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娟
打噴嚏、大笑、咳嗽、活動時會不由自主地流出尿液;尿急、尿頻,排便不順暢;下體有墜脹感抑或脫落一些東西;夫妻生活時出現陰道痙攣抑或漏氣;外陰疼痛、膀胱痛抑或肛門直腸疼痛……出現上述狀況的女性,極大可能是得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即FPFD)。何為FPFD?怎樣診斷與治療FPFD呢?
何為FPFD
FPFD是指由于功能異常、功能缺陷或受到損傷而導致盆底支持薄弱,進而產生的相應疾病。通常有壓力性尿失禁(SUI)、性功能障礙(SD)、盆腔器官脫垂(POP)、糞失禁及慢性盆腔痛。
女性盆底包括盆底肌韌帶和筋膜,這些東西形成狀似“吊床”一樣的結構,將子宮、膀胱、直腸等盆底臟器懸于其上,保持其位置正常,同時參加排便、控尿排尿、保持陰道緊縮度等各種生理活動。如果這個“吊床”喪失了彈性,力量不足,就會導致“床”上的臟器發生脫落,進而引發盆底器官脫垂、糞失禁、尿失禁等癥狀。導致盆底肌受損的最重要風險因子是分娩與妊娠,其次是肥胖、絕經、長時間便秘、慢性咳嗽、手術等。女性懷孕后由于子宮變大、腹壓上升,盆底肌與筋膜受到牽扯,若胎兒體質量太大、產程延長、分娩過程中用了產鉗等因素,均會加大對盆底的傷害。
由于放開了二胎生育,高齡產婦、多產次產婦人數持續增加,導致盆底受損的女性人數逐漸上升。但不少女性因為怕羞或忽視而喪失了早期最佳治療機會,最后發展成FPFD,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品質。當前,國內成年女性中此病的發病率達到30%,絕經后女性近半數可能出現程度不一的尿失禁,干擾了她們的身心健康與社交活動,因而此病又被稱為婦女的“社交癌”。如果在生育一胎后FPFD未康復,生育二胎后會變得更嚴重。因此,女性產后無論有無臨床癥狀,均應第一時間對盆底功能加以檢查。
FPFD的篩查方法:盆底超聲是首選
盆底超聲具有無射線、無創傷、動態、實時、對軟組織有較高分辨力、成像模式多樣化的優點,是診斷、篩查FPFD的首選方法。
通過盆底超聲檢查,醫生能清楚地看到盆底的動態變動及靜態結構。二維超聲能夠量化盆腔器官的脫垂狀況,TUI(三維斷層)成像能更清楚地展現盆膈裂孔,以及肛門內外括約肌、肛提肌是否齊整。此外,盆底超聲在診查尿道四周病變(如囊腫、憩室、平滑肌瘤等)、有關直腸疾病(腫物抑或套疊)等時比別的影像技術更加優秀。盆底超聲檢查亦為評估術后吊帶及網片植入部位和效果的唯一方法。
盆底超聲檢查的適用人群
(1)泌尿系反復感染,尿頻、尿急、夜尿和(或)急迫性尿失禁;(2)評估妊娠、產后盆底功能;(3)持續性排尿障礙,和膀胱有關的疼痛;(4)盆腔臟器脫垂,存在下墜感抑或包塊感;(5)壓力性尿失禁、糞失禁、無知覺漏尿;(6)排空功能困難綜合征,并發腸道排空異常感;(7)臟器脫垂及尿失禁術后的盆腔陰道疼痛、陰道出血、溢液和術后療效等方面的評估。(8)梗阻性排便困難,如慢性便秘、便意不盡、陰道及會陰部出現指狀突起。
盆底超聲檢查的最佳時間是分娩后42天(惡露干凈)至6個月內。此時為盆底康復的最佳時期。需要指出的是,分娩后的女性宜及時進行盆底超聲檢查,及早評估盆底功能,同時開展康復鍛煉,以免錯失盆底康復黃金期。
盆底超聲檢查之前的預備及檢查方式
檢查前排空大、小便,其他無須特別準備。檢查時把配置的無菌保護罩探頭置放在會陰部,科學引導患者縮肛及做最大的Valsalva動作,察看盆腔臟器所處位置的變動,以評判盆腔臟器的脫垂狀況及盆底肌是否完整。
FPFD的治療
FPFD的治療方法有手術及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有kegel訓練(盆底肌肉鍛煉)、電刺激、生物反饋、改善生活習慣、藥物(如陰道局部雌激素療法)與針灸治療等,30%~60%的女性通過非手術治療后癥狀獲得了改善;對于非手術治療未達預期抑或病情嚴重的女性,可以采取手術療法,幫助患者恢復盆底功能與結構。如能及早發現與診斷,可以不用手術治療或推遲手術治療,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