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棗莊礦業(yè)集團中心醫(yī)院放射科,山東棗莊 277000
LA的發(fā)病過程為腦動脈內(nèi)腔異常擴大,在動脈壁形成瘤狀突出物,其病因是腦動脈管壁伴有先天缺陷,且顱腦腔內(nèi)的實際壓力升高,導致囊性膨出[1]。LA可能導致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若瘤體破裂,則易誘發(fā)血管痙攣,病死率和致殘率高。該病取得良好預后的關鍵是盡早診斷與治療,以快速控制病情。在多層面螺旋CT增強血管造影(簡稱MSCTA)技術的發(fā)展下,圖像后處理成為應用率較高的診斷技術,其具有高效、便捷和無創(chuàng)等優(yōu)勢,且能通過多種后處理技術提高疾病檢出率。128-SCTA被認為是MSCTA的常用技術,其圖像質(zhì)量高,疾病鑒別能力強。有研究證實,其與DSA的診斷效果無異,較DSA的診斷痛苦度低,實用性更強[2]。為此,該研究便利選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間來該院治療的69例LA患者,用于分析128-SCTA的診斷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便利選取來該院治療的69例LA患者,男45例,女24例;年齡21~69歲,平均(43.25±0.46)歲。納入標準: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為LA;符合檢查指征;對研究知情同意;該研究經(jīng)該院倫理委員會審核以后準許開展。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病變;伴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合并精神類疾病;伴有惡性腫瘤;臨床資料缺失。
128-SCTA的機器型號為西門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層螺旋CT。電壓設定120 kV,準值設定0.625 mm,電流設定200 mA;螺距設定0.5 mm。先對患者行CT平掃,再行造影掃描。順序為:掃描顱腦底動脈血管與組織,再逐層掃描至顱頂,將掃描所得信息存于掃描系統(tǒng)的硬盤存儲器內(nèi),以后期處理圖像。選用非離子碘造影劑(批號:H20130124),經(jīng)高壓注射器將造影劑7 mL經(jīng)肘靜脈注射,速度為3 mL/s,期間需要監(jiān)測生命體征。并對圖像進行多平面重組(MPR)、容積再現(xiàn)(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處理。
DSA的機器型號為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劑DAR 2400ux型。以Seldinger技術為基礎,穿刺右側股動脈,于體內(nèi)置入導管,經(jīng)注射器注入造影劑,對左右兩側頸動脈行造影處理。經(jīng)造影機對雙斜位、側位和正面進行掃描,存儲掃描片信息,以便后期處理。
將兩種診斷技術所獲得的圖像信息傳輸?shù)椒治鱿到y(tǒng)內(nèi),由1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放射科副主任醫(yī)師2名進行圖像處理。
觀察腫瘤位置:大腦中動脈、前交通動脈、大腦后動脈、交通動脈、大腦前動脈、頸內(nèi)動脈、椎動脈和基底動脈;觀察圖像質(zhì)量評分:以腫瘤光滑度、腫瘤形態(tài)顯示、血管顯示級別和腫瘤三維關系為評估維度,4分示清晰,瘤頸寬度和腫瘤大小可明確測量,動脈瘤結構顯示清晰;3分示較清晰,瘤頸寬度和腫瘤大小可測量,動脈瘤結構顯示欠清晰;2分示一般,相關指標的測量具有一定難度,空間結構顯示度一般;1分示較差,相關指標難以測量,瘤頸顯示度不佳;觀察診斷精準度:以DSA結果為金標準,診斷準確率=診斷準確率=(真陰數(shù)+真陽數(shù))/本組例數(shù);靈敏度=真陽數(shù)/(真陽數(shù)+假陰數(shù));特異度=真陰數(shù)/(真陰數(shù)+假陽數(shù))。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8-SCTA的腫瘤位置檢出率與DSA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診斷方式腫瘤位置檢出率對比[n(%)]
