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飛 陳麗橋 方佳英 丁 贊
1 深圳市寶安區中心醫院,518102 廣東 深圳; 2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510060 廣東 廣州;3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花都醫院,510800 廣東 廣州
高血壓是全世界公認的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臟疾病的危險因素,且病理生理學和流行病學證據均表明,兒童期或青春期高血壓與原發性高血壓及終身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有關[1-5]。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是肝細胞胞漿中的一種肝酶,是敏感的生化檢測指標[6],其血清水平常用于肝功能的評估及潛在的疾病篩選,如心血管并發癥[7]、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8]、超體質量肥胖[9]、神經性厭食癥[10]和抑郁癥[11]。雖然高血壓和血清ALT升高都會增加心腦血管病的風險,但是在人群中研究血壓水平與血清ALT濃度之間關系的依據仍然有所欠缺,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12-14]。血壓升高可能會激活促炎反應,如TNF-α和白介素脂聯素和瘦素等,促成肝臟毒性[15]。本研究通過分析青春期血清ALT濃度與血壓水平間的關系,為建立區域性青春期人群慢性病預防控制體系及預防高血壓和ALT水平升高提供一定理論依據。
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研究對象為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于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及航城街道的9所中學就讀的初中一年級和高中一年級學生,共7 934例。由經培訓的醫護人員進行標準化體格檢查,包括使用歐姆龍電子血壓計精確測量靜息血壓值,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21型)測量血清ALT水平。
剔除年齡、身高、體質量、血壓、ALT血樣數據缺失等樣本;因重點關注青少年人群,同時剔除年齡<9歲或≥18歲且樣本量極少的學生,最終共有7 805例青少年(10~17歲)納入研究。按照性別、年齡和血清ALT四分位數分組分析,ALT中

7 805例青少年中,男生4 313例(55.3%),女生3 492例(44.7%);10~歲3 576例(45.8%),14~17歲4 229例(54.2%);平均年齡為(14.15±1.71)歲。血清ALT四分位數的3個分割點分別為9 U/L、11 U/L和15 U/L。見表1。

表1 青少年血清ALT水平和分組
青少年人群中,平均SBP為(112.87±12.00)mmHg,平均DBP為(71.68±9.61)mmHg;依據SBP≥140 mmHg 和/或 DBP≥90 mmHg定義為高血壓[2],青少年人群血壓異常率為2.64%(206/7 805),其中SBP異常率為0.85%(66/7 805),DBP異常率為2.17%(169/7 805)。男生組血壓高于女生組,SBP為(115.81 vs 109.23)mmHg,DBP為(73.15 vs 69.86)mmH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高齡組(14~17歲)血壓值高于低齡組(10~13歲)(P<0.001),但血壓數值上差異很小,SBP(112.00 vs 113.6)mmHg,DBP(70.89 vs 72.34)mmHg。
按血清ALT水平的四分位數對所有研究對象分層分組,分析ALT表達與血壓的關系。結果顯示,隨著ALT水平等級數值的增長,平均血壓也呈增長趨勢(P<0.001)。見表2、表3。

表2 按血清ALT四分位數分組青少年SBP水平 單位:mmHg

表3 按血清ALT四分位數分組青少年DBP水平 單位:mmHg
利用廣義相加模型校正年齡及性別因素后,構建青少年血壓與ALT關系的平滑曲線擬合圖,除個別小樣本ALT值極高外,曲線大致呈現非線性遞增模式。見圖1、圖2。

圖1 青春期SBP與ALT劑量反應關系的平滑曲線擬合圖

圖2 青春期DBP與ALT劑量反應關系的平滑曲線擬合圖
青少年中,個體血壓水平與ALT水平之間存在相關關系,其中SBP-ALT(r=0.113~0.279,P<0.001),DBP-ALT(r=0.088~0.208,P<0.001)。血壓與ALT的相關性,女生比男生更弱,低齡組(10~13歲)比高齡組(14~17歲)更弱。見表3。

表4 血壓與ALT的非參數Spearman秩相關系數
以是否高血壓為因變量(是=1,否=0);以性別(男=1,女=2)、年齡(14~17歲=1,10~歲=0)和ALT水平(異常=1,正常=0)為自變量,基于Wald統計量向前法(P≤0.05納入變量,P>0.10剔除變量)執行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青少年人群的高血壓與血清ALT升高(OR=3.411,95%CI:2.215~5.251)及男性(OR=3.684,95%CI:2.594~5.231)有關聯。見表5。
本研究基于深圳9所中學7 805例10~17歲學生,探討青春期血壓水平與血清ALT濃度的關聯性。結果顯示,男生血壓及血清ALT水平均高于女生,高年齡組血壓及ALT水平均高于低齡組;青少年血壓隨ALT四分位數級遞增呈上升趨勢。
針對兒童以及青少年高血壓,1個包含47項研究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1]指出兒童高血壓的患病率為4.00%,收縮性高血壓患病率為2.99%,舒張性高血壓患病率為1.87%。本研究中,深圳青少年的血壓異常率為2.64%(SBP異常率為0.85%,DBP異常率為2.17%),略低于該meta分析的血壓升高比例。

表4 ALT異常與高血壓的logistic回歸分析
1項基于深圳市青少年的橫斷面研究顯示,ALT升高的患病率為7.11%,且ALT值隨年齡增長呈現升高趨勢[16];且在整個BMI范圍內,男生和14~17歲青少年的BMI與ALT相關性強于女生和9~13歲青少年;血清ALT從BMI≥20.5 kg/m2開始迅速增加并呈線性變化,BMI每升高1 kg/m2均與ALT水平升高2.71 U/L相關[9];研究提示深圳青春期學生的血清ALT升高與BMI增大有關聯性,且關聯性的強弱與年齡及性別有關。
左品朝[17]對無償獻血中心血站不同血壓獻血者ALT水平分布進行對比分析發現,SBP為130~139 mmHg或DBP為85~89 mmHg時,ALT升高的比例最高;男性ALT升高比例高于女性(P<0.05)。陸培培等[14]在分析血清ALT水平與遠期高血壓發病風險關聯性時發現:高血壓組的ALT數值高于正常血壓組(P<0.01),且新發高血壓比例隨中老年人血清ALT水平升高而提升,呈正相關關系(P=0.04),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2000—2004年1項中國香港心血管危險因素隊列研究中發現血清ALT升高與高血壓的發生有關(P<0.05);但也有研究校正各協變量后卻發現ALT升高與高血壓病與性別關聯性[13,18]。此外,孟加拉國成人的1項研究也指出,肝酶升高有隨血壓升高而增加的趨勢,調整潛在的混雜因素后,血清ALT、GGT與高血壓顯著相關[15]。
綜上所述,隨著ALT水平等級數值增長,平均血壓也呈增長趨勢,青春期血壓升高與血清ALT升高存在關聯性;當地衛生健康委相關部門應提高警惕性并重點監測中學生血壓及ALT同步升高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