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玫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濟源 459000)
歐·亨利被列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被譽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通常從小人物角度出發,以小人物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為敘述的核心,對世俗中人性的美好加以探討。《麥琪的禮物》其代表性作品,其中運用幽默的語言表達,為讀者呈現小人物大情的感動畫面。
這篇小說主要講述圣誕節日里,一對貧窮的夫妻想要為對方送一件生日禮物,到送禮物的時候卻發現雙方選擇的禮物都沒有實際意義,既出乎意料又體現了夫妻二人之間的濃濃情感。雖然小說選材并不是十分新穎,但通過重重轉折,運用幽默的語言將主題升華,使讀者產生情感共鳴。開篇從圣誕節歡快的氣氛出發,通過主角的生活側面反映家庭的貧窮狀態,運用轉換視角的方式,反向襯托夫妻二人之間“真情”的可貴。妻子不斷地思考如何能為心愛的丈夫購買一件圣誕節禮物,從細節描繪可以看出妻子對于送出圣誕節禮物的期待和即將失去珍貴長發的失望。在妻子購買禮物回家后,通過對其心理和行為的描繪,體現了其美好的品性。丈夫回來后發現妻子頭發已經被剪掉,更多地表現為理解。最后文章結尾處出現轉折,原來丈夫為送妻子發梳已經將自己的懷表賣掉,雖然丈夫購買的發梳和妻子購買的懷表帶已經沒有用處,但恰恰是這種細微之處展現了夫妻二人之間的美好愛情。
歐·亨利善于使用幽默的語言,在故事的結尾意外轉折,這種情節描繪能夠鮮明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使讀者在閱讀表面故事的同時對深層情感加以分析,體驗到文章中巧妙的內容設計。《麥琪的禮物》使用巧妙的修飾方法加深讀者的理解,作者運用流暢的文筆,加快故事講述的節奏,提升讀者閱讀享受。《麥琪的禮物》刻意對不同人物之間的談話進行強調,營造幽默的氣氛,將夫妻二人深厚的情感清晰地展現出來。
歐·亨利創作的大部分文學作品都以小人物的生活為中心,對強烈的感情加以描繪。雖然這些小人物的生活并不順利,但這些小人物并沒有因此消極,而是在艱辛中追求生命的快樂,展現出真實又感人的生活狀態。《麥琪的禮物》運用黑色幽默的寫作筆法向讀者呈現小人物的思想和生活,其中丈夫和妻子因貧窮無法為對方購買圣誕節禮物而愁苦,決定舍棄自己最心愛的物品,雖然最后結局并不理想但雙方收獲了最珍貴的感情,在淚水中歡笑,在快樂中流淚,映襯故事的情感中心,給予讀者新的反思。
這篇小說使用情感遞進的方式展開講述,將外界事物的客觀性同故事人物之間情感的主觀性相結合,在故事的前期為后續情節開展作出鋪墊。圣誕節歡樂的背景下,妻子德拉細數家中的零錢發現只有一塊八毛七,又客觀描寫這些零錢是怎樣艱難積攢出來的,側面描寫出這個家庭貧窮的背景。妻子德拉發現這些零錢無法達成心中想送給丈夫圣誕節禮物的心愿,貧窮的背景和美好的愿望之間存在矛盾,正是由于前期的鋪墊,才能更加鮮明地襯托出后文中夫妻雙方為送對方禮物而犧牲自我的珍貴。
小說運用虛實結合的方式,推動主要情節的進展,明暗兩條線交織重疊:妻子德拉為丈夫購買懷表鏈舍棄珍貴的長發是明線描寫,而丈夫吉姆偷偷將懷表賣掉為妻子購買木梳是暗線描寫,兩種手法相互穿插,在最后送禮物時交匯。文章前部分描寫中這兩條故事線為平行關系,重點塑造妻子的形象特點,其內心糾結及艱難的選擇反襯丈夫的內心。作者對丈夫吉姆的故事并沒有使用過多的筆墨進行創作,通過妻子德拉的一系列故事為讀者提供想象空間,兩種不同的描寫方式,將妻子同丈夫的形象表現得更為鮮活。
故事結尾的轉折出乎讀者意料的同時又沒有脫離文章的核心,故事結尾是由前面故事鋪墊逐漸發展形成,沒有前面的故事鋪墊也就沒有后面的意外結尾。同時,在結尾處,作者使用更為濃重的筆墨將小人物情感加以升華。妻子德拉懷揣驚喜又忐忑的心情等待丈夫回家,卻沒想到丈夫為送自己節日禮物選擇賣掉心愛的懷表。如果文章結尾使用另一種方式——夫妻二人恰好購買到對方需要的禮物,會使故事過于平淡,戲劇性會大大降低,減少讀者的興趣。恰恰是這種不同尋常結局中的缺憾,會使讀者重新了解主人公的內心,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故事中小人物的情感。
