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通 玉林師范學院
我們都知道城市化進程對這一背景下公民收入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這部分內容,又是重要的社會指標之一,一方面根據我國政策,很多歷史進程是不可逆的、必然發生的,而如何保證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增加我們的內在驅動力,避免貧富差距過大帶來的其他問題,對于城市化穩定發展造成重要影響是非常關鍵的,因此有很多專家學者在這方面進行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有人指出,現階段我國滯后的城市化發展水平嚴重制約了經濟增長,而且這種阻礙出現的問題非常突出,在不同城市有著差距頗大的表現。因此盧繼宏、李奧蕾(2012)等人運用34個省份的數據,觀察得出了有利于控制經濟增長速度、保證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前進的內在動力,還認為隨著科技進步各方面水平提高,總體來說,經濟水平也會往平衡的趨勢發展。肖竟(2018)研究了城市化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通過回歸分析發現,經濟增長和城市化之間呈正相關關系。
當前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朝著進步的方向不斷變化,尤其是鄉村的勞動力,傾向于向大城市前進,尋求其中不斷變化的成長機會,同時,這種規律具有模仿效應。隨著不少鄉村居民向外地轉移,其他親人、朋友也會紛紛介紹、爭取機會,在大城市將自己的勞動力轉化為資本,獲得更好的收入,從而反哺家庭。這種工作方式,讓城鄉關系更為親近,在此過程中,也可以獲得很好的經濟動力,減少城鄉貧富差距,改善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的不良現象。很多專家學者認同了這一觀點,并提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統籌城鄉就業、鼓勵創業等建議。柳萍萍(2018)認為,人們擁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權利,并從教育資源分配的高度, 提出重視教育規劃、加大教育投資以及完善教育政策等建議。王曦、王輝(2019)等人認為,通過綜合分析農村勞動力流動等維度,建議政府就農村經濟采取有效的政策制度,意識到提高教育水平對居民收入增加、及社會和諧發展均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從以上文獻綜述中不難看出,理對于經濟水平的探討和實踐在不斷得到印證,主要從城市化水平、產業結構等維度進行分析,通過采用計量方法進行實證檢驗,以此闡述城鄉收入差距。廣西壯族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南邊界地區,在歷史、政治、社會等方面有一定的民族區域特色,需要立足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有效找出影響廣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子,從而進一步找到適合廣西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發展路線。
影響城鄉居民收入的因素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這些相關因素都能帶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化,并且這些因素之間可能存在著不同的變化,為了更好的判斷因素之間的關系,采取了逐步回歸的多元回歸分析法。為了選取顯著性指標,本文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確定指標數據,然后運用多元回歸法對篩選出的顯著變量進行估計。選取的4個指標如下所示:
1.城鄉二元對比系數X1
在國際上,通常采用城鄉二元對比系數度量發展中國家的二元差距程度。早在工業化發展初期,劉易斯 “二元經濟”理論指出,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工業體系的背后有著傳統的農業體系作為支撐,兩者無法獨立存在,且暫時很難融合在一起,這種情況直接體現在只有在農業勞動生長率趕上非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情況下才會逐漸消失。但劉易斯認為,城鄉之間人口流動為原本基礎傳統行業的勞動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機會,把握這些機會可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收入。關于城鄉二元對比系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2.城市化水平X2
從理論上講,在縮小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中,城市化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二元經濟結構中,兩種方式由原本完全割裂的局面,到完全融合。這種變化是非常有效的。其計算公式為:
3.城鄉固定投資比X3
我國的經濟體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最突出的特點體現在,其中固定投資規模大是其重要特征。20世紀90年代,陳宗勝提出陳氏“倒U”型曲線,旨在揭示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下發展中國家收入的分配規律。本文為衡量國有經濟的發展規模,采用固定資產投資之比作為其衡量指標:
4.城鄉高等教育人數之比X4
高等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不僅可以促使人力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還有助于推動科學技術的產生,并在創造財富方面發揮積極效用。其計算公式為:
依據上文提煉出的影響廣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四個因素,從廣西2010年到2019年統計年鑒中提取十年的數據作為其樣本容量,并把城鄉收入差距之比作為被解釋變量。為此,本文采用合適該容量和多變量的計量經濟學中的多元回歸模型進行參數估計。
本文分析的原始數據源于2010年至2019年的《廣西統計年鑒》,并對每一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1 四個指標的數據Table 1 Data of four indicators
自1978年至今,改革開放已有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根據自治區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廣西的GDP為20 396.25億元,同比增長7.3%,比全國高出0.4%。可見,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求進的趨勢,但城鄉差距問題在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制下依然明顯不容樂觀。有權威的數據對這部分狀況進行了反映,2010年至2019年廣西城鄉人均居民收比全國城鄉居民收入低(詳情見表2),同期廣西城鎮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略低于全國城鎮居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而廣西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高于全國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但廣西城鄉居民收入之比遠大于全國城鄉居民收入之比。顯而易見,廣西城鄉差距的問題依然嚴峻不容小覷。

