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本文主要對三類事業單位改制過程中共同關注的國有資產處置問題及“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類別事業單位改制的流程問題等進行介紹與分析。
關鍵詞:事業單位;改制;國資處置;
一、類別劃分
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其具體含義如下:
(一)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即承擔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職能,主要行使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裁決等行政職權的事業單位,該類單位逐步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
具體而言,對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將其行政職能剝離并劃歸行政機構;對職能調整的事業單位,要重新明確職責、劃定類別,對職責任務不足的予以撤銷或并入其他事業單位。對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可調整為相關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確需單獨設置的,要在精簡的基礎上綜合設置。
(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即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可以由市場配置資源、不承擔公益服務職責的事業單位,該類單位要逐步轉為企業或撤銷。
(三)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
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即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和為機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改革后,只有這類單位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如下兩類:
1.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即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不得從事經營活動,其宗旨、業務范圍和服務規范由國家確定。
2.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即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按照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和相關標準開展活動,在確保公益目標的前提下,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提供與主業相關的服務,收益的使用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二、國有資產管理
在事業單位改制過程中,為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促進國有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針對上述三類別事業單位改制國資管理的具體規定如下:
(一)事業單位轉為行政機構的國資管理
1.成建制轉為行政機構的事業單位
在資產清查等相關基礎工作完成后,經主管部門審核并報同級財政部門批準,無償劃轉其全部資產。改革后,其資產依照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2.承擔部分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在其相關職能、機構與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職能和機構進行剝離、整合過程中,涉及資產劃轉的,在資產清查等相關基礎工作完成后,由劃出、劃入雙方分別報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并由劃出單位主管部門報同級財政部門批準后辦理資產無償劃轉手續。劃轉后,其資產要區分不同性質,分別按照國家有關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規定進行管理。
(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的事業單位
要按照有關規定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進一步健全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機制。中央級事業單位要按照有關規定,做好事業單位改革中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地方事業單位要按照財政部令第36號和同級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切實做好改革中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三)事業單位所辦企業的國有資產管理
1.轉為行政機構的事業單位
其所辦企業要通過劃轉、合并等方式,逐步與原單位脫鉤,改革方案經主管部門審核并報同級財政部門批準后實施。脫鉤后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實施監管。
2.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的事業單位
要按照“事企分開”的原則,與所辦企業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產權關系,加強和規范對所辦企業的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所辦企業的改制上市、產權轉讓、資產重組等重大事項,由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同級財政部門批準實施。
3.轉為企業的事業單位
原則上要與其所辦企業進行資源整合,涉及改制上市、產權轉讓、資產重組等重大事項,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批準后實施。
(四)事業單位轉為企業過程中的國有資產管理
經營類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及進行產權轉讓、國有資產流轉等,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資產評估結果在轉制單位內部公示,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部門核準或備案。涉及國有資產無償調撥(劃轉)、協議轉讓的,應當按照國家關于事業單位資產處置和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有關規定執行。
經營類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售,要按照規定程序批準后在產權交易機構通過公開競價方式處置。其中就經營類事業單位權屬關系不明確或者存在權屬糾紛的資產,須在權屬界定明確后處置。資產權屬關系確難以明確,或歷史資料不齊全、或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和歷史文件材料無法判斷資產產權歸屬的,暫按國有資產管理。處置被設置為擔保物的國有資產,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規定。
作者簡介:馮瀟冉,男,漢族,安徽省銅陵市人,四川大學非全日制法律碩士(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