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
摘要:在林業的工程建設中,營林建設的技術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營林建設技術并不是突然就出現的,而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磨煉,在不斷創新中產生的。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高,已經將現代的科技完全應用到營林技術當中。在整地造林中,營林技術與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樣也可以讓土地的條件得到有效的改善。除此之外,還可以將土壤中的水分保持住,增強了土壤的透氣性,大大增加了樹苗的成活概率。
關鍵詞:造林;整地功能;營林建設;技術;探討
引言
營林建設技術在林業工程的建設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是在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過程中產生,通過對我國現代科學技術合理的利用,以求得對營林建設的水平不斷提高的目的。除此之外,營林建設和造林整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營林之前進行整地,可以有效的對土地條件加以改善,同時,使水土保持的能力不斷的提高,使土壤的透氣性也逐漸的加強,促進樹木的成活率。在整地的全過程中,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這兩種整地方法的運用都有利于對營林的建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營林技術也得到相應的發展,現在主要分為播種和植苗。對這兩種技術運用,都充分融入我國先進科學的技術,并且對苗木的成活率進行了不斷的提高,對預防幼苗期間病蟲害的危害技術得到有效提高。
1造林地整地的功能和意義
1.1 有利于造林施工,促進造林質量的提高
通常造林地地表都有天然裸露的石塊或者自然植被存在,不利于營林活動的開展。因此,需要提前對林地進行整理,清除地表雜物,使其達到營林標準。同時,也要注重提高整地質量。在營林工作中,如果整地質量過差,會耽誤工作進度和造林的質量,不利于林木長期健康生長。
1.2 改善土壤質量
土壤質量也是決定營林效果的關鍵,土壤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林木的生長質量。通過造林地的整地活動,能夠對當前的土壤質量進行科學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方法改善土壤質量。而且整地后,造林地的土質會變得較之前更為疏松,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并降低外部溫度對土壤的影響,有利于林木的生長和營林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1.3 有利于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對造林地進行整地之后,能夠基本清除不利于林木生長的地表因素,能夠為幼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而且整地后,林地的地勢和養分條件都會有所改變,不僅為造林活動提供了便利,也更適合林木的生長,提高成活率和生長速度,為營林建設的效果提供保障。
2造林整地的主要作用
2.1改善立地的條件
造林整地在有關方面的作用是綜合性的。首先就是要必須通過采用不同的造林清理以及整地的方法,對大部分植被進行清理,還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機械性質。使樹苗樹種以及幼苗的需要得到相應的滿足。其次,在整地的時候,可以對局部的造林林地的地面的地形和坡度以及坡面的相對高度和朝向進行逐漸的改善。最后,整地也可以主要通過對土壤的水分和溫度以及通氣的實際的情況進行逐漸的改變,不僅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還可以對有機物的分解進行不斷的加速。
2.2對造林的成活率進行提高,對樹木的生長進行促進
因為整地對造林地立地的條件逐漸的改善,播下種子能夠很快的完成發芽的準備,使其迅速的吸水和膨脹。
2.3保持水土,減免土壤的侵蝕
實際整地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幼林的成活以及生長創造一個比較好的條件,整地能保持土壤水分,可以逐漸的形成一定的積水分的積累,并且還要將來不及進行滲透的降水及時的儲存出來。
3營林建設的技術以及相關的管理措施
營林建設技術主要包括植苗造林和分植造林以及播種造林等多個方面的技術措施,這些造林技術都將會實際的應用到營林的建設過程中,并且還需要因地制宜的進行合理的選擇,這樣才能對苗木的成活率進行保證。為了使苗木的質量有進一步的提高,還需要進行相應的管理,并且在實際的管理中對苗木生長的習性進行全方面的掌握,還要及時的對苗木生長中所需要的各類營養進行補充,從而促進林木健康茁壯的生長。
3.1播種造林的方法
也稱直播造林,就是將樹苗的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上,這種方法也是最方便的,甚至直接省略了對幼苗的工序。不僅如此,在施工方面也比較容易,沒有多余的程序,極大地方便了大面積的植樹造林。
3.2植苗造林法
前文已經提到過,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塊狀的播種、穴播、條播、扦插等。最適合該種造林法的播種方式是塊狀播種,可以將大量的種子分散開,適合該方法的條件就是需要將已有的樹葉保持天然更新,才能使樹苗更好地成長。
3.3造林后的管理工作
造林后的管理工作也是營林建設的重要環節,如果工作不到位,林木生長的速度和質量都會受到很大影響。首先,根據氣候和林木生長的需要以及土壤的肥沃度,做好澆水施肥工作,保證林木在生長過程中能夠吸收到充足的養分,但澆水和施肥的時間和量要把握好,需要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不可盲目。同時,還要做好林地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工作,尤其是蟲害多發季節,一定要派養護人員對林地進行巡查,發現蟲害要及時治理,避免出現更大的災情。幼苗在生長初期由于根基不深,抵抗能力比較差,一旦遭遇大風或者暴雨等惡劣天氣的侵害,很容易發生歪斜甚至連根拔起的情況,需要林地的養護人員定期做好幼林扶育工作,在林木生長前期人為地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長質量。
結語
綜合上文所述,在林業工程實際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對營林建設的重要性進行相應的認識,并且對營林整地的技術進行全方面的掌握。還要對先進的科學辦法運用,并且和營林的技術結合,從而對林木健康的生長不斷的促進。同時營林建設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還需要打持久戰。從營林建設完成之后就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員進行養護,在這個過程當中就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堅持到底,從而也能夠不斷地促進我國生態公益林建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水松,高美玲,曾國強.海岸帶木麻黃防護林更新方式、樹種選擇和造林配套技術研究[J].防護林科技,2000(8):44-47.
[2]胡海清,馬洪斌.大興安嶺5種典型林型森林生物碳儲量[J].生態學報,2014(11):55-58.
[3]牛剛.營林整地中適時整地技術方法的運用[C].科技研究—2015科技產業發展與建設成就研討會論文集(上),2015(2):66-69.
(龍城區林果局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