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要:漁船檢驗作為法定檢驗具有強制性的特征,同時它也是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漁船檢驗是一項充滿技術含量的工作,當然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機構改革后漁船檢驗職能劃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本文就在海事局新規則下如何提高漁船檢驗質量,給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漁船檢驗;驗船師;檢驗質量
我國位于太平洋西岸,海岸線漫長,地理位置優越,海產非常豐富。近幾年漁業和海上養殖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在國家對漁業相關政策的扶持下,漁船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因此漁船檢驗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漁船檢驗既關系到漁業生產和漁民安全,又關系到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做好漁船檢驗工作,提高漁船檢驗質量,對漁業安全生產和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漁船檢驗充滿技術含量,對檢驗質量的影響也是存在著諸多因素:驗船師的業務水平、服務水平,驗船師的裝備、技能,轄區內漁船數量與驗船師數量配比情況,漁船的質量、作業區域,以及驗船師對制度的落實情況,每個方面對漁船檢驗的質量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1]。
1認真學習好海事局新規
機構改革方案中提到將原來農業部船檢局的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并且漁業船舶檢驗監督管理職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行使。隨后海事局第一時間在原有規則的基礎上修訂了新規則,并頒布《國內海洋漁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與《國內海洋小型漁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這兩部檢驗規則與原有規則有些差異,首先一點是將漁業船舶改稱為漁船,并重新將漁船的范圍定義為從事捕撈魚類或水生生物資源的船舶,在隨后的修改公報中又指出養殖采集船與收鮮船使用本規則,而休閑漁船、新建造的養殖船不再適用本規則。并且海事局在中國海事局協同管理平臺增加了漁船檢驗發證系統入口,新建養殖船則通過其中的漁業輔助船入口按照商船檢驗流程進行檢驗發證。另外海事局統一制定證書紙格式。通過這一系列對檢驗規則的優化,有效提高了檢驗質量,從而為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2認真做好漁船檢驗
新規則頒布后驗船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學習并掌握,分析新舊規則的不同之處,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履行新規則,此外驗船師還要認真學習漁船檢驗相關的其他技術規則及法律法規。在平時的檢驗工作中,驗船師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漁船檢驗條例》《國內海洋漁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國內海洋小型漁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等作為檢驗的依據,把最新的文件、精神弄懂吃透,掌握最新的漁船檢驗資料,把漁船檢驗工作做好。定期抽查驗船師的檢驗工作,檢查驗船師的檢驗質量是否達到相關要求,是否存在不按照檢驗規則進行違規檢驗發證的現象。對驗船師不實地登船檢驗,不檢驗就發證的行為要堅決杜絕,一旦出現違規造假等行為,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2.1認真做好初次檢驗,把好漁船出廠關
初次檢驗是一艘漁船生命的開始,也是漁船檢驗中最重要的環節。申請人須在漁船開工建造開始之前向漁船檢驗機構申報初次檢驗。初次檢驗由建造地、改造地具有相應權限的驗船部門負責實施。檢驗之前驗船師應審查船名核準書、船網工具指標和設計圖紙是否齊全,并且圖紙須經審圖機構審驗合格。其次檢查漁船修造廠是否取得相應的造船資質,嚴格杜絕無資質造船及超資質造船現象的發生,檢查漁船修造合同是否規范有效,檢查船廠的造船工藝及輪機、電氣、消防、救生等是否符合規則規范的要求。在漁船施工過程中驗船師應熟悉圖紙資料,并及時跟進施工進度,嚴格按照圖紙檢驗漁船,一旦發現施工與圖紙存在不符現象應立即制止,并讓其整改。漁船修造過程中驗船師應認真檢查漁船船用產品證書或合格證,現場監督測量漁船主尺度、確認丈量漁船噸位,檢查船體結構裝配和焊接的完整性。要嚴格把控漁船修造的每一步,杜絕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對檢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叫停施工并提出整改意見,嚴格執行證書發放程序,只有檢驗合格才能發放初次檢驗證書。
2.2加強漁船營運檢驗工作
