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桂英
摘要:自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來,在理論、實踐以及取得的成果方面都影響了中國林業的發展。理論方面,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很大程度受到了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影響,使其發展偏向于生態環境保護,也側面提高了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對中國林業的制定起到了指導作用。實踐方面,天然林保護工程成功與失敗的案例都為中國林業的制定提供了經驗與依據。本文簡要敘述現行林業的作者,以及詳細分析了天然林保護與實施成果對中國現行林業的影響,希望通過以上分析,能夠為林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天然林保護工程;林業作用;問題
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為之付出的代價就是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帶來了一些危害,人們漸漸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1998年我國開展天然林資源保護的試點工作,天然林全部禁止砍伐,此舉有效緩解了國有林區資源危機,抑制其進一步惡化。在2008年,中央決定繼續貫徹落實,以工程的方式支持天然林保護。由于該工程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巨大,且對該工程取得的生態保護效果研究甚少,對該工程對我國現行的產生的影響研究的也少,因此有很多人質疑該工程的繼續實施。因此,本文從對這個工程項目詳細展開分析,以找出天然保護工程對中國現行林業的影響以及關鍵因素,既可以為保護工程的進一步完善提供理論依據,也可以為中國林業發展的調整、補充、完善提供理論支撐[1]。
一、目前中國現行的林業存在的問題
1.地方資金難落實
多數天然林處于偏遠貧困地區,有的地區還在進行開發,因此很多資金被用來建設其他方面,落實到林業建設的資金不到百分之五。同時,對林業的不重視也是資金落實難的重要原因,相對與發展林業,多數地區更愿意把資金投入到回報明顯,能迅速產生經濟效益的項目。
2.林區后續產業缺少資金支持
天然林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除了木材資源還可以開發養殖業、旅游業等后續產業然而政府的資金大多都投放到其他有明顯收益的產業,因此對于天然林的發展與資金支持都很少。
3.公益林建設問題
多數森林都很早就被開發過,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然而,這并沒有引起政府的重視。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一些地區開始建造公益林來彌補環境需要,但仍然不夠重視已經遭到破壞的森林,沒進行及時修復。
二、保護政策對中國現行林業的影響
1.理論方面
第一個影響就是影響了中國生態保護的發展方向。1998年起,以黃河中上游與長江中上游作為天然林保護政策的試點地區,直到2000年才正式啟動該工程。這個過程不僅是讓一個行業生態建設工程變成了國家重點投資項目,也讓一個部分試點工程變成了國家范圍的大項目。由此可見國家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通過考察與理論分析得出,生態建設、森林保護與人工種植成為了出臺林業的風向標,也是生態保護方面的白皮書[2]。
第二個影響就是影響了中國林業的指導思想。通過理論分析可以看出,中國林業指導思想隨著天然林保護的出臺產生了重要變化,林業發展理念產生了跨越式轉變。2013年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調整了林業的機制與政策,確定了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戰略。天然林保護工程影響了制定林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對中國林業的發展進程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2.實踐方面
從宏觀角度來看,天然林保護工程對森林權法的制定與實施有促進作用。正是這一保護工程作用的出臺,才讓我國有增加林業資源的意識,大力開展人工造林,有意識的在現有資源基礎上擴充林業資源。而在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基礎上,我國又提出了大量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例如,最大程度的展現林業的效益。同時,隨著天然林保護的實行,越來越多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森林保護相繼頒布出來,國家希望通過實施這些保護護制度來促使林業活動能夠在環保的基礎上進行[3]。
從微觀角度來看,國家根據該保護制度出臺了關于采伐數樹木的相關規定。對樹木的砍伐設定了限額。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規定,合理砍伐樹木,不可以超過這個限額。在實施這一保護制度的基礎上,有延伸出了森林加工相關制度。之前森林加工主要是木材的加工,在天然林保護政策出臺后,發生了一些變化,例如加工森林中的副產品,動物、草藥、土特產等都列入森林加工范圍內。由于我國林業資源較少,因此僅對現有的森林進行保護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國家從一開始的保護逐漸轉向擴建,人工造林。因此,結合天然林保護政策就能出臺更多契合我國林業發展的制度。
三、保護制度的成果對于林業政策的影響
1998年,黨中央、國務院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及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啟動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標志著我國林業從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轉變,到2020年天保工程結束,完成了一期與二期的建設。通過23年的天保工程保育結合,我國天然林恢復性增長持續加快,森林覆蓋面積與森林儲蓄量也顯著增加、林區民生不斷改善。2019年6月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的指導意見》以及在天保工程二期即將結束之際出臺的《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都受到天保工程的影響,尤其是《方案》的提出更是在天保工程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履行的是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天然林職責,為下一步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提供了遵循和頂層設計。
結束語
從天然林保護工程制度的實施和結果上來看,天然林保護工程制度對中國林業政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天然林保護工程制度的思想成為了林業的指導思想,影響著林業的內容。其“生態環境建設”的思想對林業發展的制定,以及林業制度內容的補充都起到關鍵作用,使林業制度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保持動態平衡,保障了林業制度實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曹玉昆, 呂田, 陳寧靜. 天然林保護工程政策對中國現行林業政策的影響分析[J]. 林業經濟問題, 2018(05):377-382.
[2]陳寧靜. 天然林保護工工程政策實施效果對現行林業政策影響研究[D]. 東北林業大學, 2019.
[3]谷振賓, 王月華.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政策走向分析[J]. 林業經濟, 2019(1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