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德育工作受到了許多家長的關注,德育已經在教育工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教師將德育無聲蘊含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能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F在的小學德育還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小學教師應當積極地探究德育的有效措施?;诖?,本文就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德育作探討。
【關鍵詞】德育;小學;道德品質
我國素質教育在不斷深入推進,人們對學生的評價不再局限于考試成績,學生的道德品質也成為教育的重要評價標準之一。小學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措施來開展德育工作,確保小學德育落實到位并取得成效。
一、德育存在的不足
第一,德育工作的地位相對較弱。雖然我國教育改革已經很多年,已由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比較注重德育,但個別家長還是會把考試成績排在首位,一旦孩子的成績不夠理想,就會把責任歸結到教學問題上。有些學校的德育課專任教師的比例也不足,主要是由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師兼任,沒有專職的德育教師任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教師開展德育的自由度。
第二,德育的方式相對單一。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德育工作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還是比較傳統的形式,即以教師為主導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自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個別德育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不太相符,與學生生活也不貼近,這容易導致學生感覺德育是枯燥的,容易產生厭煩甚至抵觸情緒。
第三,德育的手段相對滯后。德育與學生的性格存在緊密聯系,教師開展德育工作主要是靠實踐的摸索,但在教育過程中,有些教師在課堂中只注重理論不重視德育實踐,在個體出現明顯的問題時,才采用個體談話和輔導的形式進行教育,這樣就會影響教育的效果。從家?;拥慕嵌葋砜?,家長的教育觀念較為傳統,家長認為主要將孩子送到學校,孩子的教育就理應由學校全包,家長在家庭中則無需注入過多的教育精力,這使學生在家庭中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從而使學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脫節,給德育增加了困難。
二、開展德育的措施
第一,改變傳統觀念,尊重德育工作。在小學德育中,美育和體育是兩個重要的內容,美育和體育相互衡接,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所以要想讓學生的德育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教師與家長在日常工作中都需要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采取科學有理的方式來開展德育,共同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提升。為了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教師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和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調動學生參與德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指標。教師在學科教學中,需要適當滲透德育內容,使學生在接受學科教育的同時,也受到了德育的教育,讓學生懂得辨別行為舉止的對錯,有利于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從而提高自身的素養。
第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德育素養。學??梢远ㄆ谙蚪處熜麄鼽h的方針,向教師傳達國家的教育政策,讓教師接受到更多的政治知識。加強理論學習,可以采取兩個結合的方式來進行。一是自主學習與集中輔導相結合。學校可做統一的安排,由教師進行自主學習并定期驗收學習的成果。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集中輔導,通過集中輔導,把理論學習的內容講透。二是要開展有效的專題講座與交流研討會。學校可以結合實際,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教授,也可以通過網絡課程的學習,讓教師學習德育理論。此外,還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有關道德教育主題的討論會和研討課,讓教師們分享自己開展德育的措施和成效,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
第三,豐富教育手段,拓展德育路徑。教師要將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進行有效結合,創造合適的教學情境,來給學生開展德育。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教材中的名人故事和革命英雄事跡來對學生開展德育,讓學生學習名人和英雄身上的優點,從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師在教育學生時,需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例如在發現學生犯錯時,要尊重學生,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地點,邀請學生單獨進行面談。教師要耐心地詢問學生為什么會犯錯,安撫學生的不安情緒,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當了解到學生的內心想法后,教師再向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告知學生這些行為是不對的,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糾正自己的錯誤。教師還要囑咐家長不可過度責罵學生,讓家長的配合起到適當的教育效果。這樣,學生才會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愿意改正錯誤,道德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第四,完善教育載體,充實德育實踐。在小學階段,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挖掘各種可用的德育資源,尋找最合適的內容開展德育,這樣才能保證德育課堂教學的多樣性。比如,可以在清明節組織學生到當地的烈士陵園獻花,給學生講解歷史事件以及英雄為國捐軀的故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先烈的成長故事中感受到為民族復興而讀書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小學生缺乏生活實踐和生活經驗,教師可以帶學生到外地參加一些研學活動,或給他們安排恰當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附近的社區參加一些創文創衛活動,學生在社區的活動中,可以提高實踐能力,獲得了社會經驗。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在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要求家長給予幫助,并做好監督工作,及時反饋給老師。這樣學生得到了更好的鍛煉,也學會了感恩,懂得關愛家人和別人,由愛家到愛國。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不斷完善個人的道德品質。
綜上所述,德育對小學生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優良的德育能夠讓學生的道德品質得到明顯的提高。因此,小學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德育,學校要提高教師的德育素養,利用德育結合社會實踐、采取科學有效的批評方式等措施,對學生開展有效的德育,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不斷完善,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星杰.走向學生生命的師愛藝術——基于《愛的藝術》的文本解讀[J]. 讀天下(綜合),2020(14):1-2.
[2]蔣瑤麗.微妙的愛的藝術——班主任教師如何教育引導高學段學生例談[J].名師在線,2019,80(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