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兢
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地中海貧血是臨床常見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在脾功能亢進時,脾切除是患者的重要治療方式之一[1]。我國地域廣闊、人口龐大,部分偏遠地區尚未普及地中海貧血相關知識,導致孕婦對于本病的認知水平以及重視程度均較低,進而導致地中海貧血患兒出生率居高不下[2]。脾切除能夠很好的改善貧血、減少輸血,但術后康復問題一直是臨床關注的重點,本文通過將快速康復護理納入研究,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22例地貧患兒脾切除術患兒。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手術適應癥;②其他肢體功能正常;③家屬均知情本文研究。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精神疾病。實施前:男15人,女15,年齡為3-13歲,平均年齡為(7.68±1.56)歲。實施后:男10人,女10人,年齡為3-13歲,平均年齡為(7.11±1.52)歲。兩組患兒資料之間,無差異,P>0.05。
1.2方法 實施前30例為常規護理。入院后常規進行宣教,并指導家屬正確護理措施,術前術后常規禁食禁飲,術后臥床休息。
實施后20例實施快速康復護理:1.制定兩份表格:加速康復外科臨床路徑表和加速康復外科地中海貧血健康教育處方,兩份措施內容相同。2.加速康復外科地中海貧血健康教育處方交給家屬及患兒閱讀,可以反復觀看,自己反復練習或家屬指導練習。如踝泵運動、正確咳嗽咳痰方法等。3.護士根據加速康復外科臨床路徑表中路徑對患兒及家屬進行每項內容進行宣教落實簽名及日期。具體措施是3.1.宣教:在患兒入院后講解快速康復的意義與目的,并宣教疼痛評估方法,鎮痛的意義,術前禁食術后飲食。3.2.術前:禁辛辣食品,半流質飲食,選擇床上排便,正確使用便器,順時針腹部按摩,每天3組,每組20次;腹肌收縮,每天3組,每組20次。指導患兒正確咳嗽、咳痰。指導踝泵運動。術前1天,做好清潔,排便后清潔肛門,術前6小時禁食,術前2小時禁飲。3.3術后:術后第一天無腹脹、嘔吐患兒,予棒棒糖含服,肛門排氣后予糖鹽水飲食,每2~3小時l次,每次10~20ml。無不適后,予流質飲食逐漸過度到半流質飲食。生命體征平穩取半臥位,每2-3小時翻身、拍背1次,進行踝泵運動,妥善固定各管道,防止管道脫落、打折、扭曲、受壓等。術后采取多模式鎮痛,術后1天拔除導尿管,術后24h根據引流量拔除腹腔引流管。麻醉蘇醒后腸道功能恢復可選擇流質飲食,腸功能恢復第二天,可選擇半流質飲食,面條、稀飯等。無頭暈不適,在陪護的陪同下盡早離床活動,起床三步曲,平臥睜眼30秒→站立30秒→行走。
1.3觀察指標 實施前后手術后相關情況、并發癥發生率。

2.1手術后相關情況 實施后住院天數、總費用、尿管留置、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低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施前后患兒手術后相關情況
2.2并發癥情況 實施后患兒并發癥發生率10.00%低于實施前30.00%,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實施前后患兒并發癥情況(%)
地中海貧血屬于單基因遺傳性疾病,根據珠蛋白鏈合成受到的不同抑制,可分為α型、β型及γ型地中海貧血等,其中α型與β型地中海貧血最為常見,多分布于我國南部地區[3]。在長期輸血與溶血刺激下,患兒會出現脾臟腫大的情況,脾功能亢進會增加溶血,使得貧血加劇,出現白細胞、血小板降低的情況[4]。是指在術前、術中及術后應用各種已證實有效的方法以減少手術應激及并發癥,加速病人術后的康復。
本文通過將快速康復護理納入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后住院天數、總費用、尿管留置、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低于實施前,實施后患兒并發癥發生率10.00%低于實施前30.00%,P<0.05。快速康復外科能夠在術前、術中、術后減少手術應激,加速患者術后康復,諸多措施均能夠改善患者治療效果。快速康復外科在諸多有效措施組合下,能夠產生協調作用,術前實施良好的教育,并配合良好的止痛措施,強化術后康復治療,早期下床活動,盡早進行腸內營養[5]。由于患兒在術前會對手術存在恐懼心理,增加了手術刺激產生的應激反應,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因此需要術前積極緩解焦慮心情,改善患兒情緒,能夠更好的術后配合。術前積極進行健康教育,更好的麻醉、止痛及外科技術以減少手術應激反應、疼痛及不適反應;強化術后康復治療,包括早期下床活動及早期腸內營養。
綜上所述,對于地貧患兒脾切除術實施快速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兒手術相關情況,有利于術后康復,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