128-SCTA-VR的腫瘤光滑度、腫瘤三維關系評分高于DSA評分,128-SCTA-VR的腫瘤形態(tài)顯示和血管顯示級別評分低于DSA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診斷方式圖像質(zhì)量評分對比()

表2 兩種診斷方式圖像質(zhì)量評分對比()
診斷方式腫瘤光滑度腫瘤三維關系腫瘤形態(tài)顯示血管顯示級別128-SCTA-VR(n=69)DSA(n=69)t值P值3.84±0.39 3.70±0.34 2.248 0.026 3.92±0.21 3.84±0.23 2.134 0.035 3.72±0.40 3.86±0.48 2.127 0.035 3.65±0.52 3.93±0.45 3.382 0.001
128-SCTA的診斷準確率為92.75%(64/69),靈敏度為95.08%(58/61),特異度為75.00%(6/8)。見表3。

表3 128-SCTA的診斷效果分析
LA在腫瘤未破裂前,并不伴有典型癥狀,僅有少數(shù)患者可見特殊表現(xiàn)[3]。在腫瘤破裂前,患者會出現(xiàn)運動異常、眼前發(fā)黑和頭暈目眩等先兆癥狀,因此需要盡早診治,明確腫瘤位置,評價惡化程度,給予對癥處理,降低其破裂風險。DSA被認為是LA的診斷金標準,但對于標準切線位的瘤頸呈現(xiàn)難度較大,且屬于有創(chuàng)性檢查,具有較強局限性[4]。128-SCTA對于LA的診斷精準度高,可全面掃描全腦血管,通過后處理技術對圖像進行多樣化重建處理,如VR和MPR等[6-7]。其中,MPR能夠?qū)⑷S結構的高密度組織進行二維投影,使圖像沿某個軸位進行重建,并能多角度旋轉(zhuǎn),以此觀察前后與深層血管間關系,具有較強特異性[8]。VR技術可將體素CT值設為多個透明度,透明度范圍包括完全不透明、半透明和完全透明,根據(jù)虛擬光源的反射原理可根據(jù)不同灰階或偽彩顯示出三維空間結構,且各個結構間的透明度有所差異,這會使圖像類似于透視圖,更利于觀察[9-10]。此外,LA的腫瘤體積小,診斷期間圖像可能被周邊組織遮擋,如顱底瘤體或頸椎體,經(jīng)128-SCTA診斷后,可利用平掃圖像予以減除,避免容積效應亦或是噪聲影響圖像質(zhì)量,保證LA影像學依據(jù)的高精度[11]。
腫瘤位置中,大腦前動脈的檢出率最高,128-SCTA檢出率為18.84%,DSA為20.29%;128-SCTA前交通動脈檢出率為15.94%,DSA為14.49%;頸內(nèi)動脈的128-SCTA檢出率為15.94%,DSA為14.49%。說明LA的主要病位在大腦前動脈、前交通動脈以及頸內(nèi)動脈,128-SCTA與金標準在腫瘤位置的檢出率方面并無明顯差異,均可明確鑒別病位[12]。128-SCTA-VR的腫瘤光滑度評分(3.84±0.39)分高于DSA(3.70±0.34)分(P<0.05);128-SCTA-VR的腫瘤三維關系評分(3.92±0.21)分高于DSA(3.84±0.23)分(P<0.05);128-SCTA-VR的腫瘤形態(tài)顯示評分(3.72±0.40)分低于DSA(3.86±0.48)分(P<0.05);128-SCTA-VR的血管顯示級別評分(3.65±0.52)分低于DSA(3.93±0.45)分(P<0.05)。說明兩種診斷技術的圖像質(zhì)量各有優(yōu)勢,但在腫瘤腫瘤形態(tài)顯示和血管顯示級別方面,128-SCTA的圖像質(zhì)量評分低于DSA,說明該技術仍有上升空間[13-14]。VR是較為常用的128-SCTA圖像處理技術,有三維特征,可多個角度觀察腫瘤組織,圖像不受較差血管等因素影響,對于腫瘤形態(tài)和光滑度的顯示度較佳,雖不及DSA,但對于3 cm以上的腫瘤具有比較理想的檢出率[15]。128-SCTA的診斷準確率為92.75%,靈敏度為95.08%,特異度為75.00%。與楊西可[16]研究結果[128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診斷顱內(nèi)動脈瘤的準確性為88.75%(71/80),靈敏度為93.22%(55/59),特異度為76.20(16/21)]基本一致。說明該研究的信度高,具有實踐意義。
綜上所述,128-SCTA可作為LA的常規(guī)診斷技術,其經(jīng)濟效益高,且精準度強,可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