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
摘 要 近年來,在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園林工程建設發揮的作用較為突出。對此,以市政園林的管理為切入點,從綠化養護的角度出發,分析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重要性,并列舉出在管理中較為常見的問題,探討解決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 市政園林;綠化養護;問題;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TU985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38
市政園林是城市中完整的小型綠地系統,其自身具有美觀性和實用性的特點,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同時也能夠調節城市生態系統,提高區域環境質量。而正是在這種優勢的引導下,群眾逐步提高了對市政園林的重視和關注,并且開始強調園林的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但是,部分施工單位在操作的過程中忽略了養護的重要性,導致養護工作的質量明顯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施工單位應當對自身的操作進行反思和總結。
1 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社會生活質量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群眾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較于以往也有了更加明顯的調整和轉變,不再以簡單的經濟利潤增長為主,而是更注重環境健康,注重空氣質量。與此同時,人們也期盼有更大規模的園藝工程,希望自身的居住環境能夠被注入更多的綠色生機與活力,而這些都給園林綠化工程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因此,施工單位就更應當重視對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發展現有的施工工藝,滿足群眾的個性化居住要求[1]。
2 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重建設,輕養護
從養護管理制度的基本內容可以看出,在綠化建設工程告一段落之后,施工單位必須要對綠化項目進行檢驗,確保其質量合格,同時也應當在經過一年的養護之后,將園林交給專業的養護機構進行管理,完成后期的維修工作。但在實踐過程中,施工單位通常會忽略對園林的養護,隨意安排一些缺乏養護經驗的工作人員對園林進行簡單清掃、除草,部分工作人員甚至沒有對園林進行定期灌溉。而且,施工單位并沒有及時處理掉已經枯萎的苗木,甚至出于施工進度的考量,在養護期滿的時候,直接對園林進行修剪,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養護機構后期的資金投入,提高了養護工作的成本[2]。
2.2 環境保護意識淡薄
有相當一部分城市居民沒有認識到綠化環境的重要性,缺乏愛護環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甚至會作出破壞環境的行為。具體表現為,部分人將汽車隨意停放在草坪內,隨意踐踏草坪,甚至在草坪上違章搭建建筑,種植其他果樹或者蔬菜,破壞了草坪的完整性,給后期的修復工作增加了負擔,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部分商家將廣告牌豎立在草坪上,并沒有聽從政府部門的指示,即便是政府部門在后期拆除了違章建筑或者是廣告牌,草坪上也會遺留垃圾,破壞了園林景觀的藝術效果,而且為后期的維修埋下了安全隱患。另外,部分居民會在街道或者是綠地周圍違規擺放攤點,而居民在擺攤的過程中,也會隨意踐踏草地,前來游覽的顧客也會作出亂丟垃圾的舉動,嚴重破壞了城市的綠化環境,也帶來了更大范圍的環境污染。
2.3 管理力度有限
部分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部門并沒有充分落實自身的責任和使命,工作人員并不了解自身崗位權責,責任心不強。市政園林的養護管理工作沒有真正與員工的薪資待遇掛鉤,嚴重打擊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工作人員喪失了工作熱情。而在這種情況下,綠化公司或者是物業公司就會輕易挖走養護管理部門的內部員工,加大了人員隊伍的不確定性和流動性。除此之外,許多養護管理部門招聘的員工都具有臨時性特點,他們的知識基礎并不牢固,也沒有掌握充分的養護方法和養護技能,并不能真正分析園林綠化養護的基本情況,導致養護效果差[3]。
3 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措施
3.1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管理制度能夠為綠化養護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所以有關部門也應當針對園林工程的發展,完善養護管理制度,重點突出養護管理部門和養護管理人員的權責范圍,約束養護人員的行為,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幫助養護人員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避免其滋生懈怠和應付的心理。同時,管理部門也應當收集相關的資料和數據,以此細化制度的內容,對養護管理工作進行細分,確保分工明確,權責界限分明,這樣可以真正促進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互相配合,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打破交流壁壘,避免出現責任推諉或者是重復管理的問題[4]。
