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霖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商品交易正逐步打破空間限制,物流產業對于促進財富流通能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但隨著互聯網+意識與云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物流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于物流產品的需求,物流企業當積極探索新型物流技術發展模式。近幾年來,物聯網的智慧物流是最受關注的物流發展模式,通過智能軟件、大數據等智能化技術,設計物流路線以及規劃各物流環節職能,將物流活動精密化、標準化。所以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整體社會環境跨入新時代,互聯網和云數據技術發展愈加完善的時代背景下,物流企業要適應時代潮流,必須重視“云、網、端”技術的運用,設立更貼近時代發展的智慧物流技術。
關鍵詞:智慧物流 互聯網技術 資金投入 人才吸引
一 引言
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逐步緊密完善,使得商業產品開始無視空間限制,電商的發展也讓人民群眾更加享受到了全球化的福利。但隨之而來的,是物流壓力逐漸增大,各領域產業都對物流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物聯網的智慧物流技術是充分應用了信息時代的互聯網+意識,通過云技術將物流工作各環節可視化,在對物流活動的管理上發揮著舉止輕重的作用。所以物流企業在新時代中應當積極更新工作理念,重視對智慧物流技術的應用。
二 智慧物流技術的優點
(一)為物流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雖然物流產業在菜鳥物流先例的指導下,物流工作結構已趨向于完整,各物流企業也更注重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尋求獨特的價格優勢。但物流活動由于工作范圍大,需要對道路、天氣、客戶運送需求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如果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持,會導致工作決策無法做出即時變化,不利于保證物流工作流程運行和運輸安全。而相比于傳統的物流模式而言,物聯網的智慧物流更注重將運輸要求、道路情況、天氣狀況等進行決策數據化,通過云端技術的支持對如何選擇運輸道路和規劃倉儲、加工等物流環節進行精準分析,幫助物流活動進行收益最大化,減少因突發狀況而導致的物流問題。
(二)即時對物流問題作出反饋
在傳統的物流技術模式中,由于物流工作范圍較廣,導致物流管理人員無法及時對一線的物流工作者進行指揮,幫助工作人員解決可能出現的物品損壞、道路不通等突發狀況,與21世紀“后勤為主”的工作理念嚴重不符。而在智慧物流技術的工作模式中,更注重通過互聯網平臺上對倉儲、運輸、加工等環節進行把控管理,物流環節中出現的問題能及時向物流管理人員匯總,幫助管理于指揮部門及時調整工作計劃,提高物流工作的穩定性,減少由于突發狀況造成的經濟損失。
(三)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智慧物流,應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利用機械化工作和云端控制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云技術的控制提高物流環節的精細化,最大程度減少工作失誤,處理好生產、批發、零售三方的產品交易環節,促進商品流通。同時,由于智慧物流重視信息平臺的作用,各企業能在物流管理活動中能進行信息共享,及時交換商品或原料需求,提高物流產業的功能性,進而提高企業效益。
三 我國物聯網的智慧物流發展模式
(一)政府推動
物聯網的智慧物流發展中,政府的推動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能提高智慧物流可靠性、保證云端信息安全外,政府還能起到以下作用:
1.為智慧物流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政府要發揮在經濟發展中的引導作用,為智慧物流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政府首先要提供政策與資金支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智慧物流模式中企業的信息安全,鼓勵企業信息共享,加大投入促進信息技術公共設施的搭建,劃分更多適合安裝智能倉庫的場地,吸引更多企業運用智慧物流進行運輸作業,培育、扶持一部分智慧物流企業,體現智慧物流相對于傳統物流模式的優越性,讓物流企業體會到智慧物流給物流行業帶來的沖擊,吸引更多物流企業重視智慧物流。
2.加大經濟投入,引進高等人才
經濟投入是推動智慧物流模式發展不可忽略的話題,無論是完善基礎設施還是改善社會環境都需要足夠的經濟條件作為保障。除了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外,智慧物流由于其對信息平臺管理、互聯網技術、機械化設備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政府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通過更大的經濟投入提高福利待遇,或是積極同高校合作,為智慧物流模式的發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
(二)相關產業技術的推進
智慧物流不僅受限于物流企業本身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技術,與其他相關產業技術的發展也息息相關。以冷鏈物流為例,運輸生鮮食品和高端肉類產品時,要對運輸物品進行冷凍處理,在這一過程中就要受限于食品加工技術和保存技術。所以要推動智慧物流模式的發展,就要重視相關產業技術的進步,除了要重視物流企業本身的物流水平外,還要積極同其他企業進行產業合力,完善智慧物流中倉儲、物流、運輸、加工等各個環節的物流技術,將物流活動更加精細化。
(三)制定相關物流標準
智慧物流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各企業對智慧物流的應用程度不盡相同,為了保證智慧物流中各企業能正確開展合作,保護企業信息安全,應當要用統一的標準引領,使整個智慧物流模式更加規范。第一是要強化統籌協作,以各個地區的政府部門為引領,制定推動相關法規和配套規章制度,例如貨車載重標準、食品加工要求等,逐步構建一個科學、系統、先進和開放的物流標準體系框架。第二是要加強對二維碼等信息安全標準,保證智慧物流模式中工作流程的順暢。第三是要將信息平臺標準化,制定專業、規范、受法律監管的智慧物流模式平臺,促進各企業物流活動中的信息交流,保證企業信息安全。
(四)重視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互聯網+意識的宣傳,智慧物流具備了一定的技術支持,但要想推動智慧物流模式在我國的發展,還需要更多高等人才的支持。而作為具備高水平專業知識的高職院校學生群體,既擁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做基礎,又因為眼界開闊而思路清晰,是未來智慧物流領域發展的重要支撐,高職院校學生高漲的工作學習熱情,是推動智慧物流發展的中流砥柱。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教師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智慧物流理念,設立智慧物流相關課程,遵循知行統一原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智慧物流模式在我國的發展不斷輸送新鮮血液。
四 結束語
在電商事業興起后,物流產業也逐漸蓬勃發展,尤其是在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時期之后,物流產業的前景更加光明。而21世紀顯然是信息技術的世紀,物流企業要發展、要進步就必須重視物聯網的智慧物流模式,將物流工作更信息化、可視化,物流企業要在政府的引導下,逐步加深對智慧物流技術的應用,使企業生產活動更加富有時代特色。
參考文獻
[1]聞國才.物聯網背景下智慧物流體系的發展趨勢[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0,39(05):68-69.
[2]朱春燕,朱銘悅.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物流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0(01):28.
[3]周鳳鳴.關于物聯網技術中智慧物流發展模式的研究[J].現代信息科技,2019,3(05):169-171.
[4]方磬. 智慧物流園區供應鏈協同運作模式及風險評價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9.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四川 成都 龍泉驛 6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