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華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教育擔負著立德樹人、成就人類夢想的神圣使命。進入新時代,我國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應該是:新時代新在哪里?對教育提出了什么新要求?教育該怎樣回應時代命題、怎樣答好立德樹人這張考卷?對于教育的“領頭羊”“掌門人”而言,責任尤其重大,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做到“六個明確”,讓“立德樹人”從理念走向實踐。
一是明確正確的辦學方向。辦學校、育英才,方向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們辦的是社會主義教育,培養的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讓教育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如何培養能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我國教育面臨的時代課題。各級各類學校要緊緊圍繞樹“人”立“魂”這一主旋律,始終自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堅守教育初心和教育良心,不斷增強辦教育的政治定力、戰略定力、目標定力和價值定力,補好教育理想與教育信念之“鈣”。
二是明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是黨和國家賦予教育的根本任務與崇高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教育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完成好、履行好立德樹人的職責,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推進落實立德樹人的過程中,學校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教育思想為統領,以推動大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為抓手,堅持理想信念鑄魂的本質追求,緊扣當代中國“鑄什么魂”“育什么人”“如何鑄魂育人”的時代命題。
三是明確立德樹人的基本內涵。立德樹人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從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高度出發,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把學生培養成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成為關心世界和國家命運的人,成為適應21世紀全球發展潮流的有用之才。
四是明確教育初心。教育初心,旨在育人?!坝恕敝赜凇坝帧薄=逃ぷ髡咭杂X增強政治責任與政治定力,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五育并舉”與“融合育人”,一切圍繞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五是明確教育治理要求。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教育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是當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表示,要實施“答好人民關切題”行動,為老百姓送出實實在在的教育“紅包”。具體到基層學校和校長,要規范辦學行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將“減負紅包”送到師生手中,真正讓他們有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六是明確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內涵。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其核心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核心素養“新坐標”下要有新思維、新作為、新氣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轉變教育觀念與思維方式,讀懂“核心素養時代”帶來的新理念、新變化、新要求,強化自身核心素養與專業水平,注重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行為轉變,讓學科教學走向學科教育,回歸立德樹人的終極價值。
(作者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泰州中學原校長)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