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婧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變革的逐漸深入,核心素養的培養逐漸與教育聯系起來,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勞動能力和素養,在大學期間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主動勞作的精神品格,能夠進一步推動大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因此,本文從核心素養視角下探究當前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價值和主要特點,并針對當前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的現狀和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逐一提出解決對策,希望全面促進核心素養視角下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全面發展,為大學生步入社會打下能力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大學生;勞動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32
0 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發展,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高校教育應強化對大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及核心素養培養,以滿足社會發展對大學生人才的需求。然而當前很多高校對勞動教育始終有所忽視,勞動教育定位不明確偏離正常軌道,沒有充分發揮出其真正價值。基于此,本文旨在通過探究核心素養視角下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的現狀及相關對策,進一步推進大學階段勞動教育價值的實現,并為當前大學勞動教育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1 強化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的價值
將勞動與教育進行結合,尊重勞動、知識、人才及創造,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這與我國新時期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可知,勞動教育是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強化大學生的勞動教育,將其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五位一體”協同培養,將全面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引導大學生崇尚、尊重和熱愛勞動,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養成辛勤勞動的良好習慣,提升勞動技能,并在勞動中學會創新,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當前高校針對大學生的勞動教育在定位、勞動教育的內容以及勞動教育的開展形式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其深度和空間有待拓展。強化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探討其開展路徑及策略,并將其與教學及實踐相結合,則能更好地滲透工匠精神,潛移默化中提升大學生的勞動能力及綜合素養。
2 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的主要特征
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之下,強化學校勞動教育能夠促進大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二者之間相互聯系,勞動教育主要表現出長期性、融合性和歷史性的特點。
2.1 長期性
勞動教育并不是短期相互隔絕的教育形式。相反,勞動教育能夠貫穿人一生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是一項長期的教育活動。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起源于我們的生產勞動,楊賢江也曾認為教育起源于社會生活實際多方面的需要。我們的生產勞動從人類社會誕生并發展至今,勞動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推動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發展,也可以認為正是因為勞動才有效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飛速進步,在現代信息化的背景下也是如此。因此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之下,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也體現出了長期性的特點,高校需在長期堅持中促進大學生勞動意識和核心素養的健全完善。
2.2 融合性
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的融合性主要在于勞動教育的包容性很強,并且其作為較為特殊的教育體系,能夠與其他類型的學科充分融合并實現滲透。特別是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之下,能夠通過勞動教育實現大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讓他們樹立良好的勞動意識、逐漸養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成果和勞動人民的良好態度,始終保持以勞動創造財富的重要價值,并逐漸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發展。除此之外,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大學生也能更多的接觸人文和社會傳統,增強人文底蘊,并在勞動中鍛煉身體,增強個人體質。
2.3 歷史性
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并不是單一傳統的,反而勞動教育也會跟隨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產生改變和變革,在傳統的勞動教育中,只是單純的教授部分勞動技能和勞動手法,讓人們掌握更好的勞動技巧,而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之中,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也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在核心素養的推動和培養之下,促進勞動教育同步發展和進步。
3 核心素養視角下大學生學校勞動教育現狀
3.1 高校在勞動教育理念上存在偏差
當前很多高校仍然忽視勞動教育,并沒有將勞動教育當作大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忽視了勞動教育的價值和意義。特別是近年來很多大學生面臨學習、考證和就業等方面的巨大壓力共同影響,很多家長和學校都認為提高大學生的成績、促進大學生拿到更多證書,培養其特長,才能夠真正實現其發展,但是這樣的思想和理念過于片面。雖然當前教育資源較為豐富,但如果拋棄勞動教育,轉而以其他形式的教育資源推進大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將不利于大學生的未來發展,讓他們在勞動思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差。除此之外,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以學習成績、課堂表現等作為是否參加勞動的依據,這樣的勞動教育理念難以讓大學生形成正向的勞動觀。
3.2 勞動教育中核心素養體現不足
在我國教育領域中越發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但是在大學學校勞動教育中卻很難見到核心素養的體現和滲透。很多人片面地認為勞動教育的教育性不足,甚至有些高校并沒有強化勞動教育中的核心素養培養。學校的教育目標、教育途徑和教育評價等體系相對分散單一,并沒有發揮出勞動教育對學生的正向推動作用,甚至有些大學生并沒有具備基本的勞動能力,在參加勞動時敷衍應付,甚至請人代勞,這樣的大學勞動教育現狀難以適應當前大學教育中核心素養培養的發展。
3.3 學校缺少必要的勞動教育資源
一些學校在勞動教育的開展過程中,并沒有配備專業的勞動教育課教師,大多是由各班的輔導員或思想品德課教師兼職擔任。一方面,他們本身的教學壓力較重,兼職開展勞動教育力不從心,有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由于不是專業的勞動教育老師,其開設的勞動課程較為單一、時間短,學生對勞動教育的理念理解不透徹。加之開展的勞動教育活動多是以勞動技能訓練及社會實踐為主,勞動教育場地相對單一,如教學樓、操場、食堂等勞動教育基地外,并沒有更加豐富的勞動教育場地,比如綠化校園、打掃衛生等,缺乏創新,很多學生在參與時都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讓大學生在勞動中得到鍛煉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