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仁
[摘 要]班級讀書交流是師生與作品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強強對話,是思維碰撞和心靈溝通的動態過程。好的話題是開好班級讀書交流課的關鍵,直接關系著課外閱讀交流的成敗。交流課中借助精巧的話題,以點帶面、多點開花,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平等、自由、民主交流,共同分享作品的精髓,幫助學生提升思想修養,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關鍵詞]閱讀;交流;話題;對話;五度
話題是師生展開積極有效對話的最好媒介,話題的好壞,直接關系著班級讀書交流課的成敗。課前教師設置、篩選話題是關鍵環節。共讀一本書后,教師利用三四個精簡話題,形成幾個板塊,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平等、自由、民主交流分享閱讀感悟,討論核心問題,提升思想認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筆者結合《夏洛的網》的教學實踐,談談話題在班級讀書交流課的應用時,應把握好的五個度。
一、興奮度——以趣字當頭
我國知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有句名言:“天才的秘密在于強烈的興趣與愛好”。有趣的話題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生班級讀書交流的參與度也水漲船高。
話題(一)——書中人物你知多少?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你對這本書的人物了解多少呢?現在我來考考你們,根據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誰?教師相機出示人物圖片。
1.它的命運曲折,生下來就差點被阿蘭布爾先生殺死,最后在集市拿到特別獎,才死里逃生。
2.她從爸爸手里救下那只落腳豬,給它起名字,撫摸它,喂它……愛它勝過一切。
3.它長得丑,是個近視眼,天生嗜血,卻創造一個個奇跡,改變了威爾伯的命運。
4.它奉承“民以食為天”的理念,愛收藏,收藏的臭蛋救了夏洛。
5.它講話會口吃,夏洛第二次織的字“了不起”是它想出來的。
6.它天性善良,雖然不想當小廣播,卻不想威爾伯當“冤魂”,把壞消息告訴它。
通過我說你猜的環節,孩子們依據人物特點和故事情節,興趣盎然地猜出《夏洛的網》的主要人物。猜完,學生圍繞人物說一說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這個話題既能讓學生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又能重溫這本書的內容概況。
二、深度——以思辨為重
“致力于發展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能力,如通過諸如批判意識,發展及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的訓練,為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提供機會?!卑嗉壸x書交流什么話題具備思辨性,需要教師深入解讀作品,敏銳地捕捉書中的“兩難問題”和矛盾沖突點,直指作品的核心點、關鍵點,引導學生深度思考。
話題(二)——誰是威爾伯的最美朋友?
一點入手,多點開花。這個話題直奔這本書的核心,有多元性、包容性和張馳力,是本次班級讀書交流課的重頭戲。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交流重點,教師特設置五個步驟開展交流。
步驟一:創設情境
從2015年開始,中央電視臺為了宣傳教師的“春蠶”精神,每年都舉辦“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目的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今天,我們也來開展類似活動,在《夏洛的網》這本書中尋找威爾伯的“最美朋友”,那應該推薦誰呢?
步驟二:自主推薦
(想一想:你推薦誰,在導學單上簡明扼要的寫一寫推薦理由),學生先獨立思考。再概括寫理由,寫完與同桌交流。
步驟三:反饋交流
教師采訪學生,學生說推薦對象并陳述推薦理由,可讓選同一人物的其他同學做補充。
步驟四:質疑反駁
夏洛(或弗恩,或坦普爾頓)當選最美朋友,你有什么意見?
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說出自己反對意見:
1.夏洛外表丑陋,怎么會最美呢?誰能回答我的問題?
2.夏洛嗜血,捕捉甲蟲、蒼蠅等昆蟲兇狠、狡詐,怎么會最美呢?這又如何解釋?
3.弗恩最后拋棄威爾伯,有錯嗎?
4.坦普爾頓這只老鼠自私自利,但它是大壞蛋嗎?
