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海佳
摘 要:阿西莫夫曾說:“創新是科學房屋的生命力。”日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素養進行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當學生具備創新素養以后,他們將學會認知,學會合作,進而實現全面發展。同時,學生將更善于用創新思維解決更多問題。文章將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素養展開詳細闡述。
關鍵詞:數學;創新素養;培養
目前,對創新素養培養的關注度不夠,不重視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同時,受傳統“灌輸式”“傳授—接受”教學理念的影響,阻礙了學生創新素養的發展。加之,課堂教學活動相對單調,缺少趣味性,令學生漸漸表現出了思維狹隘的問題,且不具備良好的問題解決能力。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為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更好的發展,需針對他們創新素養進行培養。
一、 精心創造提問引導學生創新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為激發學生創新意識,要把握好“問題—解決”這個方式引導他們創新。提問,是一種較好的師生互動方式。課上,提出一些富有創造性的問題,鼓勵學生針對提問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使他們于不知不覺中展開深層次思考,主動憑借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展開估計、推測思維活動,探索規律,提出與他人不同的觀點,揭示問題本質。問題探索中,學生自然而然能產生創新意識,主動嘗試從新的、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例如,在《線段、射線、直線》一課教學時,可根據教材內容,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創造性問題,請他們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近似看作線段的東西?面對這個問題,有的學生說到拉直的鞋帶,有的學生說到課桌的邊,有的學生說到拉直的毛線,還有的學生說到信封的邊等,每一位學生都提出不同的想法。接著,可繼續提問:“你們能幫老師測量出一條線段的長度嗎?”基于問題導向下,引導學生注意創新,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量出一條線段的長度。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嘗試用尺子測量線段長度,有的學生嘗試用長度已知的物品進行比較,估測線段長度。通過設計創造性提問,學生的創新思維將受到啟發,能主動提出不同的問題答案和不一樣的問題解決方法,最終養成良好的創新素養。
二、 運用數形結合喚醒學生創新
日常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創新素養得到更好的發展,要利用好數形結合數學方法,鼓勵他們用數與形間相互轉換解決問題。通過用數形結合思想創新性地解決問題,將復雜問題變得簡單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將得到較好的熏陶,不再局限于用常規方法解決問題,能大膽創新問題解決辦法。但是,在用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學生創新素養時,要注意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想象空間,在有效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基礎上,用數形結合思想滲透創新素養,喚醒他們創新意識。例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識點講解中,為鞏固學生對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識點的掌握,鍛煉他們創新意識。當學生初步理解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以后,引導他們自主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已知直線y1=kx+b過點A(0,2),其與直線y2=mx交于點P(1,m),求不等式mx>kx+b的解集。問題分析中,學生將發現用直接解不等式的方法解不出k、b、m的結果。這時,可引導學生轉變問題解決思路,嘗試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先根據題意畫出對應圖像,再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圖像交點和交點兩側,根據圖像觀察結果判斷x在什么范圍時y1>y2或y2>y1。由圖像可知,x>1時,y2>y1,所以不等式解集是x>1。通過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問題,學生從中了解到不能局限于一種問題解決方法,要發揮創新思維,從數形結合角度入手,簡化問題解決過程,讓問題迎刃而解。
三、 利用思維導圖激勵學生創新
基礎知識是學生所要學習的重要內容。課上,可激勵學生用思維導圖這一學習工具表示相對零散的知識點,以圖形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有層次地描述知識框架。思維導圖的具體繪制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加深對基礎知識點的記憶,還將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思考如何表現知識點間邏輯關系,進而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以往課堂上,局限于采取死記硬背的教法,阻礙了學生創新素養的發展。面對這個問題,在《一元二次方程》章節復習課上,可先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個章節,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這時,有的學生說到“配方法”知識點,有的學生說到“因式分解法”知識點等。這時,可繼續追問學生:“用什么方式能表示知識間的聯系呢?”當學生提出用思維導圖表示以后,激勵他們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用思維導圖梳理本章節知識點。期間,有的學生嘗試以氣泡圖的方式直觀展示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分解因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重要知識點;有的學生嘗試用樹狀圖的方式設計“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三條分支,再在“配方法”分支中詳細說明概念定義、基本步驟、轉化思想等重要內容。思維導圖繪制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將得到較好的發散,能從中養成良好的創新素養。
四、 設計一題多解調動學生創新
同一道數學問題,往往有幾種解決方法。課上,要抓住一道問題有多種解法,對學生創新素養進行培養,調動他們發散自己的創新意識,盡可能找出多個解決方法。在一題多解問題求解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學生將更善于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不再受思維定式影響,有創新意識。但在一題多解題目具體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以保證取得較好的創新素養培養效果。舉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二次函數》知識點講解中,可先為學生耐心講解二次函數概念,教會他們如何建立相對簡單的二次函數模型。當學生對二次函數知識點有了一定了解以后,為他們設計這樣一道練習題:已知一個對稱軸是直線x=2的二次函數圖像經過A、B兩個點,A、B點坐標是A(1,0)、B(0,-3),求其解析式。在二次函數求解中,先請一名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解法。這時,有的學生提出先設解析式為y=ax2+bx+c,再將A、B點和對稱軸帶入解析式的方式求解a、b、c的值,進而得出解析式是y=-x2+4x-3這個答案。隨即,可詢問其他學生:“你們還有其他的解題方法嗎?”鼓勵學生進行解題策略的創新。這時,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提出不同的解法。期間,有的學生提出可以將解析式設為y=a(x-2)2+k,再計算。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創新問題解法,學生的創新素養將得到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