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麗
茂名市中醫院泌尿外科/肛腸科,廣東茂名 525000
痔瘡是臨床上高發疾病,按照其類型的不同可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混合痔是特殊的痔瘡表現形式,是肛腸疾病的一種類型。患者罹患混合痔時容易導致便血、行動不便、疼痛等,致使身體機能逐漸減弱,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對于混合痔的臨床治療多采取手術方式,但術后易導致尿潴留、切口水腫等情況,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術后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為了分析混合痔患者術后應用中藥熏洗聯合特色護理對尿潴留以及切口水腫的發生率影響[1-3]。該研究方便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該院收治的160例環狀混合痔患者作為該次研究中的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探究不同的護理模式下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該研究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60例環狀混合痔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80例。參照中華醫學會肛腸分會《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的診斷標準,混合痔是內痔與外痔血管叢的相互融合。圍繞直腸肛管一周的混合痔被稱為環狀混合痔。對照組中男:女為51∶29;年齡23~46歲,平均年齡(33.18±5.03)歲。觀察組中男:女為50∶30;年齡25~45歲,平均年齡(34.30±6.11)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環狀混合痔診斷標準;②既往無肛門畸形及肛腸疾病手術史;③年齡20~65歲;④均為腰俞穴麻醉方式;⑤均為內痔套扎+外痔切除術的手術方式;⑥胸片、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血糖均在正常范圍之內;⑦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4分;⑧患者病情較為穩定,意識清醒、精神狀態較好;⑨患者均簽署試驗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非自愿者;②年齡在20歲以下或65歲以上者;③合并有其他肛腸疾病者如肛裂、肛瘺、肛周膿腫者;④有慢性便秘或腹瀉等胃腸道疾病者;⑤有惡性腫瘤者;⑥有嚴重的心、腦、肝、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及精神疾病者;⑦有傳染性疾病等者;⑧有代謝系統病癥者,如糖尿病等;⑨精神障礙、認知障礙者;⑩研究途中失訪、依從性低者。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干預,如健康指導、心理護理等:①健康指導:治療前對患者行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包括日常護理、飲食、健康鍛煉、藥物服用劑量與注意事項等,消除患者的疑惑,提高其配合度。②心理護理:患病期間患者難免容易滋生焦慮、緊張的負面情緒,基于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加強與其溝通交流,解除其疑惑與不安情緒,排解心理壓力,提高診療依從性。護理人員需保持耐心、溫和的護理服務態度,提高患者依從性,加強巡視并詳細記錄相關情況,若患者出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并采取急救措施。③排尿護理:排尿速度與次數也是防止尿潴留發生的關鍵環節,因此,要格外留意,避免排尿過快、過頻繁以導致意外事件發生;其次,需注意膀胱穿刺部位情況,規避針管滑落、脫落。④環境護理:患者需要適宜的環境,因此醫護人員需保證病房維持在合適的溫度、風速、氣壓與濕度,并對家屬進行指導,如院內規章制度、安全宣教、日常護理注意事項等。加強患者的臨床體征監測,若有異常,及時呼叫主治醫師并加以緊急處理。
在此之上,觀察組應用中藥熏洗聯合特色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中藥熏洗:將威靈仙、土鱉蟲各40 g,蘇木、羌活、制川烏、桑枝、桂枝、雞血藤、防己各60 g,透骨草、制馬錢子各10 g放置于熏洗器皿內,調整溫度,指導患者坐于專用熏蒸椅上,熏洗15 min。隨后,再降低熏洗劑溫度至40℃左右,浸泡手術部位,泡洗的時間約為20 min,1次/d。②切口特色護理:指導患者術后穿著棉質舒適內褲,囑咐其早晚清潔肛門,保持肛周干凈清潔;術后需保證適當運動,避免久行、久坐,以防止切口摩擦,加重切口水腫情況。③中藥坐浴:術后第2天實施中藥坐浴,1次/d,30 min/次。中藥坐浴的藥物成分如下:苦參、土茯苓各20 g,蒲公英、白鮮皮、金銀花、黃柏、地膚子、防風各10 g。④尿潴留護理:由院內高年資人員需根據自身臨床經驗,對患者的臨床危險因素作鑒定與評估,如感染、合并癥、意外事件等,提前制定急救護理方案,以備不時之需。首先需糾正患者的不良行為習慣,并在并發癥發生時如尿潴留、感染,及時排解其不良情緒。