表2 廣西與全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Table 2 The income gap between Guangxi and the country'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單位:元

資料來源:《2010年—2019年中國統計年鑒》
近年來,中國和廣西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比都呈下降的趨勢,但廣西的差距比高于全國之比。從2010至2012年間,廣西城鄉居民收入之比均在3.5倍以上,2013年以后雖有下降的趨勢,但仍遠高于全國城鄉收入差距之比。此外,廣西城鎮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兩倍,甚至更多,這種情況體現了目前城市化進程中的突出矛盾,需要我們想辦法進行解決,否則這一現狀不容樂觀。詳情見圖1:
本文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數值設為Y,城鄉二元對比系數X1、城市化水平X2、城鄉固定投資比X3和城鄉高等教育比X4為解釋變量,假設多元回歸模型如下:
本文分析的原始數據來源于2010年至2019年的《廣西統計年鑒》,每一組數據均經過加工、分析,通過代入統計過后的數據及時得到可靠的數據,再用這些數據最終分析得出收入與經濟發展狀況之間的關系。

表3 四個指標的預期作用方向Table 3 The expected direction of action of four indicators
1.模型參數估計
本文運用最小二乘法(OLS)對模型參數分析,最終經過探討和導出,得到的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模型參數估計Table4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
得到方程為:
2.統計檢驗
F檢驗:由回歸結果可知,F=60.04196>F0.05(4-1.10-3)=F0.05(3.7)=8.89,說明解釋變量城鄉二元對比系數X1、城市化水平X2、城鄉固定投資比X3、城鄉高等教育人數之比X4對收入和經濟發展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和相關性。這種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果差距過大,帶來的不穩定因素也會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如果差距較小,帶來正面效應,應該積極鼓勵這一行為。
t檢驗:α=0.05時,廣西城鄉二元對比系數X1和城鄉固定投資比=t0.05(10-5)=2.57,表明城鄉二元對比系數X1和城鄉固定投資比X3對廣西城鄉居民收入之比Y影響很小,反之,則大于t0.05(10-5)=2.57,說明城市化水平X2與城鄉高等教育人數之比X4對廣西城鄉居民收入之比Y具有顯著影響。通過把有參考價值的數據代入模型,我們可以知道,在不同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的地區,城鄉的經濟發展情況給每個居民收入水平帶來的改變是不同,需要針對發展情況、從事工作、城市進程、工人從事的行業等來進行綜合判斷。
3.經濟意義檢驗
在廣西其他解釋變量不變的條件下,城鄉二元對比系數每增長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比就會增長0.779455%;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增長4.962578%;城鄉固定投資之比每變動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比增長1.798954%;城鄉高等教育人數之比每變動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比就會下降6.333232%。
通過上述一系列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這些變化帶來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可能起到非常關鍵的彌補作用,因此我們應該通過多重共線性檢驗對模型進行修正,以進一步提高模型的精確度。同時,對可以產生效果的數據重新梳理,在明確內涵和空間的基礎上,得出更加精準的目標,其中應該考慮因素的多樣化的,包括收入水平、工作的質量、當地的習慣和工作方式、經濟發展水平和地位等等。
4.多重共線性檢驗
在這個模型的推演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其結果并非一成不變的,出現了很多需要更新和改變的地方。同時,只要改變其中一項,其他結果也會出現差異。
如表5所示:

表5 相關系數矩陣Table5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atrix
由表5可知,當系數比較高的時候,需要了解其內部存在的多種可能性和不穩定性,為了得到其中可以確定作為參考的數值,我們還需要進行回歸試驗,從最重要的變量中找到值得價值參考的變化方面,把這一項作為最客觀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數值代入,代入結果如果差異較小,則分析結果價值高。如果差異較大,或許需要重新確認首個數值。
如表6所示:

表6 輔助回歸的R2值Table 6 R2 value of auxiliary regression
從表6不難看出,其重要的參考依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給最終結果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如果想要得到相對確認的變量和數據,給最終結論得出參考,那么還需要改善這現有的共線問題,突破障礙。
5.多重共線性的處理
將所提取的變量逐一進行對數變換,再對變換后的模型進行估計。
為了解決多重共線性問題,我們采用了多項式模擬的方法,采用多種具有參考價值的數據,一一帶入在此過程中不斷進行探索最終得到穩定且呈現每個末端特點的數據,這些數據體現了不斷變化的特征,方便我們進行觀察。如表7所示:

表7 對數檢驗Table7 logarithmic test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結論。在影響廣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其他變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收入差距會隨著系數增長%,說明廣西城鄉二元對比系數是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表示盡管城市化進程加快,但農村居民的工作方式還沒有徹底從農業模式轉變為城市模式;廣西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差距比就會下降,表面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是成立的,需要不斷磨合、發展,創造新的價值;廣西城鄉固定投資之比每增加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比就會增加0.045539%;廣西城鄉高等教育人數之比每增長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之比增長4.933453%,說明廣西城鎮和農村高等教育人數比對于其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研究認為改革城鄉戶籍制度,加快城市化進程、加強農村固定投資力、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等建議有助于廣西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