3.2 組建專業隊伍
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本身就涉及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對養護人員的技能要求十分嚴格。管理部門應當加大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壯大現有的人才隊伍,確保養護人員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掌握熟練的專業技能。同時,政府也需要針對隊伍建設設立專項資金,為人才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管理部門應當充分調動養護人員的積極性,鼓勵養護人員主動學習專業知識,夯實自身基礎,并把理論活學活用,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除此之外,管理部門也應當完善現有的獎懲機制,把養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作為評價其綜合素質的參考標準,并與養護人員的薪資掛鉤,這樣可以讓養護人員真正落實自身的任務,推動各項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提高養護的質量和效率。
3.3 規范養護工作的行為
就市政園林中的雜草來講,養護單位應當安排專業的養護人員進行定期處理。例如,在灌木和喬木生長的過程中,養護人員應當把雜草的占比控制在5%以內。而且,養護人員也需要對樹穴進行階段性整修,特別是舊草坪中的綠籬,要及時進行切邊,要在草坪和綠籬之間設置分格構。另外,養護人員也應當對土壤進行優化,要避免板結問題的發生,避免植物根系露天裸露,以提高樹木的存活率。同時,養護人員應當及時排放綠地內的積水,開展補植工作,及時補植缺少的植株,并及時清除壞死的植株,保證景觀的完整性和藝術性,盡量避免裸露地區的出現。在澆水的時候,也要根據植物自身的生長規律和生活特性來設計方案,為植物提供更加充足的水源,保證其正常生長發育。在施肥時,也要根據植物的特性進行規劃,養護人員應當利用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種方式幫助植物抵抗病蟲害侵襲,把植株的受害面積控制在8%以內。
3.4 控制施工時間
植物的生長是有一定周期的,所以園林工程建設必須要強調工期,要嚴格控制施工時間。某些植物對移植的季節有特定要求,所以施工人員應當注意觀察氣溫變化,在具體移植時,要選擇適宜的時間,避免移植樹木無法成活問題出現。例如,施工人員一般都不會選擇在夏季進行樹木移植,這是因為夏天天氣較為炎熱,并且空氣濕度較低,植物蒸騰作用十分明顯,植物體內的水分平衡會受到影響。對此,施工人員應當盡可能選擇春天或者是秋天進行移植,盡可能降低工程的資金投入,縮短施工周期[5]。
3.5 拓展管理措施
施工人員應當把植物的移植和管理作為影響園林建設質量的核心因素,以此拓展自身的管理措施。園林建設區域的覆蓋范圍較大,所以必然會有部分土壤難以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對此,施工人員和養護人員就需要針對土壤進行改善,可以對土壤施加肥料,或者是更換土壤種類,或是根據原有的土壤性質,確定適宜的植物品種,然后展開移植工作。在后續養護的過程中,由于部分植物在移植初期無法從土壤中吸收充足的養分,養護人員需要進行吊袋輸液,為植物供給生長物質,提高植物的存活率。此外,養護人員還應當控制好植物的種植深度和種植間隔,以免影響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也要避免出現栽培過淺的現象,影響植物生長的穩定性。
4 結語
持續性調整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方法是合理且必要的,是推進我國生態文明長遠建設的應有之策,也是突顯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有效措施。從完善養護管理制度、培養專業人才、拓展養護工作、控制施工時間、優化植物管理等方面進行綠化養護管理,重視養護工作,符合我國市政園林的發展現狀。在未來實踐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需要堅持合理施工,注意細節,注意護理的基本原則。
參考文獻:
[1] 張濤濤.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常見問題與應對措施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20(05):55.
[2] 胡莉莉.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品與質量,2020(05):53.
[3] 向姣.現代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居舍,2020(05):122.
[4] 王慧博.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園藝,2019(18):202-203.
[5] 張莉.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常見的問題與應對對策[J].花卉,2020(04):73-7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