按摩患者的膀胱區域,采取熱敷下腹部、聆聽流水聲等方式促進排尿;若保守排尿仍然不奏效,需準備好穿刺、導尿等用具,以緊急解除尿潴留情況;在進行排尿時,需重點關注患者排尿速度,避免由于尿液流速過快而導致不良情況;其次,對于膀胱過度充盈的患者,排尿需低于600 mL/次,并分多次排出尿液,以免導致過量排出尿液而出現出血、低血壓、冷汗等情況;教導患者養成多次排泄的行為習慣,降低殘余尿量,而對于膀胱感覺不靈敏、排尿次數少的患者可進行定期排尿訓練。⑤針對性的心理護理:醫院的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詳細告知混合痔術后護理的流程與注意事項,知悉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患者熱情和真誠的鼓勵與安撫,幫助患者走出焦慮心境,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對患者提供相應的營養支持。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水腫消退率以及VAS評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情況越劇烈)。
采取醫院研發的護理滿意程度表,該分值與患者依從性、滿意情況呈正比。分為3個等級:非常滿意(80~100分);滿意(60~79分);不滿意(0~59分)。分數越高則護理滿意度越高。滿意率=100%-不滿意率。
使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各時間點觀察組患者的VAS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VAS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的VAS評分比較[(),分]
組別術后12 h 術后24 h 術后48 h 術后72 h 術后4 d觀察組(n=80)對照組(n=80)t值P值4.67±0.97 7.96±1.22 18.880<0.05 4.11±0.78 6.89±0.45 27.612<0.05 4.03±0.71 5.98±0.66 17.992<0.05 3.87±0.63 5.26±0.62 14.065<0.05 3.01±0.65 4.87±0.46 20.892<0.05
治療后,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2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7.5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水腫消退率是96.25%(77/80),對照組水腫消退率是80.00%(64/80),觀察組患者的術后水腫消退較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并發癥、水腫情況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是97.50%,明顯較對照組的滿意度80.00%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混合痔患者手術治療后疼痛感劇烈,尿潴留、切口水腫等均是常見的并發癥,其原因有許多:①患者肛門神經末梢敏感,且能進行定位;②手術能損傷患者神經,脊神經元敏感度提升,中樞神經對疼痛閾值的降低等。現階段,國內醫院對混合痔術后的并發癥多以藥物治療為主,例如雙氯芬酸鈉緩釋片、氨酚羥考酮片、鹽酸哌替啶針、吲哚美辛栓等[4-5],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不適感。但由于患者自身的差異性,藥物無法保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而且患者較容易發生不良反應,例如神志恍惚、惡心嘔吐等[6-10]。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十分重要。
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VA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且水腫消退率(96.25%)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尿潴留等并發癥發生率(6.25%)顯著低于對照組(17.50%)(P<0.05)。與崇云紅[11]研究結果對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4.18±3.81)分高于對照組(85.75±3.75)分、VAS評分(3.41±0.31)分低于對照組VAS評分(4.04±0.61)分(P<0.05),與該次研究結果一致。平艷秋[12]研究結果中,研究組水腫消退率(95.21%)高于對照組(82.48%),并發癥發生率(4.68%)低于對照組(16.69%)(P<0.05),與該次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為中醫護理技術護理干預屬于一種針對性強的護理模式,更具一定的前瞻性。中醫護理技術療法指的是護理人員以患者的疾病特征為出發點,將常規西醫治療辨證地與多種中醫治療措施,如針灸、艾灸、中藥熏洗、中藥口服等療法相結合,進而取得治療的效果[9]。該研究中,混合痔術后患者應用中藥熏洗可起到通絡活血、疏通氣血的效果,通過中藥熏洗治療,藥物可經皮膚穴孔滲入脈絡內,同時配合穴位按摩、穴位貼敷等,可調節氣血、祛瘀化痰、舒筋活絡,促進機體陰陽平衡,改善臨床癥狀,濡養肢體。
綜上所述,混合痔患者術后應用中藥熏洗聯合特色護理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切口水腫、尿潴留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