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妮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做好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項工作,符合了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又為21世紀的發展培養了高素質的人才。為此,農村學校、家庭、社會要共同推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項工作,確保每位農村貧困家庭的小學生得以健康成長起來。
關鍵詞:農村貧困家庭;心理健康;現狀;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78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7-0027-02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of pupils from poor families in rural areas
LIU Yani ?(Tunzhuang Primary School,Hesheng Town,Ning County,Qingyang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With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poor rural families is crucial. Doing a good job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poor rural families i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has cultivated high-quality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1st century. For this reason,rural schools,families,and society should jointly promote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ensure that every primary school student from poor rural families can grow up healthily.
【Keywords】Rural poor families;Mental health;Status quo;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近幾年來,在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開始進入到城市,此時,農村貧困家庭的教育受到了教育部門、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國教育部門既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還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深入到農村,掌握每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的心理狀態。同時,還要結合學校教育,積極疏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在農村范圍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活動。除此之外,學校還要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部門,及時疏導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確保農村貧困家庭的學生得以全面發展。
1.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
(1)不重視思想道德教育,認識不夠全面
通過分析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的教育現狀,我們會發現不管是農村學校,還是農村家庭,并不重視思想道德教育,同時,他們對思想道德的認識也不夠全面。與城市的小學生相比較,農村貧困家庭的小學生從小沒有得到父母的管教,通常他們是由爺爺、奶奶來照顧。由于爺爺、奶奶的文化程度較低,他們在管理起小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此外,由于農村學校存在著局限性,為此,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較差。
(2)不重視知識文化教育,知識水平較差
在農村貧困家庭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導致這部分小學生的知識層面具有局限性,并且這部分小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也是非常有限的。農村貧困家庭的小學生長期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再加上他們主觀上缺乏學習的意識,并且對學習始終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這部分學生經常會不寫作業,甚至逃學。由于貧困家庭的學生自身缺乏學習的熱情,他們也不服從老師的管理,這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甚至還會導致師生之間出現一些矛盾。
(3)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確引導
與城市小學生相比較,農村小學生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少之甚少。農村貧困家庭學生的父母迫于生活壓力,他們常年在城市里打工,再加上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有限,學校幾乎沒有開設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課程。再加上大部分農村學校并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沒有開設相關的課程積極引導學生。面對學生日常行為中的問題,教師并不引導,也不能糾正這些問題。
2.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素質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本質上來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程度是否成熟直接會影響到小學生日后的發展。現階段,我國心理健康教育開始通過不同的方式蓬勃發展起來。當前,很多學校開始研究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還研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活動。然而,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1)心理教育過于形式,心理知識片面
現階段,大部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其他普通科目的上課模式幾乎相同,任課老師會采用單一、落后的教學方法將心理健康知識灌輸給每位學生,學生并沒有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知識的內涵。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并不了解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重要性,他們也無法更好的理解這些理論知識,也無法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樣的心理健康課程無法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也無法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現階段,我國的教育體制并不完善,也不健全,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升學率成為學校、老師的關注點。很多農村學校過分追求升學率,導致學生的心理發展失衡。同時,素質教育也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并沒有被運用到實踐教學中。教育局的相關部門評估學校時,主要看學校的升學率和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在不健全的教育體制下,學校并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終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無法順利開展下去。
(2)師資隊伍過分薄弱,專業人才匱乏
要想推動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一名心理教師,其既要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數量充足、專業知識豐富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是推動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開展的基礎。當前,農村小學無法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一個突出的問題在于師資隊伍過分薄弱,專業人才匱乏。通過分析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我們了解到,不管是教師的專業技能,還是個人素養都亟需提高。很多心理教師通常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教學活動,并不關注貧困家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也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這導致貧困家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無法被及時解決掉。
(3)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較低,地區差異大
當前,通過分析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會發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水平、發展速度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對于一些經濟發展欠缺的地區,他們根本不懂心理常識,也不懂心理健康教育的觀念。在開展學校教育時,通常都違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原則。農村貧困家庭的物質條件欠缺,他們僅僅關注孩子是否吃飽,并不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這導致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層出不窮。
(4)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化,阻礙心理健康教育的運作
部分農村小學將心理咨詢室與學校醫務室相結合起來,讓校醫來做心理咨詢的相關工作,這會讓部分學生覺得只有心理有疾病的學生才會去醫務室。學生對心理咨詢室錯誤的認知,導致他們不敢直接面對自身所存在的心理問題。隨著心理健康教育的醫學化,這不利于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也無法有效的解決貧困家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3.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只有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那么學生才得以健康成長起來。然而,健康的心理需要精心的培養和教育。在當前的農村教學中,要將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現階段,我國各個地區重新認識了心理健康教育這項工作,并且在各個地區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甚至有些地區結合本地區的特色,創新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過對比分析,我國農村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比較落后,并且存在著一些問題,為此,教育部門要改變這一現狀,深入到農村學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此來保證農村學生的健康成長。
(1)農村學校轉變觀念,重視思想道德教育
農村學校要將思想道德教育納入到日常教育課程中,同時,還要結合農村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思想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農村學生展開思想道德教育。面對農村貧困學生在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錯誤,教師要指引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方向,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降低農村貧困家庭學生的退學率、逃學率,不斷提高農村貧困學生的思想素質。
(2)不斷加強文化知識教育,提高學生知識水平
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要發揮自身的作用,不斷加強文化知識教育。同時,還要制定相關的扶持政策,科學、合理的研究農村小學生的文化教育問題,并圍繞著這一問題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同時,農村學校還要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在愉悅的氛圍下接受新知識。
(3)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疏導心理健康問題
針對當前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學校要安排心理疏導人員認真研究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面對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及時疏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長期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他們的內心世界比較孤獨,鑒于此,學校要更加關注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呵護。比如學校可以建立相關的心理咨詢室,使農村小學生可以及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同時教育部門也要派相關人員找出農村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源,有效地引導學校對農村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4)建設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提高心理教育水平
在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階段中存在以下的特點:情緒變化大、周期短等,常常伴隨著依賴與獨立、幼稚與成熟等矛盾,為此,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推動農村貧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起來。學校可以通過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程、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課外活動或心理講座,在日常教學中對他們慢慢浸入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建設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建設專業的、高素質的心理教師隊伍。當前,很多師范院校已經設立了心理學系,并且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旨在培養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這一做法可以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專業的心理教師,還可以彌補社會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數量不足的缺陷。第二,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訓。只有做好培訓工作,才能更好的建設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通常情況下,學校的教育培訓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一方面,培養優秀的青年教師,充分發揮他們的模仿作用。另一方面,鼓勵每位心理健康教師主動、積極參與到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展系統性地學習,在培訓活動中,轉變了心理健康教師的教育觀念,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近幾年來,在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開始進入到城市,并且對城市的建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門要重視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解決農村貧困學生在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將教育部門所提出的“公平性教育”方針落實到位。同時,還要從農村貧困家庭學生的實際情況、心理特征出發,制定有效的教育政策,積極引導農村貧困家庭的學生,引導他們學習文化知識,不斷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確保每位農村貧困家庭的學生都能健康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1]王鐵英.共享心育資源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農村心理健康教育“送教下鄉”新路徑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16).
[2]姜石林.當前農村小學心理教育的現狀及改革對策淺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2).
[3]何梅,張玲,鄢利福.醫校共建: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教育觀察,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