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辛
(中國吉林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 長春 130021)
“森林康養”在國外被稱為“森林醫療”或“森林療養”,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是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森林康養產業尚處在起步階段,發展潛力巨大,是林業產業發展的一個新趨勢。2020年,我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森林康養是以森林生態環境為基礎,以促進大眾健康為目的,利用森林生態資源、景觀資源、食藥資源和文化資源并與醫學、養生學有機融合,開展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的服務活動。
2.1.1 地域優勢明顯。吉林省是生態大省,是國家首批生態建設試點省,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這些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長白山脈,而中國吉林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吉林森工集團”)經營區正位于吉林省東南部的長白山地區。長白山是吉林省生態旅游的龍頭,吉林省提出了建設大美長白山生態旅游圈的發展戰略,旅游旺季長白山日均接待人次超過3萬。吉林森工集團作為吉林省首家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企業,依托長白山旅游的帶動力,在長白山周邊大力開發“森林體驗”、“森林養生”等森林康養項目,客源充足,市場潛力巨大。
2.1.2 森林和林下自然資源優勢。吉林森工集團經營區總面積130.5萬公頃,占吉林省國土面積的6.9%,森林覆蓋率93.3%。經營區有亞洲東部保存最為完好的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亞洲最大全國僅存的紅松母樹林原始群落和長白山特有的針闊混交異齡復層頂級森林群落,素有“長白林海”的美譽。其中,森林中地質地貌、瀑布河流、野生動植物、氡泉、地熱、森林綠色食品、天然礦泉水等林下自然資源,在國內具有鮮明的特色,在康養產業中不可多得。
2.1.3 已開發森林景觀項目較多。吉林森工集團已開發森林景觀項目較多,一些項目在省內小有名氣,具有一定程度的接待能力和吸引能力。

?
2.2.1 森林康養基礎設施不足。吉林森工集團大部分林區路網、電網、水網、氣網、通信等綜合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飲水、廁所、停車場、垃圾污水收集處理等配套設施建設也不足,林區醫院基礎設施老化,軟硬件設備落后,就醫環境差,服務質量不好,受到患者信任程度底,尚不能較好支撐起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的服務。
2.2.2 缺少專業人才。森林康養需要的是懂得森林、旅游、運動和健康的復合型人才。吉林森工集團森林康養產業起步較晚,從事康養產業的人員主要是由林業人員轉行過渡而來,專業人才匱乏。沒有強有力的專業人才支撐,很難做出高品質的森林康養服務。
2.2.3 已開發森林景觀項目沒有整合。吉林森工集團現有的森林景觀項目往往是下屬林業局各自開發出來的,沒有形成一盤棋,甚至為各自的生存相互競爭。長期的缺乏統一管理,導致發展不夠均衡,呈現“小、散、亂”的經營格局,各行其是,無法形成合力。
2.3.1 吉林省人口老齡化加劇催生康養產業市場。據吉林省統計局數據,截至2019年末,吉林省60周歲以上人口為587.38萬,占省內總人口22.55%。省內消費群體和規模逐漸擴大,對森林康養產業形成了較大的助推力。

2.3.2 多種政策引導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國家出臺多種政策,森林康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
2.3.3 交通越來越便捷。白、沈兩條高鐵分別于2021年、2024年交匯于長白山腳下二道白河鎮;長白山機場擴建和晉升為國際空港,可實現落地簽,將形成“干支結合”的空中通道,為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提供了便利性。
2.4.1 森林康養產業培育期較長。吉林森工集團從事森林康養專業公司和人員較少,不足以支撐起森林康養產業的各項業務,需要一定時間來補足短板。森林康養的景區、基地和基礎設施,需要一定的時間建設,專業人才需要時間培養,品牌需要時間打造,產業培育期總體較長。
2.4.2 森林康養體系沒有形成。從吉林森工集團現狀來看,新的森林康養體系還沒有構建成,資源還處于離散化和碎片化狀態,優質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何進行產業布局,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充分利用,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森林康養體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2.4.3 產業發展缺少頂層設計。對吉林森工集團來說,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缺乏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整體謀劃不夠,產業規劃、發展路徑、經營模式和推進方案研究不夠深入,產業項目前期科研和論證工作不夠。
統籌建設國家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康養基地、特色森林小鎮、研學教育基地等森林景觀項目,依托長白山空中航線、敦白線和沈白線兩條高鐵線、圖烏、鶴大、松老三條國道,擴大各個森林景觀項目的通達性和便利性,構建溫泉療養、避暑和冰雪修養度假、森林特色文化研學等具有核心吸引和功能支撐的特色森林康養體系。
爭取森林康養相關配套政策,如:融資貸款政策、稅費扶持政策、招商引資政策、技改科研政策等相關扶持政策,爭取金融貸款和社會資本的支持。
發揮環長白山地理優勢,加強與地方政府、核心景區的聯合協作,與長白山風景區、望天鵝風景區、三角龍灣等知名景區,內引外聯,相互合作,形成共建體系、共享客源、互利互惠的森林康養協同戰略,融入長白山大旅游圈。
積極促進森林康養與養老、養生、健身、旅游、休閑及綠色食品產業的融合,建立以生態為基礎,文化為引導,森林康養為主導的的產業發展路徑。以森林康養為紐帶,助推與吉林森工集團優勢產業聯動與融合,與長白山森林食品、藥品產業形成聯動,與森林經營產業復合經營融合發展。
利用“互聯網+”建立吉林森工集團森林康養產業智慧系統,整合科研機構與康養基地,開展森林康養服務認證、環境監測、景觀評價、條件評級、療效評優等研究,形成康養產品研發、科普宣傳、服務咨詢、品牌推廣、線上銷售、售后評價和大數據采集為一體的森林康養產業智慧系統。充分發揮線上與線下互動引流,利用系統“大數據”挖掘顧客需求,推動產品創新,更好的服務、吸引和維系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