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培訓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一些低幼培訓教育領域,由于教學內容簡單,“只要普通話相對標準、在有一定的表達能力,經過簡單的上崗培訓,就能成為機構包裝的‘經驗豐富的教師。”
經過半天的培訓,來自二本院校的會計專業學生徐同學就成了一名“資深”畫畫老師。徐同學告訴記者,他上的課是趣味美術,學生都是五六歲的孩子。“機構負責人拿出課堂講義,告訴我這堂課就是教孩子撕紙拼畫,他給我看了一個十來分鐘的操作視頻,然后給出了幾個不同的成品畫樣,我只要引導孩子‘依葫蘆畫瓢就行。”
“很多培訓機構都有整套的課本講義,老師只要將內容大致背下,照本宣科就能上完一堂課。”一位內部教師告訴記者,比如一些機器人搭建課程,機構配有大屏幕播放PPT、搭建解說圖,老師只要對照著屏幕上的每頁內容、圖樣講解一下,引導孩子照著流程做就行了。
“流水”的教師背后,是令人擔憂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據新華社5.28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