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翠,韋振華
廣州市老人院第一護養(yǎng)中心,廣東廣州 511363
高血壓是指血管中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不斷高于正常值的現(xiàn)象。具有患病率較高的特點。流行病學表明農(nóng)村地區(qū)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區(qū);藏族、滿族、蒙古族人群患病率高于漢族;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該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確,但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年齡、環(huán)境因素等。老年人隨年齡增長,身體素質下降,機體免疫力減弱,容易受老年基礎病的影響產(chǎn)生該疾病,降低老年人的生存質量。高血壓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疲倦、心律失常、心悸等,若未進行控制治療,隨疾病進展,患者可能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傷,危及患者生命[1-4]。目前高血壓尚無法進行根治,通過藥物治療和生活干預進行控制治療,有很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而以健康教育為基礎延續(xù)性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改正不良生活習慣,提供患者住院期間和出院后的護理質量[5]。該文隨機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間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98例,研究以健康教育為基礎的綜合延續(xù)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98例,作為該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9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參比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參比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齡65~86歲,平均年齡(75.19±5.23)歲;病程2~17年,平均病程(9.51±2.15)年;受教育程度:小學學歷12例、初中學歷17例、高中及以上學歷20例。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齡66~86歲,平均年齡(76.64±5.03)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01±2.26)年;受教育程度:小學學歷11例、初中學歷16例、高中及以上學歷22例。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次研究經(jīng)該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診斷標準:有3次診室血壓值收縮壓為140 mmHg及以上或舒張壓為90 mmHg及以上,且3次血壓測量不在同1 d內,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納入標準:符合高血壓臨床診斷指標患者;年齡超過60歲患者;受教育程度在小學及以上患者;自愿參與該次試驗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臨床資料齊全患者。
排除標準:患有心功能不全患者;患有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存在精神系統(tǒng)疾病患者;其他嚴重疾病患者;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不齊全患者;依從性差患者。
參比組老年高血壓患者采用常規(guī)方式護理,具體護理方式有采集患者基本信息,為患者進行相關知識講解,指導用藥控制血壓水平,均衡膳食,進行環(huán)境護理,設定訓練方案等。觀察組老年高血壓患者采用以健康教育為基礎的綜合延續(xù)性護理,延續(xù)性護理是通過一系列行動設計來確保患者受到不同水平的護理,包括住院期間護理和院外家庭護理。具體護理方式如下:①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老年患者的思維理解能力降低,需要護理人員將繁瑣的疾病知識轉換為通俗易懂的話語,為患者進行講解,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了解相關注意事項,懂得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時,還需要對患者的基本信息進行采集并登記在案。②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老年患者由于對疾病的未知和病痛折磨,容易產(chǎn)生抑郁、煩躁的負面情緒,不利于穩(wěn)定血壓,容易加重病情。所以,護理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疑問,及時進行解惑,滿足患者的需求,疏導患者的負性情緒,鼓勵患者,樹立患者自信心,積極配合臨床工作。③為患者進行生活干預。護理人員需要掌握高血壓的相關知識、護理方式以及注意事項,以便解決突發(fā)事件。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患者作息,糾正不良生活習慣。設計科學的飲食計劃,以清淡營養(yǎng)易消化為主,防止出現(xiàn)便秘現(xiàn)象。建議多使用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新鮮水果和蔬菜,促進患者身體恢復。制定合理的訓練方案,主要以慢跑、打太極等有氧運動為主,進行30 min/d即可,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有利于穩(wěn)定血壓水平。④為患者指導用藥。將患者需要服用的藥物按規(guī)律擺放,并標記服用時間與服用劑量,在家屬和護理人員的的監(jiān)督下用藥,避免漏服、多服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提高用藥安全性。⑤為患者進行環(huán)境護理。患者由于患病住院,對醫(yī)院的環(huán)境十分陌生,容易產(chǎn)生失眠等不適情況,護理人員多與患者溝通,營造一種溫馨舒適的氛圍,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盡快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便于治療。此外,還需要給病房定期通風,保證患者呼吸新鮮空氣,保持身心舒暢,同時可以減少細菌滋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⑥出院后家庭護理。在患者出院前留好聯(lián)系方式,為患者制定家庭飲食計劃、設計合理運動方案,每周進行2次電話隨訪,以便及時掌握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囑咐患者嚴格遵循醫(yī)囑用藥,告知患者其重要性。另外,對患者存在的疑惑進行解答,提高患者的認知。每月組織一場座談會,讓患者按時出席,互相交流經(jīng)驗,提高患者自信心,積極進行治療。
對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后的血壓水平、健康行為認知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血壓水平包括收縮壓、舒張壓兩項指標。健康行為認知評分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健康行為認知水平越高。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3項指標,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比較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護理后,觀察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和健康行為認知評分均優(yōu)于參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血壓水平和健康行為認知評分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血壓水平和健康行為認知評分對比()
組別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健康行為認知評分(分)觀察組(n=49)參比組(n=49)t值P值122.60±5.10 128.80±4.60 6.319<0.001 89.00±4.00 91.30±4.40 2.707<0.001 92.18±2.57 81.95±3.68 15.953<0.001
經(jīng)過護理后,觀察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對比[n(%)]
高血壓是指血壓持續(xù)高于正常值的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該疾病早期無明顯癥狀,產(chǎn)生靶器官損害,危及患者生命,故又稱為“無聲的殺手”。高血壓以頭痛、疲倦、不安、心悸耳鳴、心律失常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部分患者還可伴隨心力衰竭、高脂血癥、哮喘、痛風等癥狀,若未進行有效控制治療,可合并嚴重胸痛、視物模糊、癡呆等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與正常生活[6-9]。臨床上使用藥物進行控制治療,雖有很好的效果,但預后效果不佳。所以,需要尋找一種提高預后效果的輔助護理方式。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高血壓的護理要求更加嚴格,常規(guī)護理不足以滿足患者的需求,需要尋找新的護理方式。而以健康教育為基礎綜合延續(xù)性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將院內護理服務延續(xù)到家庭護理服務中,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通過進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疾病認知與健康行為認知,更好地配合臨床治療;通過進行心理護理,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增強患者自信心,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通過生活干預,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調整作息,均衡膳食,合理訓練,增強患者身體素質,對維持血壓有益;進行用藥指導,更好地控制血壓與病情進展。所以,以健康教育為基礎的綜合延續(xù)性護理是一種優(yōu)秀的護理方式,能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服務質量[10-13]。該研究表明,觀察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中收縮壓(122.60±5.10)mmHg、舒張壓(89.00±4.00)mmHg和健康行為認知評分(92.18±2.57)分均優(yōu)于參比組(P<0.05);觀察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3.88%高于參比組(P<0.05)。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收縮壓(122.60±5.10)mmHg和舒張壓(89.00±4.00)mmHg與雷瑞玉等[5]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收縮壓(123.50±5.20)mmHg和舒張壓(89.10±4.10)mmHg結果一致。觀察組患者的健康行為認知評分(92.18±2.57)分與仇文婷[7]的健康行為認知評分(91.20±4.50)分相似。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3.88%與戴璐[4]的護理滿意度94.00%相似。
綜上所述,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使用不同的護理方式護理時產(chǎn)生的護理效果有所差異,實施以健康教育為基礎的綜合延續(xù)性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血壓水平,增強患者健康行為認知,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