盡快實現。此外,通過借助業財融合的具體內容跟,并共同結合經營目標、風險識別評估以及成本管控等三部分,然后全面考慮企業經營決策的有效性及科學性,然后采用合理的方式來使企業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降低。部分財務管理人員主動深入業務一線,同時準確分析業務數據,對企業業務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做到及時發現,然后通過針對性的措施給予其合理處理,將財務管理在業務活動中的風險預警及預防效果進行充分的發揮。
第一,協調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管理目標。因企業業務部門同財務部門缺少有效的交流,所以使得兩個部門之間的管理目標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財務部門對于業務部門的具體管理形式缺乏正確的了解,僅僅是通過企業經營的角度來對成本控制目標、管理目標以及預算目標等進行制定,因此極易導致這兩個部門的管理內容發生一定沖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業財融合下的財務管理轉型。因而業務部門及財務部門之間要及時進行合理溝通,同時財務管理者也要盡快深入業務一線,從而對企業業務部門的管理形式及具體流程做到全面掌握,業務人員也需要站在企業戰略角度對財務部門所制定的相關指標做詳細考慮,由此制定出科學且合理的經營決策。在業務融合期間,財務工作者需要準確定位自身,并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職責以及需要在工作期間承擔的責任等,并將更加準確且詳細的財務數據提供給企業管理層,以保證企業決策更合理且科學。
第二,實現企業業務與財務的有效融合。其一,利用業財融合系統的設計保證財務系統追溯查詢到業務系統,使企業業務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并對企業相關業務事項真實性的管控程度做到有效增強,促使企業內部控制能力明顯提升。其二,對業務有部門的工作程序進行合理調整,確保業務部門的工作方式得到有效改善,并共同給聯系各業務部門做深入行的商討,對有關業務操作的具體細節做改進處理,確保企業財務工作能對有關業務工作進行追溯及監控,并將企業的財務鏈及價值鏈合理地融合起來。
第三,對業財融合信息系統進行有效完善。為了實現企業的平穩運行,秋娥需要盡快對業財融合信息系統進行完善,然后在使用信息系統期間對其做優化處理。而業務融合信息系統內的相關信息一定要確保其存在全面性,然后及時補充有關信息,確保財務數據更加準確,并未企業財務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一定的支撐。
第四,加快財務人員轉型。財務管理的轉型發展需要依靠高素質的財務人員,因而需要其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增強,同時還要注重自身思維模式的變化。
綜上所述,當前現代企業在發展期間,為財務管理轉型提供理想契機的方式為業財融合,而在財務融合模式這一前提下確保財務管理轉型發展順利推進,就要求企業進一步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技能培養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使財務人員的信息化素養以及專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確保其能及時轉變自身老舊的思維,并增強工作人員的溝通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使得財務管理轉型發展的進程穩定且持續,確保業財融合下財務管理的實際效能能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同時為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提供給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