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蒙 周瀟潔 張婷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網絡媒介的快速發展對高職院校媒介素養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在院校改革發展過程中,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若要進一步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機融合,相關教育工作者就必須始終堅持思政教育內容與網絡媒介形式的高度統一,進而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網絡媒介素養;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進步,網絡媒介應運而生,同時它與傳統媒介相比溝通更加方面且傳播速度更快,同時網絡媒介逐漸滲透到校園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已經成為新時代校園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在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生活中,其學習方法、生活方式以及思想狀態都受到了網絡媒介的重要影響,同時也給網絡媒介素養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帶來一定的挑戰。所以,新時代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對網絡媒介對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引起足夠地重視,對二者之間的關系深入分析,進一步實現思政教育和網絡素養教育的高效融合。通過有效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的培養,不斷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法,提升院校學生對各種網絡媒介的正確解讀能力、批判分析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使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筆者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高職院校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展開分析,希望對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參考。
1進一步實現思政教育工作內容與網絡媒介形式上的統一
目前,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過程中,可以將復雜抽象的思政理論知識轉變成鮮明的現實生活,比如我國的政治制度、黨委黨中央所貫徹的方針政策,都可以借助視頻、動畫或者圖片的方式實現相關內容可視化,充分借助網絡媒介的開放性和交互性對思政理論知識進行科學講解,這種方式不僅能夠進一步增強社會意識形態以及價值觀念傳播的有效性,將枯燥無味的思政理論知識轉化成學生喜歡且感興趣的視頻動畫,而且還可以利用這種視覺傳達方式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獲取思政教育教學工作者想要傳遞的知識內容。例如我們在分析中西方政治制度以及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時,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短視頻,在視頻制作過程中運用了人物配音和卡通形象的設計方式,通過對中國和美國實際情況的舉例說明,詳細描述了中國與西方國家在政治制度以及社會文化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同時借助網絡媒介將大量的史實資料和數據展現在學生眼前,將復雜難懂、枯燥無味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轉變成形象直觀、解決明了的實用知識,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所以,在高職院校改革發展過程中,要想進一步實現網絡媒介素養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就必須始終堅持思政教育內容與網絡媒介形式的高度統一。
2網絡媒介的虛擬性與思政教育的實踐性保持高度統一
網絡媒介雖然具有一定的虛擬性,但是網絡媒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反應社會發展的真實狀況,與此同時,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個因素對弈網絡媒介的發展在存在一定的影響。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全新的網絡媒介平臺,緊緊圍繞近期社會焦點話題,并與學生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積極推出了各種網絡性公益活動,通過老師與學生在線上或者線下的交流與互動,進一步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培養其良好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實現網絡媒介素養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機融合。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意識到網絡媒介的進步與發展都要以現實社會為基礎。大量的基礎性的工作或者保障性的工作都需要在線下才能夠完成,進而確保線上工作與線下活動之間的有效互動,最終實現二者之間的深層融合。
3進一步實現制度管理工作與氛圍熏陶之間的高度統一
在高職院校改革發展過程中,剛性制度管理就是進一步加強網絡制度工作建設,進而有效保證網絡媒介平臺輿論的主導權時刻掌握在校黨委的手中,同時能夠始終堅持社會意識形態的正確方向。網絡媒介能夠確保每一位參與人員都享有平等的參與權利,這也使得網絡媒介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雙面性特征。首先,網絡媒介平臺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另外一個方面,網絡媒介管理工作者,比如電子網絡信息審核員、網絡輿論實時監控人員、以及安全維護員等,他們對于正能量的傳遞、先進文化的傳播以及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一些高職院校網絡事件的發生,往往是由于相關人員處理不得當導致的,同時對于校園的網絡輿論沒有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所以,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相關工作者必須科學運用多元化的工作手段,借助剛性的管理制度進一步維護好新時代背景下網絡媒介的運行秩序,使其成為院校學生培養思政素養的高效平臺。營造健康積極的網絡文化環境,是進一步實現網絡媒介素養教育工作與思政教育工作有機融合的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網絡文化能夠對高職院校學生良好意識的形成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與此同時,相關教育工作者可以將傳統的思政語言轉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用語,把實際生活中復雜、抽象、單一、枯燥的思政語言轉變成形象生動且富含趣味的網絡話語。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有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滲透到網絡化信息傳播的全過程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發展放在,促進院校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在高職院校網絡信息文化建設工作中,相關教育工作者以及院校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才能夠進一步將正確的價值觀你那滲透到網絡媒介當中。
結語
新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迎來了全新的網絡媒介時代,促進了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法的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網絡媒介素養教育工作的有機融合能夠培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二者在發展過程中將繼續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推動院校的健康發展,為培養更多更全面的人才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陳耀.媒介素養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24):24-26.
[2]顧永惠.高職院校網絡媒介素養教育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1):20-22.
作者簡介:
趙蒙(1990.09--);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江西省撫州人,學歷:本科;現有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江西 ?撫州 ?3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