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雁
山東省榮軍總醫院綜合內科,山東濟南 250000
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HUA)是指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ype 2)也稱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35~40歲后發病,在糖尿病中約占90%以上。腦梗死,也稱缺血性卒中,系各種原因引起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進而出現臨床相應的神經功能缺失癥狀。當前,高血脂、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是腦梗死的已知危險因素[1-3]。為探討高尿酸血癥與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之間的關系,該文對2018年6月—2020年6月該院接受治療的4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同一時間段內入該院接受治療的38例老年2型糖尿病非腦梗死患者為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接受治療的4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34例,女性12例;年齡61~83歲,平均(73.28±5.26)歲。同時選取同一時間段內入該院接受治療的38例老年2型糖尿病非腦梗死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齡60~83歲,平均(72.19±5.23)歲。兩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該次研究知情,簽署同意書,且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均須測量身高、體重、血壓等內容。
采集標本。所有患者均須接受抽血檢查,在入院接受治療的第2天,空腹12 h后抽取靜脈血4 mL,其中2 mL接受血尿酸、空腹血糖以及血脂等相關檢查,剩余2 mL于室溫下靜置2 h,然后對其進行分離血清,置于-40℃冰箱中進行保存,測定血清胰島素。在此之后,患者進食2 h后,再次對患者進行抽血2 mL,檢測患者餐后血糖。
測定指標與方法。在對各種指標進行測量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日立816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監測患者血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C、TG等指標。
然后采用西安FJ2008PS型放射免疫計數器,測量空腹胰島素,所有測量過程均需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操作。
而在測量胰島素抵抗指數時,則可以采用穩態模式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尿酸、空腹以及餐后2 h血糖、TC、TG等指數均高于對照組,HDL-C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LDL-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代謝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代謝指標對比()
檢測項目 觀察組(n=46)對照組(n=38)t值 P值尿酸(μmol/L)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空腹胰島素(μIU/L)胰島素抵抗指數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ApoB(g/L)417.28±97.19 9.18±2.18 16.28±3.28 36.29±14.28 1.28±0.47 5.79±0.79 2.31±0.76 0.87±0.18 3.28±0.12 1.04±0.17 342.19±81.28 7.29±1.82 10.28±2.38 24.38±10.28 0.78±0.21 4.83±0.77 1.68±0.42 1.07±0.12 3.28±0.15 1.18±0.21 3.790 4.256 9.410 4.301 6.071 5.606 4.563 5.855 0.000 3.377<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觀察組高尿酸血癥、高TG、低HDL-C血癥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TC高血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尿酸以及血脂水平對比[n(%)]
國外研究學者發現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295μmoL/L時,發生腦梗死的危險性相對更高[4-6]。有學者報道,2型糖尿病組血尿酸(343.14±132.12)μmol/L,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組血尿酸(412.12±117.16)μmol/L,對照組血尿酸(271.56±101.67)umol/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李洺等[7]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無癥狀腦梗死與高尿酸血癥的關系研究中,選擇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根據尿酸水平分為高尿酸血癥組(男性≥416.4μmol/L,女性≥356.9μmol/L)和正常血尿酸組,檢測兩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尿酸(UA)、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及無癥狀腦梗死發生率,結果表明,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組的TG、HDLC、TG、BMI、IMT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LDL-C低于對照組(P<0.05),無癥狀腦梗死 的發生率較正常尿酸組明顯增高(P<0.05),UA水平與IMT正性相關(P<0.01);在該文研究當中,老年2型糖尿病并發腦梗死的患者,血尿酸水平(417.28±97.19)μmol/L增加,而患者的空腹血糖(9.18±2.18)mmol/L、餐后2 h血糖(16.28±3.28)mmol/L、TC(5.79±0.79)mmol/L、TG(2.31±0.76)mmol/L、HDL-C指標(0.87±0.18)mmol/L數同對照組進行對比,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導致2型糖尿病腦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危險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因素包含多個方面:首先,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氧化性表達增加,尿酸是人體內存在的主要內生性水溶性抗氧化劑之一,為保護患者機體不受到氧化自由基團的損害,就會不斷生成尿酸,進而出現血尿酸升高[8-9]。其次,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自身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降低了尿酸排泄,從而導致血尿酸水平增加。最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未重視飲食,過多攝入了含有嘌呤的食物,也會一定程度上引發血尿酸升高[10-12]。
根據該文研究結果,高尿酸血癥可能導致腦梗死的因素也包含多個方面:①高尿酸血癥,可以引起血脂和脂蛋白代謝異常,與高血壓、高血糖等已知危險因素相互影響,促進動脈粥樣硬化。②尿酸鹽結晶可引發炎癥反應,激活血小板與凝血過程[13],促進血栓形成。③高尿酸血癥導致血液粘稠度增高。④高尿酸血癥可能通過嘌呤代謝異常,增加血栓發生的風險[14-15]。
綜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腦梗死,高尿酸血癥是其危險因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發生腦梗死的風險加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積極改變生活方式,注意糖尿病飲食的同時,需低嘌呤飲食。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提高對血清尿酸水平檢測的重視,早發現高尿酸血癥,并積極給予藥物治療,對有效預防腦梗死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