漁船在營運生產過程中每年都要申報營運檢驗,營運檢驗分為年度檢驗、期間檢驗和換證檢驗。營運檢驗的實施由船籍港漁船檢驗機構負責,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回船籍港進行檢驗的船舶,由營運地或者維修地相應漁船檢驗機構實施檢驗[2]。在營運檢驗時驗船師首先要檢查船舶證書的有效性,避免發生漁船證書失效的現象。還要認真檢查漁船的實際情況是否和漁船檢驗證書記載的數據一致。檢查船體外觀是否發生重大變化,檢查機艙、漁獲艙、艏尖艙等主要艙室有無滲漏,檢查主機、輔機、推進系統外部有無異常,試驗操舵裝置、錨泊、系泊設備的有效性,檢查電氣、報警裝置的有效性,檢查救生、消防設備的布置及有效性,檢查無線電設備的配備情況,確認北斗、AIS設備上的信息是否與漁船一致,嚴格杜絕船斗分離的現象發生。換證和期間檢驗還需要對船底外部進行檢查,船底外部檢查應在干塢內進行,檢查龍骨、船底板、舭龍骨是否完好,檢查海底閥箱、密封裝置是否完好有效。在檢驗過程中發現問題驗船師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只有當漁船檢驗合格后才能在證書上簽字蓋章。
驗船師在檢驗時要著重注意以下幾點:①檢查漁船的主機型號、功率是否與證書記載一致,不允許船東私自更換漁船主機型號、功率[3]。②為保證漁船結構的完整性及動力設備的良好,換證和期間檢驗應保證在干塢進行,對水線以下的龍骨、舵系統部分應仔細檢驗,對建造完工10年以上的漁船要求船廠出具船體測厚報告。③在檢驗過程中發現救生衣、救生圈不合格或者數量不夠;漁船身份標簽、主機標簽丟失;滅火器壓力失效;船名號未滿焊;缺少填料函;沒有機艙逃生口;舵機艙口蓋未安裝鎖緊裝置;信號燈安裝不正確等等問題時一律要求船東整改,確認整改合格后再簽發證書。④在檢驗過程中還要嚴格按照檢驗程序進行:首先船東向檢驗機構申報檢驗,然后驗船師受理檢驗,其次驗船師審查證書資料,再就是驗船師登船檢驗,最后檢驗合格后簽發證書。在檢驗過程中對關系到漁船航行作業安全的設備,要嚴格按照規則規范的要求進行檢驗,該配備的必須配備齊全,并保證其有效性。對于達不到規則要求的漁船,不予簽發漁船檢驗證書,整改完成前嚴禁出海作業。
3做好船用產品的檢驗
凡是涉及到漁船及生命安全、防污染的設備,都要檢驗合格才能裝船使用。驗船師在對漁船進行初次檢驗時要著重檢查這些設備,查看設備的產品證書是否合格有效。根據《漁業船舶船用產品檢驗管理規定》,目前船用產品分為A類、B類、C類三種,A類產品要求經過漁船檢驗機構認可,隨產品附帶船用產品證書。B類產品則是經過漁船檢驗機構認可,隨產品附帶產品合格證書即可。C類產品是指出廠前檢查合格,并附帶產品合格證。對于檢驗不合格的產品一律不得裝船使用。
在營運檢驗過程中對救生設備、消防設備、航行設備、信號設備、無線電通信設備等影響到漁船安全航行的設備需要重點檢查。船用消防救生設備必須能有效使用,滿足檢驗規則,救生衣和救生圈的浮力必須滿足要求,數量和存放位置必須合理[4]。審查救生筏、釋放器的檢修證明是否真實有效,檢查滅火器是否合格、指針是否在有效范圍內。航行設備、無線電設備等需要檢修的每年都要檢修合格方可使用,在檢驗過程中如發現滅火器實效、救生衣救生圈破損要督促船東及時清理下船并更換新設備。對于整改不合格的漁船不得簽發證書。
4做好漁船檢驗基礎建設
4.1做好驗船師隊伍的培訓工作
上級主管部門每年應注重組織驗船師的培訓工作,應對不同檢驗機構出具相應的培訓方案。特別是基層漁船檢驗機構,每年的工作量巨大,理論學習的時間相對要少,而且接觸新文件、新精神的機會也少,所以基層驗船師的培訓工作是不容忽視的。每年都應組織新進人員的培訓考試、發證工作,以解決基層驗船師人才力量薄弱的問題。同時要不斷開拓新的培訓學習方式方法,當前由于疫情原因,為減少聚集可以組織線上培訓,這樣可以讓更多的驗船師參與進來,可以通過讓有經驗的驗船師講解、看視頻等方式進行。在培訓中不但要提高驗船師的技能水平和業務素質,還應注重驗船師規避風險方面的培訓,以解決基層驗船師工作任務繁重風險責任大的問題。
4.2做好漁船檔案的整理工作
漁船檢驗檔案的管理工作是不容忽視的,它是驗船師工作的成果,驗船師在工作中應做好檔案的整理歸檔。初次檢驗完成的漁船要及時建立檔案,營運檢驗的檔案盡快整理歸檔。文件檔案按照船名號順序排放整齊方便查閱,電子檔案做好備份防止丟失。檢驗機構需安排專人負責漁船檔案的整理歸檔工作,做到井井有條。
5結論
漁船檢驗工作為漁船的安全生產提供了保障,高質量的檢驗工作給船東和船員提供了便利。特別是新規則頒布后給驗船師一個考驗,新舊規則之間存在著差異,驗船師要抽時間把新規則學透吃透,并比較新舊規則之間的差異,不可混淆。只有驗船師做好初次檢驗,嚴把營運檢驗才能把漁船檢驗工作做好。所以作為驗船師應不斷學習新知識,用理論武裝頭腦,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為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陳法磊.淺談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漁船檢驗質量[C]//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中國漁船檢驗60周年論文集.農業部漁業船舶檢驗局:大連海洋大學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2017: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條例[Z].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06-27.
[3] 劉洋,郭慶祝,代紅梅.沿海小型捕撈漁船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漁業,2016(1):67-68.
[4] 趙興武.完善漁船管理制度切實把好漁船檢驗關[N].中國漁業報,2013-05-13.
(收稿日期: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