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蘇秀
三江侗族自治縣中醫醫院,廣西 柳州 545500
現階段,臨床在治療膽結石時,最常采用的就是膽結石手術。而膽結石患者由于結石的影響,還會伴隨有膽囊絞痛,而擇期膽結石手術患者,對于病情缺乏充分的了解,所以大部分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等情緒。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在手術之前,不良情緒還可能會引發患者手術治療效果,一定程度上增加手術風險。與此同時,不良情緒還會對患者免疫系統產生十分不利的危險,在手術之后,還很可能會引發并發癥,延緩傷口愈合等問題[1-3]。針對此,就應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創建良好的手術條件,不僅僅促使臨床療效得到有效提高,還能夠提高手術后恢復情況。
1.1一般資料 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選擇入本院接受治療的19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將其分為兩組,各98例,分別采用常規護理與中西醫結合護理,分析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組:男50例,女48例,年齡40~60歲,平均為(56.83±4.96)歲;對照組:男49例,女49例,年齡41~60歲,平均為(55.83±4.87)歲。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意義(P>0.05)。
1.2方法 常規護理:在手術前,需要嚴格檢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手術前禁食禁水,嚴格按照醫囑給予用藥。加強健康宣教,讓患者足夠了解自身病情。
中西醫結合護理:首先,加強健康宣教。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療之后,應重視收集患者各項信息,了解患者情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主動向患者接受病房設施等內容,讓患者盡快消除緊張感與陌生感。
其次,中醫情志護理。膽結石手術患者受病痛折磨,心理狀態并不理想,存在著焦慮、緊張、煩躁不安等情緒。護理人員根據前期觀察情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情志護理。指導患者保持心情舒暢;為患者主動介紹疾病知識,使其了解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鼓勵病友間相互交流治療體會,提高認知度,增強治療信心;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給予情感支持。如果患者驚恐不安,那么就可以采用盛情法,讓患者消除恐懼,打消患者顧慮;如果患者憂思過慮,那么就可以采用以喜制憂的方法,鼓勵患者回想愉快的精力,轉移患者注意力,如從而減輕患者疼痛感。
再者,通過使用中醫特色技術減輕患者疼痛及提高抵抗力,如:穴位按摩、耳穴壓豆、中藥保留灌腸、穴位注射、穴位貼敷、腹部按摩、取膽俞、日月、期門、陽陵穴、膽囊等穴銅砭刮痧等等。
另外給予飲食指導。宜食疏肝解郁、清熱利膽、化濕通下的食品,如蘿卜、絲瓜、綠豆、苦瓜、冬瓜等;便溏者:宜食山楂、烏梅,少食粗纖維的食品,如芹菜、韭菜等;便秘者:宜食清熱、潤腸通便的食品,如白蘿卜等。食材宜采用煮、蒸、燴的烹飪方法,含鈣食品勿與富含草酸、植酸的食品混合烹制、同餐食用。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患者SA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

2.1SAS評分 在入院之前,兩組患者SAS評分無差異(P>0.05);在入院之后,患者SAS評分有所降低,中西結合護理組評分更低,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患者SAS評分對比表
2.2生活質量評分 對比兩組患者軀體生理功能與自覺癥狀,差異無意義(P>0.05);而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心理情緒方面評分,中西護理組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意義(P<0.05)。見表2.

表2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表
從中醫學角度來看,膽結石屬于黃疸范疇,受患者情緒因素影響較大。當患者情志不暢時,就會引發氣滯,所以就會產生肝氣郁結,最終引發內生濕熱情況。而且,情志不暢,還會對膽經產生不利影響。另外,部分患者飲食習慣不良,就會加重病情。而中醫結合護理,在主要重視給予患者情志護理、中醫外治鎮痛、飲食調理等,為患者提供針對性情志護理,緩解患者癥狀。根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膽結石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給予患者中西醫結合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4-5]。同時,還能夠起到良好的鎮痛效果,患者還不會產生依賴性,在臨床應用意義重大。
總之,膽結石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采用中西醫結合護理措施,效果理想,且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