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哿 王盛誼
為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有效破解農戶融資難、貸款難等發展瓶頸,從而在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切實發揮農村金融、地方金融、普惠金融主力軍銀行作用,近日,岳池農商銀行在全轄開展了“助力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百姓”客戶大走訪之“整村授信”試點活動,“問”金融需求,“講”金融知識,“錄”經濟信息,并重點推廣“智能小額農戶貸款”全線上信貸產品,正式開啟農村市場數據化、智能化服務新時代。
“整村授信”撬動鄉村振興
岳池農商銀行以“整村授信”為契機,深入踐行普惠金融,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按照“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戰略,“整村授信”確定石埡鎮云峰村、羅渡鎮臨水寺村、伏龍鎮沈家溝村為試點,以普通農戶、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村專合社為主要目標群體,通過村兩委配合篩選白名單客戶、逐戶走訪采集經濟信息、3人評審小組開展評級授信、批量名單導入系統,扎實開展“整村授信”。其間,總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親自安排部署、靠前指揮,各試點支行成立由支行長任組長,掛包部室負責人為副組長,支行員工、部室參與走訪人員為成員的“整村授信”試點工作小組。總行領導分別聯系督導,并帶領試點支行對接黨政主要領導,匯報工作安排,達成“助力鄉村振興”共識。同時,先后召開支行員工動員會、試點村現場推進會,進一步講解活動目的、工作內容,明確試點工作要求和任務。
為營造良好工作氛圍,各試點村投放“助力鄉村振興 金融服務百姓”“貸款不用找關系 農商銀行來幫你”等橫幅廣告至少5幅,墻體噴繪廣告至少1幅,村微信群推送活動內容,讓老百姓到處“看得見”;張貼公示金融服務人員信息,并制作宣傳公示欄,印制宣傳折頁若干,對貸款政策、產品介紹、征信知識等進行宣傳,讓老百姓隨時“找得到”;錄制活動介紹、征信宣傳、打擊非法集資等音頻宣傳內容,在村社廣播循環播放,讓老百姓全部“聽得見”。
“背包走訪”確保一戶不落
參與試點走訪的24名干部員工,秉承“背包精神”,通過“走千家、訪萬戶”,收集一份“農戶信息”,落實一套“惠農方案”,千方百計助農發展。
伏龍鎮沈家溝村共有農戶830戶,為確保符合條件農戶“一戶不落”,伏龍支行員工與村社干部對照全村農戶名單,結合不予授信對象和農商銀行貸款情況,認真篩選出白名單客戶450戶。組成8人走訪小組,兵分四路,由村社干部帶路,對白名單客戶逐戶進行走訪,了解春耕生產、家庭消費等金融需求、宣講誠信建設、非法集資、識別假幣、醫保社保繳納等金融知識、收集客戶經濟信息。農戶劉某夫妻都在浙江務工,家中只有年邁父母和子女,在了解其收入情況和房屋資產后,走訪小組對其家人及房產進行了拍照留存,建議為劉某授信5萬元信用貸款,并電話聯系指導用信,告知后期返鄉可到網點申請授信升級,享受更多金融服務。
通過“三問三送三宣傳”,即問基本信息、問家庭需求、問意見建議;送宣傳資料、送金融知識、送客戶經理聯系卡,部分邀請添加微信;宣傳普惠政策、宣傳優質服務、宣傳金融產品。3個試點村農戶共計2037戶,其中白名單客戶1285戶,走訪入戶1068戶,電話聯系217戶,成功授信725戶,用信81戶。
“智能貸款”實現金融滿足
“以前貸款要到信用社去辦手續,可能還要找熟人,現在手機一點,錢就到了,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太方便了,有了銀行的支持,我們搞種養業也更有信心了。”羅渡鎮臨水寺村村民鄒某高興地說道。他的蔬菜種植家庭農場因春耕生產有一定資金需求,在走訪了解后羅渡支行賡即為其授信5萬元信用貸款,并指導使用手機銀行自助申請放款,前后操作時間不足10分鐘,便解決了其資金難題。
此次“整村授信”試點,依托“智能小額農戶貸款”產品,采用線上辦貸模式,零紙質資料,零擔保抵押,客戶無需跑路,手機申請即可,真正給農戶送上了線上申請、線上辦理的全新“極速”體驗,也標志著小額農戶信用貸款正式步入數據化時代。
石埡鎮云峰村村民田某經營著一個紙錢加工作坊,清明節前正要備貨趕貨,經過走訪了解,為其成功授信10萬元,次日便自助用款9萬元,購火紙、打紙錢。“這筆錢對我來說很需要、很及時,以后我還隨時可以用手機操作貸款,利息也低,真的方便實惠”。從VIP名單導入,到成功放款,客戶只需掃描識別身份證件,無須往返跑路,無須簽字蓋章,真正打通了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同時,三年內可循環使用,單筆用信最長可達5年,對符合條件的使用支農再貸款,實行利率優惠,按月付息到期還本,讓老百姓“零負擔”實現金融滿足。
截至3月末,岳池農商銀行全轄共采集農戶信息20546戶,授信15300戶、授信金額7.12億元,智能小額農戶貸款累計用信2380戶、1.73億元。下一步,農商銀行將以推進農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抓手,縱深推進“走千訪萬”,加大農戶評級授信,做到涉農貸款“應放盡放”,大力扶持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