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城縣農業農村局 石城縣豐山鄉人民政府
豐山鄉集鎮整體提升(黃洋 攝)
集鎮休閑公園(黃洋 攝)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石城縣豐山鄉黨委、政府明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點,圍繞“豐富多彩、綠水青山”工作主線奮力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集鎮河道治理(溫得良 攝)
集鎮河道兩旁美化亮化
下湘村村里小組遠眺(黃洋 攝)
抓住重點促提升
圩鎮建設亮點紛呈
豐山鄉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現已建成“三橫三縱三橋五園一外環”的圩鎮建設格局,努力打造生態、宜居、宜業綠色圩鎮。堅持把圩鎮作為最大的景點打造,不斷完善提升豐華園、豐博園、豐和園、豐賢園和豐樂園五個圩鎮公園的建設,充分利用原有地貌景致,依山就勢打造群眾休閑娛樂的新場所。今年重點提升了圩鎮的一河兩岸,打通了斷頭河堤,新增了綠化、亮化設施,休閑凳椅等,具有豐山特色的美麗圩鎮初具雛形,“三橫三縱五園一外環”的精致圩鎮格局基本形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一河兩岸,成為豐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原生態的雍水堰,呈現豐山的一泓清水,大大點亮了“豐富多彩、綠水青山”美麗豐山名片。
同時,對圩鎮主要街道進行規行劃市,劃線經營,每個圩日常態化對圩鎮經營秩序進行管理規范。每周一定為豐山鄉圩鎮環境整治集中整治日,鄉機關、鄉直單位、豐華居委會和豐山村委會聯動,對圩鎮分片進行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圩鎮亂象整治,拆除鐵皮棚2100平方米,圩鎮面貌更加干凈清爽、整潔有序。
村里小組房屋及道路整體提升
全力以赴攻難關
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多措并舉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一是將每周二、周五定為豐山鄉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日,整合鄉村干部、幫扶工作隊、保潔員、三防人員、小組長及婦女小組長等力量開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二是每月定期開展人居環境流動現場會,將戶上衛生、“門前三包”評比和愛心超市積分兌換有機結合,有效激發廣大婦女同胞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積極性,房前屋后衛生得到極大改善。三是整合各方力量開展臭水塘溝、亂搭亂建、殘垣斷壁、建筑垃圾、桿線零亂等問題專項整治,通過整治,農村臭水塘溝、亂搭亂建等環境亂象越來越少。
村里小組村間豐收小廣場
村里小組美麗一角
村里小組鄉賢小棧
近年來,累計開展7次人居環境整治流動現場會、9次“清潔家庭”戶上衛生評比活動,對現場會考評得分第一、二名的分別給予1000元、500元的環境整治經費獎勵,通過獎優罰劣,進一步調動了各方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在全縣八、九、十月份人居環境整治現場評比中,分別獲得上水片第二名、第一名、第二名;在全縣人居環境百日攻堅中,獲得全縣第二名。
村里小組拆除空心房后建的菜地
上湘小組遠眺
上湘小組青青荷塘
創新思想謀出路
產業發展百花齊放
積極探索農業產業發展新模式。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該鄉迅速組建特色農業產業辦公室,依托煙葉、薏仁、白蓮、蔬菜、臍橙等農業產業,整合現有農業專業合作社,組建了豐山特色農業專業合作社聯社,統一了“豐黍”品牌,正在對臍橙、薏仁等4種特色產品申請綠色產品標志,完成了薏仁生產加工及產品展示基地的改建。
鞏固發展傳統產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下大力氣抓實水稻產業,早稻種植面積實現從零到3530畝的突破,全年水稻種植面積15000余畝,為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奉獻了一份力量。統籌抓好煙葉、白蓮產業,全鄉種植煙葉3751畝,收購煙葉8668擔,種植白蓮7000余畝。
大力扶持特色產業。加快薏仁產業發展步伐,在石城縣綠豐薏仁專業合作社示范帶動下,薏仁種植面積由最初的不足200畝,發展到目前的3000余畝,同時,加大薏仁產品開發力度,進一步延伸產業鏈,目前開發了真空包裝薏仁、薏仁茶、薏仁酒等產品,產品遠銷沿海等地。鼓勵發展臍橙、食用菌、薏仁、蔬菜、竹筍、紫薯等特色產業,做優特色農業產業。
立足優勢夯基礎
社會治理不斷創新
不斷創新鄉村治理模式,引導廣大鄉賢在鄉村治理中持續發力,為每個村配備一名以上“名譽村長”。“名譽村長”和“五老人員”持續發力,充分發揮自身在資金、資源和人脈優勢,積極調解了一批長期信訪積案,全年共受理各類信訪來訪36宗,調處矛盾糾紛180起,有效破解了鄉村治理難題。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全年共組織156人次對轄區小作坊等場所進行督促檢查工作,發現各類隱患共246處,立即整改192處,限時整改54處,到目前為止已全部整改到位。對全鄉52個精神障礙患者每月進行走訪;各村共開展平安志愿者活動135個,事件數355個;全鄉共安裝雪亮工程探頭56個,安裝農村雪亮工程探頭監控45個。
上湘小組房屋及庭院美化亮化
上湘小組美麗庭院建設
鄉村產業助推鄉村振興—蓮子種植
鄉村產業助推鄉村振興—薏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