之后的交流中,孩子們根據書中的情節、事例、細節進行爭辯,你來我往,唇槍舌劍,興奮不已。爭論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沒有對錯,沒有輸贏。
1.夏洛天生就這樣,幾千幾萬年,每只蜘蛛都吃蒼蠅、甲蟲。
2.夏洛吃的都是害蟲,像甲蟲成倍成倍增加會破壞地球。
3.夏洛長得丑,但內心美、心地善良。
4.弗恩對威爾伯不可靠,也許長大了,也許以后和別人的友誼能經受的住任何考驗的。
5.坦普爾頓太自我,太自私,但也幫了夏洛、威爾伯很多次,啃報紙,從天花板上取下卵袋。
6.人沒有十全十美,我們不能只盯著坦普爾頓缺點,它也有光明的一面。
步驟五:簡單小結
交朋友看人不能片面,一棒子打死,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也不容易。友誼需要忠誠,肝膽相照;需要真愛,互相照顧;需要真心,相互呵護。
生生之間的對話是班級讀書交流課中最有趣、最具活力的互動過程。這個問題,能引發學生的智慧火花,把學生引向更深層次的思考,走向作品的核心部分。通過本次讀書交流課,學生最大的收獲是學會批判地審視人物和作品,擁有思辨的目光。
三、廣度——要延伸課外
如何進行課外有效閱讀?臺灣著名學者李敖的“同步通讀”方法值得推廣。他把同個主題的內容串起來讀,對重點的有興趣的內容,會不厭其煩地找來其他相關的書同步閱讀,同步鉆研。這樣,教師立足課內,延伸課外,尋找切入點、銜接點,將課內外閱讀比較進行有效銜接,幫助學生跳出書本,真正讓書為他們所用。暢游書海中,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技能,得到更深刻的閱讀體驗。
話題(三)——你讀過哪些講述真摯友情的詩詞、書、課文、故事?
為達到目的,故設計了以下環節:
1.學生說有關友誼的作品
學生暢所欲言,分別羅列閱讀過的作品。教師隨機點評,讓學生感受知音之交,生死之交,管飽之交,忘年之交……從而拓展了視野,豐富了情感。
2.師生對詩句
師生以友誼為主題,進行經典詩句吟誦,學生從理性思考走向感性認知,把課堂推向了另一個高度。
3.推薦《螢火蟲小巷》
這本書與《夏洛的網》主題相同,作者是美國的克莉絲?。繚h娜,希望學生讀后進行比對。這個環節一方面讓學生感受不一樣的友誼——兩個性格迥異的美國女孩經歷長達40年的友誼考驗;另一方面,一本閱讀帶動多本閱讀,旨在激發學生閱讀更多的優秀作品。
四、高度——要多元設計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指向語用表達,所以班級讀書交流課不能純粹交流內容,體悟情感。這就要求話題不僅要多層次、多維度、多指向,也要有高度。既要有助于理解內容,又要使學生的表達和鑒賞能力有所提高。教師引導學生在理清情節的基礎上,也要關注語用,從書中汲取精華為自己所得、所用。
話題(四):夏洛四次結網織字后,威爾伯有什么變化?
這個話題交流過程分三部分:
1.學生匯報:學生說威爾伯經歷兩次死里逃生后的變化。
2.滲透方法:夏洛四次織網哪次最令你感動?哪次寫的最詳細?
3.讀寫結合:夏洛織的網是一張什么樣的網?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嘗試制作書腰。
五、精度——要簡明扼要
一堂課只有40分鐘,在追求一課一得的前提下,話題要精挑細選,宜精不宜繁,宜少不宜多。“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班級讀書交流在追求精度的同時可以采取不同的話題展開。
形式一:《夏洛的網》的主旨是友情、愛、忠誠。抓住這些核心要旨,采取中心式的方法進行對話,像上文提到的中心話題——找最美朋友,就可以收到牽一發而動全身之功效。
形式二:抓住作品的線索——落腳豬→寶貝豬→火腿豬→王牌豬→名豬,采用漸進式展開對話,品人物形象,賞精彩情節,悟友情真諦,這樣能以點帶面,統領全篇。
形式三:話題也可以結合教材。如: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是小說單元,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讀小說,關注情節、環境,感受人物形象。交流時就可以扣緊這三要素,利用并列式分版塊,對情節設置、環境描寫、人物安排,情感基調等方面的獨特之處進行交流。
課外閱讀后交流時圍繞精而巧的話題,教師與作品之間、學生與作品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四位一體分享閱讀過程與感悟,從而深入了解作品內容,提煉作品精華,樹立正確價值取向,進而激發閱讀興趣,培養良好閱讀習慣,何樂不為。
參考文獻:
[1]賀芹.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及指導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4).
[2]毛加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01).
[3]梁艷,鞠微.淺談小學生作文指導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8,(36).
[4]范華林.小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意義與指導策略[J].課外語文,2018,(34).
[5]林雅影.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指導策略的探討[J].新課程(上),2018,(11).
[6]仝家彬,孔凡花.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例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
(責任編輯 武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