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平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日益普及,給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進行行業間的合作,促進技術的融合,是當今時代的要求,是行業發展的要求。目前在工程領域,計算機技術也得到了應用,可以對施工圖進行審查和管理,提高了審查的效率,保證了施工圖紙的科學性,提高了工程的質量。本文將從互聯網+技術在施工圖審查管理中的應用出發,對具體的應用事例進行深入挖掘,發現其中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提高該技術的應用程度。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施工圖;審查管理;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TU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1—249—02
前言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是一個網絡時代。任何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要接觸網絡技術,因此進行網絡技術的探究,實現與行業的結合,是每個行業都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在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實現技術的創新,提高技術的應用程度,有利于各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領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滿足了人們對工程質量的需求。
1互聯網+技術概述
互聯網+技術是一個新型的詞匯,在2015年開始流行,進入人們的視野。該技術實際上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形態,兩者是相互作用的結果,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創新2.0的產生,創新2.0的發展促進了信息技術的進步。目前,物聯網、云計算等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促進了用戶創新、開放創新等以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的發展,更加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簡單的來說,互聯網+技術其實就是實現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的結合,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將現有的工作狀態進行調整,實現工作方式的轉變,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經濟成本,實現行業的大發展。如今,互聯網行業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行業,而是成為行業領域一個輔助性的技術,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大的平臺,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2施工圖審查管理網絡系統應用
目前,在國際中,施工圖紙已經實現無紙化、三維化和移動辦公。同時還應用了專門的網絡審圖系統,并加以推廣。通過該系統的應用,增強了對項目的后期跟進能力和質量管理能力,同時方便了客戶送審圖紙和接受退審,減少審查管理中的工作量和業務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送審的成本,保證了施工圖紙的質量。在我國,針對“藍圖紙”的狀況,結合網絡技術的發展,進行了行業信息傳遞載體的轉變,使互聯網技術在施工圖紙審查中得到了應用。
2.1用戶流程的網絡應用
用戶流程的應用,明確了主要的使用對象,主要是針對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進行的一個流程設計。它是網絡審查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的工作流程是:訪問網上申報系統,進行注冊模塊,然后最重要的就是輸入用戶信息,進行全面的審核,然后經過不斷的反復修改,完善信息的完整性。通過用戶審核后,還要進入信息審核環節,如果不能通過,需要繼續進行修改。這個過程是一個反復的過程,直到各方面的信息審核到位,用戶系統停止工作。這是一個計算機工作流程,在實際的操作中,如果發現信息不合格可以及時進行反饋,自動跳轉不合格、不完善的界面,要求客戶進行修改,有針對性的進行問題的而解決。在傳統的人工服務中,進行信息來回的修改是非常麻煩的,增加了客戶和人工服務臺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也不利于對客戶的信息進行分類歸檔,而且在服務中難免出現疏忽,不能保證信息的全部合格,審核過程也比較復雜。利用網絡技術,增加了用戶審核的功能,當用戶的注冊信息進行提交以后,相關的主管部門會進行核對,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可以進入下一輪的工作流程。
2.2政策審查申報業務的網絡應用
在該環節的工作中,對政策審查申報進行了重新定義,也對這個環節業務的重點環節進行了重新的定位。該環節的業務主要服務建設單位,同時輔助設計單位的應用,主要減少了施工圖在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之間來往的時間,可以及時根據對方的意見進行圖稿的修改,從而提高施工圖紙的設計水準,保證了工程質量。具體的網絡工作流程是:進入項目申報系統,填寫項目的具體信息,然后判斷該項目是否需要協助。如果需要協助的情況下,完善需要協助的項目內容和范圍,然后提交到建設單位,進行項目信息的全方位檢查,判斷是否可以進行報申。如果可以,進行項目審查,進行政策方面的審查,發送審通知書,進行領取,工作結束。如果不需要進行協助的情況下,直接判斷是否可以報申。如果可以,下面的流程基本相似。如果在項目審查中沒有通過,需要填寫審查意見,讓用戶根據審查意見進行材料的補充和修改,直到通過為止。該流程的設置,比原有的工作流程增加了一部分,是審查設計行業發展的趨勢。同時這個過程中,需要利用網絡技術建立數據庫,將一些具體的審核依據進行分類存放,在審核中方便了數據的提取,節約了時間,更方便進行查詢,而且分類比較清晰明了。在人工服務中分工混淆,在進行業務辦理的工程中,總要來來回回的進行材料的辦理,降低了工作效率,加大了工作的難度。
2.3技術審查申報的網絡應用
該網絡流程的設置是整個業務流程中的重點部分,是使用中的核心。該階段的工作流程是:接收到送審通知書之后,要開始著手準備技術材料,判斷材料是否協助上傳。如果是,系統自動幫助資料進行上傳;如果不是,直接進入下一個環節,對技術資料進行審查。如果發現其中存在問題,返回去繼續修改和調整;沒有問題,進行上報,需要接受嚴格的技術資料審查,這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如果通過,直接頒發合格書,進行領取即可;如果在技術審查中,沒有通過,要輸入審查意見對用戶進行反饋,用戶可以根據這些意見進行資料的調整,選用各種合適的施工技術,然后繼續進行審核,直到通過為止。具體來說,該流程的設置比較嚴密,一環扣一環,中間涉及到的技術審查是比較嚴謹的,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在不斷的審核中,技術材料得到不斷的糾正和完整,更加切合實際的施工情況,同時也比較能體現價值工程的原則。與傳統業務流程相比,增加了一些小環節設置,整個判斷和審查更加嚴密,密切建設單位與審查中心的聯系,能夠實現實時溝通和反饋,加強了施工圖紙相關工作部門的協調和合作,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而且一些具體的建議、措施,可以在線進行下載,在線交流業務的現象越加頻繁,為設計單位的修改提供了依據。同時,在該系統中設置了項目施工進度的分析,可以為具體的施工提供指導,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運用網絡分析出的結果實現工程效益的最佳化。
2.4項目備案申報的網絡應用
傳統的項目備案,主要以建設單位為中心,有一定的局限性。該網絡應用系統,做了一定的變化,主要以審圖中心為主導。該階段的工作流程:拿到技術審查合格書,需要對該項目的信息進行備案,然后將這些信息發送到主管的相關部門,放置在備案列表內,接著對這些信息進行檢查。如果不合格,需要進行重新備案;成功通過,領取備案表,整個施工圖紙的審查管理基本結束。整個過程使用的都是網絡構建的自動化系統,簡化了工作。在傳統的項目備案中,建設單位需要上報的材料比較多、類型多樣,中間耗費的時間比較長,利用網絡技術的情況下,可以實現信息的共享,能夠對審圖中心的信息進行相互聯系,從而保證了備案信息的真實完整性,減少了材料在相關部門來回周轉浪費的時間,提高了施工圖紙的科學準確性,縮短了工作時間。
3結語
網絡時代,給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實現不同領域的合作,有利于傳統行業實現大的發展。在互聯網技術對施工圖紙的審查和管理中,通過網絡審查程序的應用,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施工圖紙的科學性。在今后的應用中,要加大技術的探索,提高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促進工作質量的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