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張靜思 樂雨婧 葉靈
摘要:通過線下訪問,問卷調查等方式對459名同學時間管理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由于自身知識儲備不夠、行動力執行力不足、時間規劃與學校課程相沖突等主觀和客觀原因的影響下產生了一系列的時間管理問題。本文主要分析大學生時間管理對認識程度以及南昌航空大學在校大學生時間管理現狀,綜合調查結果得出良好的時間管理有助于在校大學生提高時間管理效力與快速達成時間管理目標。
關鍵詞:大學生;時間管理;管理現狀;改進措施
一、引言
時間管理是指在花費相同時間的前提下,人們主觀采取各種干預措施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和有效性的管理活動。在校大學生應該盡可能的把時間花在有利于個人發展的工作上,加強時間管理意識的培養和管理習慣的養成,減少娛樂軟件的沉迷,獲得更高質量的產出。本項目的研究意義在于通過對大學生時間管理進行針對性地指導和干預,以幫助其更好地提升時間管理意識,改進時間管理方法,學會在面對眾多干擾項時正確做出取舍,不偏離人生的目標和大方向,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二、時間管理現狀的研究
2.1國外研究現狀
外國學界中,美國管理學家萊金(Lakein)首次界定時間管理的概念,并提出ABC時間管理法,即將各個階段的目標分成3個等級,以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
2.2 我國研究現狀
國內時間管理傾向的研究起于1980年,基于國外的研究理論成果進一步具體化,抽象為人格特征。黃希庭等學者編制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指出時間管理傾向由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管和時間效能感三個維度構成[1]。黃連秀等學者認為時間效能感能夠很好的利用和運籌時間,只有實施良好的時間管理措施,才能有效能感的體驗。
2.3 我校研究現狀
通過問卷調查等多種調查方式,我們了解到南昌航空大學學生時間管理現狀如下:通過此次調查問卷顯示約有85%的在校大學生認為時間管理是有必要的,且在課余時間的規劃過程中,90%以上的同學會進行時間管理與安排。
三、時間管理對大學生的影響以及時改進措施
3.1 時間管理對大學生的影響
時間管理傾向是個人的一種具有動力性的人格特征[1],它是在信息碎片時代里,學生自我控制、自我專注、自我調節的學習時間管理指南。良好的時間管理有助于下一階段目標的進行與安排,同時有助于高效運用時間、加強專注度、擺脫懶散狀態。
針對在校大學生計劃實施過程中的障礙及中斷原因,我們發現主要以電子產品干擾,自身心情影響,新任務的出現導致原計劃的中斷為主。我們同時調查了學生群體輔助計劃實施的外部因素,通過自律、尋找學習搭檔相互監督以及利用打卡APP來幫助進行時間的方法,占比高達79.9%。
3.2 時間管理改進措施
基于此,我們提出的改進措施:列任務清單,對任務按照日、周、月、年等進行分類,以幫助大學生更加明晰自己的學習目標與方向,擺脫混沌狀態;充分運用二八定理,對例舉任務按照輕重緩急進行排序,以更少的時間,獲取更高產出,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建立互聯網打卡小組加借助打卡APP,發揮互聯網平臺優勢,進行學習時長與專注度測試,實現相互監督,推動目標的完成。
四、時間管理的相關因素分析
4.1研究被試
此次有關大學生時間管理現狀的調查我們采取了問卷調查的方法,采訪的對象問南昌航空大學的學生共計459名,調查人群集中于大二,大三年級學生,問卷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參與占比為43.1%,女生占比為56.86%。
4.2數據分析結果
此次數據分析,將著眼于大學生群體對時間管理的意識、時間管理的具體實施過程以及對時間管理所達成目標的預期三個維度進行分析。
維度一:關于大學生群體有關時間管理的意識調查問卷有關的題目序號是345
對于時間管理的意愿,絕大部分在校大學生認為有必要進行時間管理。對于課余時間的安排,約49%學生有計劃; 41%的在校大學生表示存在有計劃但難以完成;其余大學生表示沒有規劃。
維度二:關于大學生時間管理的具體實施過程,本次問卷調查有關問題序號是679
學生群體絕大部分學生偏好自我監督與利用打卡APP輔助計劃。尋找學習伙伴互相監督也是學生群體實施時間管理計劃的重要途徑,但較少部分學生尋求學生以外的群體的幫助。
關于大學生群體時間管理方面的經驗,我們通過調查發現60%以上的大學生會列任務清單并根據計劃的重要程度執行;55%的大學生對時間安排詳細記錄,約27%的大學生會對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維度三:對于時間管理大學生群體對于目標達成的預期,本次問卷調查有關問題序號為10.11
通過量表分析得出:約64%的同學表示對自己時間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在2-4分;有17.8%的同學表示得分為1分,即非常不滿意;有18.2%的同學則表示非常滿意。
五、結語
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每個人的每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最高效地管理利用時間,就是最高效地度過這一生。當代大學生應該學會擺脫電子產品的干擾,制定清晰明確的階段性目標和近期計劃并嚴格執行。不斷的學習時間管理方法并創新時間管理途徑,為人生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尼采曾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浪費。風華正茂的年紀,不浪費時間就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
參考文獻
[1]黃希庭;張志杰.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1,51-56.
[2]黃連秀;陳喜鳳;張冰蓉.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及其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v.30;No.163,120-121.
[3]鐘慧.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成就動機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3,173+175.
作者簡介:張琪(2000年6月),女,漢族,江西省豐城人,研究方向:時間管理對大學生的幫助
(南昌航空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