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明亮/廣西河池市都安縣農業農村局 530700
母羊的繁殖能力直接影響著養羊場的經濟效益。因此,選擇繁殖母羊時,一定要選擇繁殖能力強的母羊來提高多胎率。3~4 歲時的母羊其繁殖能力最高,青年母羊的繁殖性能不穩定,但是仍有上升空間。直至7 歲時,母羊的繁殖性能斷崖式降低并且不會有雙羔的產生。一般母羊占全羊的25%左右,主要羊只以2~7 歲的為主。繁育性能優質的母羊是實現養羊場高產的最關鍵環節,在養殖過程中,及時補充能量、蛋白質以及微量礦物質元素,能夠提高母羊的抵抗力以及有助于羔羊的健康。
空懷期為哺乳期結束到下一次交配的時間。在此期間,母羊不需要母乳喂養或懷孕,只需要及時恢復機體,從而確保下一次配種率。從營養供給來說,應以優質的青綠飼料以及粗飼料作為主要粗纖維的來源。瘦肉型母羊在選育期間要對其進行育肥,使全羊的體重相接近。這一階段應對7 歲以上或生產性能較差的母羊進行管理,以確保飼養群體的一致性。為了肥育和短期最佳飼喂,在短期最佳飼喂后不允許突然停止飼喂。應逐步減少細料用量,使母羊在基本保持身體狀況不變的情況下,細料用量恢復到正常水平。若在交配初期飼料水平急劇下降,易造成受精卵著床障礙。
綿羊的妊娠期一般分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大約為150d,具體情況取決于品種、胎次和年齡。妊娠前期為懷孕后的前三個月,這時胎兒的生長發育較慢,因此營養需求不多。養殖過程中,妊娠期的母羊需要補充額外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D和E。一旦懷孕母羊消化功能受損時,此時還需要考慮維生素B 和K 的充足供應,這是由于消化功能受損,瘤胃微生物無法合成B 族維生素或合成的量很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所以需要在飲食中多加一些。懷孕前3 個月的日糧主要由粗飼料和濃縮飼料組成。如果放牧,夏季牧草豐富,可以滿足母羊妊娠早期的需要。秋冬季節,羊不能采食足量的青綠飼料,需要從濃縮飼料或其他飼料中補充。舍飼條件下,在準備飼料的過程中要保障飼料來源的多樣性,要使用幾種飼料來保證飼糧營養的平衡,同時還要根據綿羊生理狀況的不同,科學合理的補充濃縮飼料。在保證飼料配伍平衡的情況下,還要額外加強母羊的飼養管理。在懷孕的第一個月的時候,胚胎與母親胎盤的關系并不密切,受精卵正在胚胎附植。一旦母羊受到驚嚇,胚胎的著床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因此,不允許驅趕母羊或突然改變養殖環境,也不允許飼喂發霉或結霜的飼料,這會導致胚胎過早死亡。
從懷孕3 個月到分娩的時期稱為妊娠后期。此時,胚胎的絕對生長是最大的,從初生體重的10%增長到初生體重。所以說,此階段不僅要考慮母羊的營養需要,還要考慮胎兒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妊娠后期如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將直接導致羔羊成活率、出生體重低,以及母羊產后產奶量嚴重不足和母羊下一次發情時間延長等。妊娠后期母羊的營養攝入大幅度高于前3 個月,一般營養成分應增加40%~60%。妊娠早期飼喂以粗飼料為主。進入妊娠后期后,應逐漸補充精料,占總日糧的20%~30%,但應在孕前7 天左右逐漸減少精料,以控制母羊的脂肪狀況,防止難產。母羊喂養的粗飼料應盡量柔軟,秸稈應氨化,少量儲存,科學合理的使用。妊娠晚期的母羊優質的青綠飼料供給是非常必要的。優質的青綠飼料質地較為柔軟,母羊愛吃,而且易于消化,同時有利于增加母羊產后的產奶量。在這一階段的飼料供給中,除了濃縮粗糧外,還要保證礦物質的平衡,尤其是鈣、磷的充足供應,從而保證初乳中含有較多的鈣以及磷,鈣磷的充足供應有助于防止羔羊佝僂病的發生。同時,母羊不會因為鈣磷水平下降而出現產乳熱。懷孕后期的母羊也應特別注意管理過程,注意保護胎兒,防止羊只的滑倒等情況的發生。由于疫苗接種等原因,需要抓羊,但不要強行去抓,操作要輕柔緩慢,避免因擁擠而流產。對于放牧羊群,孕晚期可以繼續放牧,但放牧過程中要保證草坪的平坦以及羊群的適度運動,從而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遇到妊娠后期不愛飲水的母羊,可以將玉米粉和大豆粉添加到水中,能夠更好地提高母羊的飲水量。
母羊生產后至三個月內分泌乳汁,然后母羊進入下一個空懷期,為下一次母羊的受孕做準備。一般而言,哺乳期間母羊的主要任務是哺乳。母羊的乳汁是羔羊營養的主要來源,因此極為重要,尤其是初乳。因此,在這個階段,有必要確保母羊有足夠的羊奶。實驗表明,羔羊需要5~6kg 母乳才能增加1kg 體重。為了滿足泌乳條件,母羊的飼料應盡可能由高質量干草,青貯飼料組成,然后再添加濃縮飼料進行飼喂。母羊的泌乳高峰期是產后30~40d。50d 后,母羊乳汁的分泌逐漸減少,羔羊的消化能力逐漸成熟,對母乳的需求相對減少。此時,可以逐漸減少母羊的進食量,直到降低至空懷母羊的進食標準。在管理上,母羊產后最應注意的是保暖和防風,以減少感冒的機會。其次,保持飼料槽的清潔。當母羊躺在地面上時,乳房區域將直接接觸地面,容易污染乳頭。天然的哺乳羔羊可以通過吮吸乳頭將病原微生物帶入體內,這很容易引起疾病。母羊排出的胎兒和掉落的毛團也應及時處理,以防止羔羊吞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產后母羊容易發生宮頸炎,乳腺炎,產乳期發熱和其他產后疾病,可以通過立即注射催產素和進行產后保健來預防。分娩后約30d應接種疫苗,以確保母羊的健康。

在養殖過程中,要根據母羊生理階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飼養管理方法,特別是在飼養方面。羊的營養需求在每個階段都不一樣,所以飼養者需要考慮養殖生產中的具體情況,進行飼料的添加或減少。但在任何階段,繁育員在飼養過程中需要仔細觀察和細心照顧母羊,在飼喂過程中,要使青綠飼料與青干草飼料相結合,使飼料干凈衛生,易于消化,喝干凈的水。還要注意對母羊在適宜的時期進行主動免疫和驅蟲,減少疾病的發生。只有這樣,才能大大提高母羊的生產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羊養殖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