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娜 孫波
摘 要: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是職業教育產教研深化改革的必要途徑。本文從五個方面分析了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從技工院校、企業、政府三方面提出提高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效果的五大對策。
關鍵詞:技工院校專業教師? ? 校企合作? ? 考核
一、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現狀
(一)鍛煉斷續難連貫
大部分技工院校專業教師利用暑假時間進企業鍛煉,通過累計進企業實踐的天數,以達到進企業實踐的要求,并且進企業的時間不長,一般10天左右。往往是今年暑假鍛煉一次,明年暑假再接著鍛煉。這樣很難形成常態化、連續性鍛煉,實踐效果難以達到預期成效。
(二)學校激勵力度不大
技工院校專業教師每天只有幾十元的補貼,而且是在完成大量規定性報告之后才可能獲得的僅有的補貼。一般情況下,他們進企業僅十幾天的時間,對企業了解有限,對自己鍛煉的崗位技術認識有限,甚至對產品的生產流程也是一知半解,很難完成技工院校規定的報告內容。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的積極性,他們往往被動進企業,難以發揮能動性。
(三)供需不一致
技工院校專業教師往往帶著任務進企業,比如課題與項目研究、人才需求、用工要求、學習前沿技術等,或者想學會一項技能,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但到了企業,往往是以參觀為主。技工院校專業教師不是企業的職工,進企業的時間又短,難以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學到的新技術回到技工院校也無法施展,技工院校沒有相應的設備,只能對著照片給學生講授,很難把學到的技能傳授給學生。
(四)缺乏健全的考核體系
1.企業對技工院校專業教師缺乏考核
現實情況是,大部分的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并不能給企業帶來效益,企業也不會給其提供工作崗位,更不會對其進行技術指導。再者,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時間很短,有的教師與企業管理者很熟,或者與企業管理者就是親戚朋友等,企業把教師當作“客人”。企業也不會盡心培養技工院校專業教師,因為不同教師技能水平不同,培養的難度很大,并且費工費力。技工院校專業教師學好學壞,與企業毫不相干,因此企業對他們毫無要求。
2.技工院校對技工院校專業教師缺乏考核
技工院校對進企業鍛煉的技工院校專業教師的考核就是要求教師按照規定的形式寫總結、報告、日志等,難以考查教師在企業的具體情況,比如是否按時上下班、是否學到了技能、工作崗位是否與自己專業相符等,只是通過照片、文字內容了解教師,對教師的實踐過程缺乏監督,也無法真正考核教師的實踐技能是否得到了提高。這就會導致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流于形式,達不到鍛煉的目的。
(五)個別技工院校專業教師態度不端正
由于企業缺乏嚴格考核,技工院校缺乏有效監督,個別技工院校專業教師自由散漫,在鍛煉期間晚到早退,甚至曠工不到位,不遵守實踐紀律,完全失去了進企業鍛煉的意義。
二、提高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實效的對策
毋庸置疑,在加強職業教育的大潮中,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十分重要,絕對不能流于形式。針對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改進。
(一)完善制度,確保校企深度合作
1.確保鍛煉時間的連續性
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校企合作達到一定程度,鍛煉才會有成效。技工院校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以確保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的連續性和固定性。可以分批次、按年度有組織地進行,避免他們暑假扎堆鍛煉。
2.完善企業實踐管理制度
技工院校要加大對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的激勵力度,對在企業中表現優異或取得突出貢獻的教師給予獎勵;要從考核、經費等方面完善企業實踐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確保鍛煉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提供校企合作平臺
技工院校要制訂與相關企業長期深入合作的方案,確保實訓基地為技工院校專業教師提供優質的鍛煉平臺。只有企業與技工院校深入合作,才能把專業技術提供給技工院校專業教師,教師才能得到真正的鍛煉。
(二)技工院校專業教師要端正態度
技工院校專業教師只有到企業鍛煉,才能了解企業文化、制度、技術,才會有教學目標與方向;才能把專業知識精準地教授給學生,更好地引導學生成為技能型人才。從思想上,技工院校專業教師要提高實踐鍛煉的意識與積極性,形成自身發展的內動力。
(三)企業要轉變觀念
企業要轉變觀念,以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為契機,主動與技工院校加深交流,找到合作的利益點。企業可以幫助技工院校制訂人才培養計劃、課程改革方案等,與技工院校建立長期的合作。促使技工院校、企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達到共贏。
(四)開展總結交流會
技工院校要及時組織進企業鍛煉的教師進行交流總結,把在企業獲得的新知識、新技能、新理念、新方法等以書面的形式或舉辦講座的形式進行分享。這樣,也就為技工院校的課程改革、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等指明了方向,讓技工院校培養出的學生更能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
(五)政府可制定激勵政策
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例如,政府可以對實行校企合作的企業在稅收上進行減免等,讓企業得到實惠,調動企業與技工院校合作的熱情;政府也可以設立專項基金,獎勵對企業做出貢獻的技工院校專業教師,以提高教師進企業鍛煉的積極性。
三、小結
總之,技工院校專業教師進企業鍛煉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必要途徑,只有技工院校、企業、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引導,教師進企業鍛煉才能得到實效。
(作者單位:鄭軍娜,淄博市技師學院;
孫波,淄博市博山區山頭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