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蓮/廣西羅城縣龍岸鎮漁牧獸醫站 546400
潘柳生/廣西羅城縣農業農村局 546400
該病是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急性、細菌傳染性疾病,在臨床上一般可以主要分為三種類型。豬丹毒可以感染多種動物,包括家禽、家畜以及人等多種動物,感染范圍較廣,其中對豬的敏感發病性最高,仔豬發病較高,通常3~12 月齡的仔豬較易感染。仔豬發病后難以救治,嚴重時的死亡率在50%以上。因此,必須要足夠認識到豬丹毒病毒的危害,找出防治診治病豬的方法,盡量的減小損失。本文主要針對豬丹毒的流行病學、不同的臨床診斷類型、以及有效的綜合預防和治療措施等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豬丹毒桿菌是革蘭氏陽性菌,兩端鈍圓,在炎熱氣候的夏季和秋季發容易滋生。溫度過高、濕度太大,都會對豬產生嚴重不良影響,環境差會造成豬產生熱應激。該病主要出現于年齡段較低的豬,最常見發病豬為仔豬、育成豬和架子豬,一般多發生在3~12 月齡左右之內的豬。患病豬發病具有潛伏期,通常在1~7d 左右,患病動物的體溫急劇升高,其皮膚表面出現紅疹、丘疹、充血等現象。該病的發生率高且難以避免,一年四季皆有發生,在夏季及秋季屬于季節發病高峰期。豬丹毒病毒難以消滅,患病豬體內的每一個器官都存有豬丹毒桿菌病毒,并且病毒可以通過排泄物排入到環境中,造成傳播感染。相關研究表明,豬丹毒病毒還可以通過吸血昆蟲進行傳播,因此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出豬丹毒病,往往呈暴發性,一經發現會出現多只豬發病的現象,因此必須要合理防治,減少發病所造成的損失。豬只在發生感染后,病情會不斷惡化,其中消化道為最主要的傳染途徑之一。

根據患豬丹毒的病豬的臨床表現不同,可以進行分類,通常可以分為三種,主要有急性敗血型、亞急性疹塊型以及慢性型三種類型。
2.1 急性敗血型患急性敗血型的病豬通常來不及救治,存活時間不過24h,死亡率接近100%。臨床上主要發現豬全身的血液流動至全身,并產生毒素。感染豬全身出現敗血等癥狀,體溫急劇升高,達到42℃以上,出現停止運動、趴臥在地、拒絕采食、出現嘔吐等現象。還會出現粘膜出血、糞便干燥等現象。病豬呼吸困難,其機體缺少氧氣,黏膜發干等現象。在臨床上還發現豬皮膚表面潮紅,尤其是在背部耳側旁最為明顯,皮膚還會發生壞死和脫落等現象。因此,在臨床上當發現此類豬需要立即進行淘汰,直接撲殺,防止繼發性感染。
2.2 亞急性腫塊型患亞急性腫塊型的病豬死亡率不高,在發病后的一段時間內體內會產生抗體,并且癥狀會出現逐漸減輕。患病豬的體溫升高、采食量下降、腹部、背部、肩部四肢出現明顯腫塊,以規則的菱狀型居多,前期會出現整塊充血,后期會發生淤血等現象。通過手指按壓,指壓褪色便處于亞急性初期,用指按壓不褪色便處于發病后期,國一段時間后,病狀會逐漸減輕,恢復生產性能,但恢復時間較長,大約有1~3 周。
2.3 慢性型發病大多數是表現在關節炎或心內膜炎,皮膚也會出現一定的充血現象,但是時間不長?;疾∝i出現生長發育不良,機體消瘦,嚴重影響其生產性能,會造成料肉比上升、飼養成本升高等現象。因此慢性型患病豬需要飼養者給予足夠的關心和照顧,減少其帶來的經濟損失。
3.1 豬丹毒的預防
3.1.1 控制好飲水豬丹毒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和對于惡劣環境的抵抗性。通常豬丹毒病毒能夠在糞便中、泔水以及污水中能夠存活長達半個月以上的時間。即使在干凈的飲水中也能生存一星期左右。因此。豬場如果遇到豬丹毒發病情況,需要嚴格的進行飲水消毒工作。
3.1.2 有效的飼養管理措施豬丹毒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能夠迅速傳染健康豬。在生長上一經發生通常呈暴發性感染,會出現多頭豬感染的現象。因此,在生產中如果發現出現豬丹毒的病毒需要及時控制,及時進行隔離,對健康豬進行免疫接種,提高豬群的免疫能力。在生產過程中控制豬的飼養密度,保證豬舍的飼養環境干凈整潔衛生也是有效防止豬丹毒發生的手段之一。最后,要加大對豬舍的管理能力,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發現豬疑似感染豬丹毒病毒需要立即進行隔離,并且需要請專門的獸醫來進行診斷。對引進豬進行嚴格的隔離飼養,在確保豬只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投入到生產使用。由于豬丹毒病毒對人體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在處理過程中需要穿戴整齊,防治感染,防止造成病毒的二次傳播。對發病死亡的豬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豬丹毒病毒的傳播。
3.1.3 提高干凈衛生的飼料及環境衛生在生產中禁止飼喂含有霉菌毒素的飼料,一經發現飼料出現霉菌需要及時換料,否則會因小失大,使得豬群出現感染豬丹毒或其他疾病。在豬場發病的某些地區需要嚴格劃分疫點疫區。對外來人員和來往車輛需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才可以進入豬舍,避免造成豬丹毒病毒的傳播。
3.2 豬丹毒的綜合治療措施研究表明,使用青霉素類等藥物可治療豬丹毒病,因為豬丹毒桿菌對青霉素類藥物敏感性強,但是由于青霉素藥物大多數代謝速度較快,因此每天需要用藥2 次,連續使用3d 以上才能見到明顯的治療效果,但對患病豬產生的刺激作用也較大,在生產上還可以使用頭孢類藥物進行治療,根據具體發病情況控制使用藥物。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可以定期進行疫苗接種,可以有效地防治豬丹毒病的發生。每年在春季以及秋季使用豬丹毒弱苗或者豬丹毒三聯苗進行接種能夠有效地進行預防,及時對新引進的豬群進行免疫接種,可以有效防治豬丹毒的發生。
豬丹毒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以及對惡劣環境的抵抗能力,在畜牧生產實踐過程中存在時間較長,對于規?;B殖過程中具有極大的危害。因此,我們必須要合理的認識豬丹毒的流行病學、臨床過程中發生的不同類型,合理的判斷發病豬只處于什么階段,方便治療。切合實際進行合理的預防和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