故事中主人公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在他們看來沒有比妻子的長發和丈夫的懷表更為重要的東西,妻子擁有非常漂亮的褐色長發,順滑流暢一直長到膝蓋的位置,好像一件華麗的衣裳。丈夫非常喜歡自己的懷表并深以此為榮,每次見到熟人的時候都會拿出這塊表來炫耀。在拜金主義盛行的背景下,夫妻二人在渴望得到金錢的同時并沒有失去心靈的純凈,在艱辛的生活中都在深深地為對方著想。在圣誕節里,妻子德拉想要為丈夫的懷表搭配一條漂亮的鏈條,在看到那條表鏈時覺得非常適合自己的丈夫,表鏈文靜又充滿價值就像她的丈夫一樣。雖然丈夫只是個普通的職員,但在妻子德拉的眼中卻非常美好。這處描寫側面反映了妻子對丈夫的記掛和深深的愛,這對平凡的小人物感情是那么的深厚,顯露出人性中的美好部分,給予讀者真切的感動。
人與人之間的愛情同金錢多少關系不大,無論是富有的成功人士還是小人物,在愛情面前都是平等的。故事開頭使用情感鋪墊的方式將主人公家庭的貧窮同夫妻雙方感情進行明顯的比較,重點展現愛情的純潔。文章以妻子德拉數錢開啟,極其少的零錢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積攢出來的。從這部分中能夠看出德拉性格中的隱忍,為了省錢只能厚著臉皮同各種商店的老板講價,對此德拉覺得很羞愧,偶爾還在角落哭泣。物質條件的不如意并沒有引發夫妻雙方的矛盾,在圣誕節,他們心系彼此,希望能夠送給對方完美的禮物。為了購買禮物,妻子德拉很久之前就開始計劃,雖然通過幾個月的努力她并沒有攢夠一件禮物的錢,但這份一直沒有放棄的希望恰恰展現了妻子對丈夫深厚的感情。在這些故事中能夠看出妻子性格中的隱忍和對丈夫真摯的愛,作者運用技巧將這二者結合,推動故事整體的發展,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鮮活,為后續故事合理描述打下良好的基礎。
人性高尚并不表現在大事情方面,而在事情完成途中付出的努力。無私的情感并不是指自身擁有的數量,是指向外付出的多少。妻子德拉為送丈夫一件禮物攢錢許久,圣誕節到來之際卻只攢下一塊八毛七,同買禮物的錢仍有很大差距。德拉面對鏡子站著,看到鏡子中的自己十分難過,德拉一直認為擁有的褐色長發是自己的驕傲,她在糾結究竟要不要剪掉它換取圣誕禮物送給丈夫,故事在這里穿插了很多心理描寫,清晰地表現德拉心中對剪掉珍貴長發的不舍,在最終決定要剪掉頭發時眼中閃爍著淚光。這里的德拉既為失去長發感到難過,又對丈夫即將收到圣誕節禮物感到開心,這種無私的選擇是人性高尚的一種體現,從某種角度看這種舍棄也是一種收獲。同時,丈夫吉姆也做出了無私的選擇,用賣掉祖傳懷表的錢為妻子購買發梳作為圣誕節禮物。從這些行為能夠看出夫妻二人的愛情是一種無私的付出,在付出時并沒有渴望回報,也是高尚人格的一種體現。
愛情是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不變的話題,真正的愛情是無悔的付出并不尋求回報,以對方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行為恰恰是愛情的真正詮釋,丈夫吉姆犧牲唯一喜愛的懷表為自己的妻子購買渴望的禮物,而妻子德拉也同丈夫做出相同的選擇,犧牲自己珍貴的漂亮長發換取丈夫的圣誕節禮物。雖然他們的行為看起來相對不理智,最后這些禮物已經不再擁有實用意義,但他們二人做出這些行為的出發點都是希望帶給對方快樂,做出選擇的時候并沒有思考自身,這些行為是高尚的,真摯的情感賦予這些行為價值和意義。奉獻精神是從感情角度來談論的,并不能從客觀角度分析其真正蘊含的價值,為了達成自己目的的付出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奉獻。表面上看主角們犧牲自己唯一喜歡的事物,但卻從中獲得珍貴的情感,讀者隨著故事的遞進逐漸產生情感的共鳴,獲得優質閱讀體驗。
人類的感情較為復雜,由不同的特性組成。故事在開篇用準確的數字反復強調主角家庭的貧窮,增加讀者的代入感,后續從信箱、房租等方面入手描寫主角生活的困難,即使處于窘迫的生活狀況,在圣誕節這個重要的日子里夫妻二人仍舊想要送給對方一件珍貴的禮物,這是人性中高尚和愛情純潔的表現。妻子德拉因賣掉自己的長發的悲傷難過與期待丈夫收到禮物的開心,這兩種情感的對比,襯托出妻子德拉對丈夫無私的愛。故事中情感隨著情節的推進不斷發生著變化,但一直沒有脫離文章中心,悲傷和喜悅的不斷轉變使主人公形象更加立體,結尾點明文章主題,贊揚小人物之間的美好情感。
總而言之,《麥琪的禮物》講述了主角夫妻犧牲自己的喜好為對方換取圣誕禮物的感人故事,向讀者展示了小人物之間濃厚的感情,為讀者帶來優質的閱讀感受。這個故事在引發讀者思考的同時,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和積極的動力,使人們在悲哀的同時體會到人間的溫情,對美好充滿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