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民間游戲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下來的樸素智慧。經過篩選和創編的民間游戲,能讓幼兒感受民族文化之美、提升情趣、滋養心靈、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還能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培養幼兒合作、分享、勇敢、堅韌等意志品質,讓幼兒在自然中享受游戲的快樂。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游戲是人類的天性,是幼兒的需要。以游戲為基本形式的活動符合幼兒發展特點和年齡特征。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第三實驗幼兒園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打造“陽光體育”幼兒園,培養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兒童。
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民間傳統游戲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傳承了中國特有的民間傳統文化。然而,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許多游戲已經被高科技、高結構的器械所代替。重拾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玩法,會讓現代幼兒更好地體驗簡單、純樸的游戲之樂。
民間游戲促進“體健”。游戲給予了幼兒了解自身潛能的機會。好玩的游戲能夠提高幼兒動作發展水平、動作協調能力,從而提高幼兒身體素質。
民間傳統游戲讓幼兒遠離電子產品,回歸自然之中,幼兒可利用樹枝、石子等自然物品開展多種形式的游戲。此外,民間傳統游戲的內容豐富多彩,能夠激發幼兒戶外活動的興趣。比如踢毽子,初學者可以綁上繩子踢,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和腿部力量。熟練之后可以直接踢,甚至多人合作,踢出各種花樣。
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年代流行的民間游戲,我們面向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請幼兒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談談自己小時候玩過的游戲。經過收集分析,我們發現,一半以上的民間傳統游戲多由奔跑、跳躍、抓握 、鉆爬等基本動作構成,通過這些游戲,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大、小肌肉群的發展,提高幼兒的協調、平衡能力,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比如跳皮筋,以跳躍為主,穿插著點、邁、勾、挑、跨、壓、踢等十幾種基本動作,同時可以各種技巧動作編排成組合動作,配合歌謠,跳出各種花式。
民間游戲潤養“品格”。民間傳統游戲有著樹立良好價值觀,促進幼兒個性及社會性發展的作用。如老鷹捉小雞、司馬光砸缸等游戲,通過歌謠或規則讓幼兒感受游戲中蘊含的智慧,感受中華傳統美德的魅力,向幼兒傳達積極、主動、堅韌等良好的意志品質,有利于幼兒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傳統游戲滾鐵環、踩高蹺等具有技巧性和智慧性,需要不斷探索方法技巧才能贏得勝利。幼兒在體驗失敗和嘗試獲得成功的過程中,更有利于促進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發展。當幼兒通過嘗試獲得積極的游戲體驗時,不僅滿足了興趣需要,還有利于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促進自我意識的萌芽。
許多民間傳統游戲大多口口相傳,沒有固定的游戲規則,因此在參加游戲時需要同伴之間協商合作。在游戲活動中,我們不必投放大量器械,幼兒間通過討論可以隨時補充、修改規則。這樣的游戲能更好地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傳統游戲大多具有競爭性,有輸贏之分,有利于培養幼兒形成正確的競爭意識,增強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
民間游戲傳承“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民間傳統游戲在代代相傳中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形式多種多樣,有的體現本地區的地域特色和風土人情,如舞龍、跳竹筒等,有的配有故事或兒歌。朗朗上口的兒歌經過代代相傳,依然顯示著它獨有的魅力,如《馬蘭花》《丟手絹》等。這些都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傳承著中華文明的精華。
發展民間傳統游戲,能讓現代幼兒的體格更加健壯、品格更加高尚、文化底蘊更加豐厚。在陽光下,在自然中,對話傳統、陶冶情趣,體驗祖輩、父輩簡單質樸的童年生活。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第三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