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陽
摘要:目前新課標對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目前教育環境中,大部分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和與教師、同學間的交流能力不足,對物理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不足。對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增加師生間、同學間交流合作的機會。此外,教師還要重視合作交流能力提升的意義,在教學中運用能夠培養學生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合作交流能力;高中物理;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89
高中物理的教學內容較初中時期難度更大、知識量更多,高中物理學習內容更加抽象、深奧且概念性強,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感較弱、實驗課程多,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理解能力和較強的綜合素質。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生間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和物理實驗知識的掌握與了解,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團結協作和人際交流能力。
一、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處于發展并趨于成熟的階段,所以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交流合作能力必須重視的時期。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提出要求:學生要能寫實驗探究報告、能堅持原則尊重他人,認識到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并有合作精神。所以,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培養學生交流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力度,增加能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活動[1]。高中物理學習與初中物理的學習相較之下內容多、難度大、更加抽象深奧,學習過程中有許多需要學生進行操作、觀測的實驗,所以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相互合作交流增加學習積極性,增進學生間的情感關系與團體精神,助力學生相互啟迪,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在教學中,學生間和師生間的良好交流有利于增進學生的同伴關系與人際交往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與學習積極性。所以,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合作與交流能力的現狀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涉及的理論嚴謹深奧,學生在學習中僅靠教材的文字敘述難以理解其中意義,學習中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數學能力及發散思維,高中物理的規律概念多、名稱相似性強,需要學生對理論概念能靈活掌握與運用。由于高中物理學習的要求高、任務重,許多學生認為以自身能力難以將高中物理知識完全掌握,導致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積極性低,學習信心不足,在此情況上若師生關系不親密,信任度與交流感低,學生間沒有互相激勵、共同學習進步的良好學習氛圍,學生就更難以在物理學習中提升進步[2]。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學氛圍是以教師講課為主,實驗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為輔,教師與學生都習慣于以高考為唯一目標的教學與學習的課堂氛圍,多數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固定,教學中的互動性與交流感不強。在這種教學狀態下,許多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差、分工合作能力低,與教師、同學間的溝通能力與交流欲望不足,有些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怯于表達觀點回答問題,難以堅持自己的原則與觀點。在實驗互動過程中,不愿積極學習參與其中,長此以往學生難以掌握高中物理知識、提升物理素養,甚至會喪失對物理學科的興趣與學習能力。
三、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方法策略
教師想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增進學生學習效率與成果,首先要正視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與教學地位,重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交流互動的重要性,學生間協作完成實驗與作業的重要性。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分工合作的實驗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其中的樂趣與帶來的益處。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物理實驗活動分小組進行,引導小組內部自行分工組內推舉組長,鍛煉學生分工協作能力,增加組內組間競爭力。為保障學生思路清晰,實驗應先由教師講解示范,讓學生都同步進行思考,并為學生留出獨立思考時間,保障學生跟上教學節奏。教師對于實驗報告的內容要有規范性的評分標準,對于小組要有表現評價和實驗評價[3]。
例如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實驗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羅列詳細流程與分工表,將裝置安裝、數據記錄、鉤碼增減都負責到人,再讓學生組內共同討論,進行作圖、計算得出結論與實驗報告。教師根據實驗報告和實驗過程具體表現給予評價,利用實驗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形成物理思維。教師要增加教學中的互動環節,淡化教學中教師單一的權威形象,形成平等、開放、包容的教師形象,提升學生在物理課堂中主動表達自己和提出疑問的欲望,增加師生間的交流和學生間的交流機會,幫助學生形成互助討論的互動式自主學習模式。例如講解摩擦力內容時,可以采用與學生互動的方式,請學生推拉移動小車,教師提問小車狀態以及受了哪些力,請其他學生進行回答,或由學生間相互提問回答。簡單的問答就可以增加交流,也可以在課堂中請學生講述自己準備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物理故事、實驗的過程及感悟,增進學生學習物理的成就感和參與感。讓學生準備學習素材和提出問題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信心,改變學生與教師和同學間單一的交流模式,拓寬交流空間。
四、結束語
隨著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不斷科學地發展,學校與社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合作交流意識等各類能力培養的不斷重視,對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質量提出新要求,學生的合作交流與自主學習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師教學中越來越受重視,教師只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正視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性,運用教學新模式與新技巧,才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自主有效的學習模式,助力學生全方位成長。
參考文獻:
[1]孫建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0):16.
[2]楊正麗.高中物理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劉瑞平.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培養的方略[D].山東師范大學,2010.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第一中學2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