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剛
【摘要】現在的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工作比較重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決策,優質的學校管理需要長遠的眼光和開闊的視野,對校長的管理能力要求較高。優質的學校管理能幫助學校更上一層樓,推動學校穩步發展,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更能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絕佳的助力。本文就如何搞好學校的管理工作進行了探討,加以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學校;管理工作;小學校長;策略
現在的社會在不斷的變革和不斷的進步當中,學校的管理工作也成為我國現代教育中改革的重要內容。作為學校的領導人——校長,在學校的管理中,要改變陳舊的管理方式,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克服在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困境和弊端,使學校的管理更加科學化、高效化。本文以小學校長的視角研究分析了學校科學管理的策略與方式,供同行學習。
一、組建團結能干的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
一個優質能干的領導班子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所在。如果將學校比作一個舞蹈團,那么領導班子就像指揮員,只有指揮員具備足夠的指揮能力,才能調動整個舞蹈隊伍的不斷前進,更加完美地呈現舞蹈作品和舞蹈水平。因此,作為校長,一方面要做好表率,嚴格遵守制定的規章制度,不僅要給學生做好表率,更要給教師樹立好榜樣。校長要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斷開闊眼界,在面臨重大決策時做出正確的判斷,使決策既具備民主性也具備科學性。日常管理中,要善于挖掘每個老師、每個管理人員所具備的潛能,促使他們不斷進步,使他們走向更加寬闊的舞臺;另一方面,要搭建優質的領導班子管理團隊,處理好各級和各個主體之間的各種關系,優化團隊工作,實現整體的最佳利益。校長要做到知人善任,審時度勢,有效安排,在管理中要抓好每一個管理環節,把握正確的管理方向,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以此來打造一個團結能干的優質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
二、注重管理方法的科學化和先進化
面對當今時代所呈現的新形勢,小學校長要有新思路,要采取新舉措作出新的改變。在學校的管理中,校長要嘗試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方法,形成良性的人事制度,管理中低效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管理方法不科學的影響。基于此,在進行教育和管理教師的職責分配上,要對每一位教師的能力和優點進行全面的了解,因為能力和優點是產生管理能力結構的重要前提。管理者按照不同的年級主體安排不同的任務與工作,工作完成的優質程度就取決于管理者所安排的責任主體。管理中,要對被管理者進行全面的了解,這樣有助于識別教師的形態意識,方便管理,讓他們形成一個聚集的結構體,在相互的影響下,使管理工作得心應手。在這個集體里,要給予每個管理者和任職人員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但尊重不等于不管,理解不等于解決,要充分全面地了解教職員工,可以通過日常觀察來實現。觀察每一個教師的工作情況,他的交際能力與人際關系;觀察他們待人接物的方式與態度,只有對每一位工作人員的情況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建立更加協調、更加優質的管理,使管理事半功倍。在管理各階層的教職員工時,需要獎懲分明,鼓勵教師提出管理上的創造性思想和意見,讓優秀的教師能夠脫穎而出,使學校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民主化,同時要嚴格懲處貪污舞弊等不良的現象,做到獎罰分明,以此打造優良的管理隊伍。因此,在進行管理方法的搭建上,校長要建立一套人事管理制度,在執行的過程中,要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做到合理化、科學化。在管理過程中,要注重管理的方法,以此達到管理的科學有效,在此基礎上,使學校的管理工作不斷地適應新形勢的發展。
三、落實班級管理,尊重學生個性
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中,班級和學生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對班級學生的管理不容忽視。因此,在學生的管理過程中,需要以班級為單位,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個性,實現管理目標。基于此,在班級管理上,需要不斷提升班級管理方法的科學性,校長需要班主任督促學生,而班主任可以嘗試發揮部分優秀學生的“龍頭”作用和“橋梁”作用。所謂“龍頭”,就是班級的領頭人,“龍頭帶動龍尾”,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促進班級管理更加有效;所謂“橋梁”,就是讓這部分優秀學生發現和反映班級內部、班級成員存在的問題,他們更能對班級的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使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地進行,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才能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在學生的管理上,要明白小學階段的學生個性獨特、想象力豐富,這個時段是小學生思想發展的啟蒙時期。因此,在小學生的管理上,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個性,以學生為主體,給予學生充足的發展平臺和發展空間,激勵學生發揮自身的特長和優勢,使他們在校園里不斷地成長、不斷地進步。在給予學生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學生才能給予學校同樣的尊重,并服從學校的管理。
四、與家長形成合力,共同進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是一直以來亙古不變的真理。學生的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良好開端,但教育又延續于學校,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有效補充。在家庭的教育中,家長需要有效進行工作,不能忽視對孩子的管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有效培養孩子的性格及習慣,使孩子遵循教導,遵守紀律。家長及教師的處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所以作為家長,要理解學校的工作,在理解教師的工作上協助、配合好管理工作。同時,學校要積極建立與家長的聯系,收集家長的意見,以此改進管理工作,使之更好地服務學生、服務家長。因此,校長在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鼓勵教師以優化學生教育為初心,與家長構建溝通交流為新渠道,以此建立一定的家校關系,促使管理更加高效。按時召開家長會,讓家長親身體會孩子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和環境氛圍,在了解學校的管理工作中,產生教育效應,堅定形成合力。學校對家長提出的意見要給予采納,進行改進完善,從而共同進步。因此,將學校和家庭兩方的力量整合起來,齊頭并進,這樣更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進一步推動了學校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學校的管理中,結合現行的相關政策,學校的管理工作也凸顯了諸多的弊端,但與此同時,也是學校管理工作的發展機遇。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今天,小學校長要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就必然不斷地推動管理的科學化,要搭建強有力的管理隊伍及師資隊伍。同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獨特個性,使學校平穩健康發展,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姜迎雪.淺談如何搞好小學學校管理工作[J].吉林教育,2012(34):128.
[2] 張刀占.淺談如何搞好學校管理[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8):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