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金鳳
摘要:影響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很多,其中師生關系的不協調,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如何改善師生關系,關鍵在教師。
關鍵詞:師生關系;民主平等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這是醫學上常用的一句話。在教育中也一樣,很多問題和痛苦的根源也都是因為師生關系溝通不順暢導致的。一般來說,學生在情感生活上無法接受你,就很難接受你的教學。學生不喜歡你,相應的也很難喜歡上你的課堂。身為教育工作者,這些話再我們也明白不過了,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多么的重要。
相信大家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很多新入職教師的教學成績有時侯會超過一些老教師,按理來說這是不正常的。老教師對教材熟悉,經驗又豐富,怎么可能不是那些小將們的對手呢?我想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點常常會被大家忽視。那就是新入職的年輕老師青春活潑,不會像老教師那么大的架子,容易和學生溝通、招學生們喜愛。越到高年級,這種現象就會越突出。
現在,老師們為了提高學生的教學成績,壓力越來越大,有一些老師甚至就會把這種壓力傳導給學生。于是,有些老師對學生只信強制、不信自覺;只講約束、不講自由;只講嚴格、不講寬容;樂于訓導、卻不善鼓勵;樂于指正、卻吝惜贊賞……師生關系大多為管制和被管制的關系,就如同貓和老鼠的關系,學生便成為了一些老師榨取分數的物品。在他們付出了一番自以為天經地義的艱辛卓絕的努力后,但結果卻并非如所愿的時侯,又開始了對學生們進行新一輪更加殘酷的“轟炸”。學生被折磨得疲憊不堪、怨氣沖天!這樣又如何能出得了你想要的成績呢?
有一次,我在批閱學生的一篇題目為《再見了,老師》的周記。讀著讀著,我已淚眼朦朧。學生的周語,不再是一串串冰冷的字符,而是一顆顆跳動的心,它飽含著對老師深深的依戀之情。雖然我從教的年頭并不是那么長,但學生的周記我也是批閱了不少的,但真正被學生作品如此感動的,還是比較少有的事。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我班一位姓張的數學老師,因為工作的需要被調去了教育局工作。當天,張老師到班上與學生告別時,很多同學當場就大哭了起來。第二天,我去上語文課學生一改往常活躍無比的狀態,任憑我使出盡渾身解數,他們都只是冷冷地面無表情的在看,我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張老師調走了學生們上課沒有了情緒。我靈機一動,于是說:“這節課就讓大家寫篇周記吧!隨便你們怎么寫,把自已內心的真實感受寫出來就可以了。”說著,我便在黑板上寫上題目《再見了,老師》。“張老師調走了,同學們都非常難過,那張老師到底好在哪里呢?大家先說一說.....”我的話還沒講完,一個女同學“哇”的一聲便趴在桌上大哭起來了,很多同學的眼圈也紅了。張老師何許人也?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
從學生們的周記里,我知道了其中的奧秘:
“我們都叫張老師為靚姨,但張老師一點也不生氣,還親熱地叫我們靚仔、靚妹……”
“張老師非常幽默風趣,課堂上經常笑聲不斷,我們老是盼望著上數學課。最開始我們班的數學成績比較差,經常是排在全級到數的,張老師說我們其實是可以拿到第一的,我們都不太相信。這一次期末考,我們班的數學真的拿到了第一,誰知道她卻又要調走了...…
“我的成績非常一般,是張老師魔力般地改變了我。以前看電影看電視,看到有學生為老師流淚的,我認為那是假的,那只是在演戲,而這一次張老師調走,我竟然控制不住也流下了淚.....”
“每次一下課,我們都喜歡一窩蜂的圍著張老師,跟她聊天。我喜歡看到張老師燦爛的笑容,喜歡聽她甜美的嗓音,喜歡她摸著我的頭……”
原來,張老師不但長得美,而且和學生們建立起了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這是張老師成功的關鍵!
張老師調走了,卻留給了我們無限的思考!
老師,請把你的身子俯下來!你不是被高高供起的神仙。在如今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你已經不再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請你傾聽一下學生的心聲吧。一項情況調查顯示,學生認為比較理想的師生關系是:“老師應該不僅只在課堂上、在學習上關心我們,還要在課外也能與我們友好相處。不要總是擺出一副老師的架子,不管是成績好的同學還是成績差的,老師都應該一視同仁的對待。老師能做到真正理解學生,師生之間能做到上課是師生關系,而下課是朋友的關系。”
如今,一柱樁學生辱師甚至殺師的惡性事件頻頻發生,我們在譴責學生惡劣行為的同時,身為老師的我們是否也要好好反思一下,拿出行動去做點什么呢?
老師,請把你的身子下來!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姿態,真誠地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往、交流,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其次是要實現角色轉換,老師應該由教育的操作者、主宰者轉變為引導者、激發者和指導者,學生由被動的接受體轉變為自主學習的主人。再次是要放棄嚴格控制,讓學生舒展天性,活潑健康地成長。最后是要真心地愛護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這是身為老師的天職。老師心里更應該清楚,如果你不愛甚至還討厭你的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愛,是體現在對學生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愛,是體現在對學生的寬容。學校,是學生唯一一個可以犯錯的地方;愛,是體現在對學生進步(那怕僅僅只是一點點)及時的鼓勵;愛,是體現在能耐心地傾聽學生的傾訴;愛,更多的體現在課堂上,是你那親切的目光、鼓勵的話語;愛,不是打也不是罵,而是同喜、同憂、同樂!
老師,你相信嗎?你給予學生一塊冰,而學生就會給你整個寒冬;你給予學生一束鮮花學,學生定會給你整個春天!
(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學 ?廣東 ?湛江 ?5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