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坤 蘇鶴 羅俊霞 楊愛軍
一、播種前準備
(一)品種選擇
夏季育苗的大蔥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中旬播種,8月下旬至9月中旬定植,春節后收獲上市。品種選擇以苗期較耐熱、后期耐寒、春季抽薹晚的品種為宜。
(二)種子處理
穴盤育苗所選種子發芽率應在90%以上。播種前10 d種子需作發芽試驗,達到要求方可播種。正式播種前種子需經變溫處理,方法是:將干燥的種子或未開封的種子放入冰箱冷凍室24 h,然后從冰箱拿出,讓種子恢復室溫,再將種子放在太陽下暴曬2個中午。這樣處理的種子發芽率可增長3%~5%,發芽勢也相應提高,表現為播種后發芽整齊一致。
(三)穴盤選擇和處理
一般選擇200孔穴標準育苗穴盤,也可選擇105孔穴或128孔穴標準育苗穴盤。新穴盤不用消毒,直接使用,老穴盤使用前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 min,撈出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備用。
(四)育苗床建造
大蔥育苗需采用低畦育苗法或平畦育苗法。采用低畦育苗法的,在育苗設施內挖苗床,一般寬1.65 m(以橫放3盤為準)、深5 cm,長度可根據設施情況安排,南北走向,苗床之間設24 cm寬走道,可用磚或水泥砌成。采用平畦育苗法的,直接將大棚內土地整理平整即可。
(五)育苗場所選擇和處理
育苗設施最好選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連棟大棚,也可使用普通鋼管大棚,但不論使用什么設施,必須配備遮陽和通風降溫設施。新建大棚作為育苗場所不用消毒,使用過的育苗場所需經過相應消毒處理。首先,清除雜草后用10%吡蟲啉乳油1500倍液噴灑地面殺滅害蟲。其次,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灑育苗床和地面,預防病害。最后,噴灑40%甲醛1500倍液處理大棚棚體和棚內空氣,密閉大棚24 h后,打開大棚通風口或啟動通風換氣設備,7~10 d即可播種。
(六)基質配制
選用優質商品基質,要求無病原菌、無蟲卵、無草籽、無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所含草炭比例較一般育苗基質要高,有利于成坨,方便整穴移栽。因大蔥育苗苗齡較長,一般在55天以上,故在基質中需加入一定的化學肥料,可按基質總質量的3‰~5‰加入45%優質復合肥,拌勻后噴水,使基質含水量為最大持水量的65%~70%,基質手握成團且無滴水即可,堆置2~3 h使基質充分吸足水分。
(七)裝盤
可以用自動播種機裝盤播種,也可人工裝盤。采取人工播種的,要提前將配好的基質均勻裝入穴盤并刮平多余基質,將4~5盤裝好基質的穴盤整齊疊放在一起,上面放5只疊放在一起的空盤,適當用力均勻下壓,穴深為0.5~1.0 cm,或用專用壓穴器壓至要求深度。
二、播種
(一)播種方法
工廠化育苗一般使用機械播種。自動播種機可一次性連續完成穴盤供給、基質裝盤、壓穴、播種、覆土等工作,效率較高。200孔穴盤每穴播種2粒,105孔穴盤或128孔穴盤每穴播種4粒。一家一戶或小型育苗場可采用人工播種。人工播種多采用抽合式簡易播種器。播種時要求每穴所播種子數量均勻一致,避免空穴和一穴多籽。
(二)穴盤放置
將播好的穴盤整齊擺放在預先建造好的苗床內,然后澆1次透水,以水剛好從盤底流出為宜。穴盤和基質表面噴施50%多菌靈500倍液,噴后及時采取遮陰措施。出苗期間不斷觀察,及時補水,保持基質濕潤。
三、苗期管理
壯苗指標:一般苗齡55~60 d,苗高15~20 cm,根系潔白成坨,具3~4片真葉,莖粗0.4~0.6 cm,無倒伏,葉片蠟粉較多,無病蟲害。
(一)溫度管理
出苗前將溫度控制在32 ℃,保證種子發芽出苗。出苗后溫度控制在35 ℃,可覆蓋遮陰網,安裝濕簾風機,及時遮陽、通風、降溫。
出苗后每天9:00以前和17:00以后撤去遮陰網。遮陰網覆蓋時間需根據天氣情況適當調整,陰天不蓋。在控制溫度的前提下盡量增加日照時間,促進苗子粗壯。
(二)水分管理
苗期水分控制以基質濕潤為準,促進基質與根系良好結合。缺水容易造成苗子弱小,水分過多苗子容易感染軟腐病等苗期病害。可根據基質含水量和幼苗生長情況酌情澆水。澆水選在晴天上午進行,晚上保持苗子莖葉干燥。
(三)追肥
因大蔥育苗時間較長,基質可能存在供肥不足的問題。若發現幼苗葉片發黃,應結合澆水隨水追肥1~2次。追肥一般在2片真葉后進行,可用22:22:14的水溶性肥料,稀釋500倍液隨水澆灌,中后期用0.5%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
(四)控旺
因水肥管理失當造成的幼苗生長過旺,可采取控制澆水,保持基質適當干燥,多次移動穴盤,進行斷根處理等措施控制幼苗生長。若發現幼苗徒長,葉片過長,可將葉片刈去1/3進行控制。因穴盤育苗基質營養面積較小,育成的幼苗一般比傳統育苗小一些,但不影響后期生長。
(五)移栽前處理
當苗齡達到3葉1心至4葉1心時,即已成苗。大蔥穴盤苗定植采用每穴苗整坨定植法。定植前1~2 d噴灑1次細菌性病害殺菌劑,防治因移栽受傷而感染細菌性病害。
四、病蟲害防治
(一)猝倒病
大蔥70%出苗后,即用72.2%普力克水劑400~600倍液噴灑苗床,每隔7 d噴施1次,連噴3次。
(二)軟腐病
高溫高濕條件下大蔥極易發生細菌性病害,對蔥苗殺傷力極大。用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殺毒礬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噴藥時注意對準蔥苗根基部噴施。每隔7 d噴施1次,連續噴至出苗移栽。
(三)薊馬
薊馬除本身為害蔥苗外,其造成的傷口極易導致細菌性病害傳播蔓延。用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 d防治1次。如發生嚴重,可每隔3 d防治1次,連續噴至出苗移栽。
(四)斑潛蠅
因斑潛蠅對阿維菌素已產生抗性,當前以80%滅蠅胺2000倍液噴霧防治為宜。
(五)甜菜夜蛾
大蔥播種后及早懸掛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在幼蟲孵化盛期噴施25%滅幼脲乳油1000~2000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氟蟲脲乳油500倍混合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氟蟲脲可分散液劑500倍液混合液防治。施藥時間應選擇在清晨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