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梅
摘 要: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多種媒體的手段、多種類型的平臺和多方位的空間。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文章探究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手段;平臺;空間;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0-0138-02
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對英語學習尤其重要。而信息技術可為英語教學提供多種媒體的手段、多種類型的平臺和多方位的空間。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根據教和學的需求,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進行有效整合,以此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究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策略。
一、“學科四結合”理論是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基礎
學科四結合理論是指學科教學改革、創新精神培養、實踐能力訓練、信息技術運用。其中,信息技術運用是指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以此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全面提高學科教學效率。
二、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效率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存在記憶方法單一、遺忘率高、對單詞缺乏正確的認識、不會正確運用所學單詞、學習動機不強、缺乏單詞學習策略等問題。而如果詞匯不過關,就無法進行其他內容的學習。因此,教師可將英語詞匯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效率。
1.巧妙利用信息技術,促使學生對詞匯進行識記
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多媒體教學工具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因此,教師可利用其呈現豐富的英語課堂教學內容,以此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動力和積極性,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生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看、說、演、讀的英語實踐活動,會掌握更多的詞匯知識,并提高運用事物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2.巧妙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的交互性特點,激發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樣課堂教學活動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的交互性特點,采用游戲、圖解、拆拼、表演、對話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潛移默化掌握英語詞匯知識,提高英語詞匯運用能力。例如,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是讓學生掌握表示人外表的詞組、句型,并能運用這些詞組、句型描述別人的外表。在教學中,教師以游戲導入新課:Touch your body: eyes、mouth、nose...hair...long hair、shout hair,逐步引出新單詞“hair”,并為下一步教學做好準備。Task 1: Learn to talk about"hair""height"/"build". Step1: Learn the new words: hair、curly、straight、 height、tall、medium、thin、heavy、build by drawing on the blackboard. Task 2: Learn to talk about drills. Step 2: Show the drills to the students. Drills: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has short hair. ——What does she look like?——She is thin. Step 3: Read the drills one by one. And try to remember them. 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展示和單詞對應的圖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練習,以此熟練掌握單詞、句型。可見,教師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使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三、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采取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讓學生在相關情境中通過聽、說、讀、寫、識等方式,提高語言運用技巧和語言運用能力。
1.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教師可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生動有趣的情境對話片段或特色鮮明的語言交流材料,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對話練習,以此加強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記憶。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特定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形式要新穎,內容要豐富,并貼近學生生活,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取得教學實效。因此,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圖文并茂的特點創設教學情境,搭配相應簡短的英語對話,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Do you like bananas?”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顏色鮮艷、生動、有趣的水果卡通圖片,并配上聲音:“A: Hello, boys and girls. B: Hello, teacher. A: Do you like banana? B: I like it very much.”,以此讓學生熟練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可見,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