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
◆摘? 要:實訓教學的改革是各個專業教學的主旋律,國際金融這門課程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特征,利用實訓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掌握崗位所需技能。本文分析了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性質,分析工作過程導向下國際金融實訓教學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工作過程導向;國際金融;實訓教學;創新
國際金融屬于金融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國際金融市場、外匯市場、國際資本流動、國際金融危機、國際收支與儲備等相關的概念理論知識,并且能夠熟練掌握期貨、套匯、匯率計算等內容。在傳統的國際金融教學活動中,重點放置在理論方面,實踐內容的培育較少,真正的國際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學生要能夠運用所學理論知識來處理各項工作實踐,因此,在國際金融教學中,需要改變傳統的理論式、灌輸式教學模式,增加實踐教學比例,并在其中融入工作內容,讓學生能夠適應后續工作崗位的要求。
1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性質
國際金融課程是一門研究資本運動、國際貨幣交換關系的學科,既包含國際金融的相關理論知識,還涵蓋金融機構、政府、企業與個人在國際金融中的運作方式和手段,兼具理論性和實物性的特征。在經濟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國際金融教學內容也在繼續更新,課程體系也更加豐富,從國際金融形勢來看,從上世紀金融全球化進程的發展開始,國際金融市場變動越來越大,速度也更快。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繼續放開腳步,“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初見成效,經濟實力逐步增強,國際經濟出現了新的變化。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國際金融教學,單一教材作為切入點,顯然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要求,對此,需要根據學生的工作導向為基礎,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
2工作過程導向下國際金融實訓教學的創新
2.1創新實訓教學內容
在工作過程導向下的國際金融實訓教學中,內容的選擇是其關鍵所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學生工作實際要求,并且以工作任務作為最終目標。在教學內容安排上,也要以工作過程的各個環節作為基礎,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各類知識、內容都是學生后續工作任務中所需要應用到的知識,要求最大限度貼合工作場景,實訓內容數量以夠用為主,幫助學生通過自我建構將知識內化,具備能夠執行工作的能力素養。在教學內容排序上,不需要遵循教材的邏輯關系,實際內容也不再是教材中枯燥、單獨的知識點,而是讓學生通過任務來主動分析、探索、解決問題,通過任務來鍛煉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針對具體要求,還需要繼續優化實訓課,讓每個任務都對應不同的知識點。
2.2科學選擇實訓教學模式
在工作過程導向下的國際金融實訓教學體系中,需應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的種種不足,利用信息化、現代化教育手段和技術,結合國際結算系統、金融投資實戰平臺等軟件,將教材內容與仿真實踐相結合,做到同步進行。學生在完成每一個環節的實訓后,都可以回顧、分析所學的理論知識,同時,推行行業導師授課式模式,合理安排學時比例,在校內組建一支綜合能力過硬的兼職隊伍,將行業、企業技術人才納入其中,與全職教師形成互補,幫助學生將技能、知識和經驗轉化為工作所需內容。
2.3完善校內外實訓基地
學生實訓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校內外實訓基地的支持。在校內實訓基地方面,構建專門的實習實訓室,學生可以在課堂、課外時間進入,在校內實訓基地中,應用最新的商務銀行業務軟件、保險模擬系統、證券模擬交易系統等,學生可以在真實仿真環境中開展實踐。另外,構建校外實訓基地,實訓基地是以證券公司、商業銀行、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為核心構建出的多層次、立體化實訓教學基地。通過校內和校外實訓,學生可以參與到各個實踐環節,并且與相關企業成立合作關系,繼續深化產教融合,讓學生參與各類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以鍛煉學生的崗位應用能力,讓他們可以迅速適應后續工作崗位的要求。
2.4完善實訓考核模式
在傳統的國際金融考核中,是以理論考核為主,實訓的占比并不高。為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需增加實訓考核比例,關注學生平時成績、實訓情況的考核,具體考核內容包括模擬操作實訓、參觀學習、實踐作業、論文撰寫、講座學習,增加實訓評價的比例,在每次實訓后,安排學生撰寫實訓報告、學習總結等等,連同課外作業一起納入評估標準,利用細化的評估標準來準確評估實訓效果。
3結語
工作過程導向下國際金融實訓教學改革是為了幫助學生適應工作崗位需求,擺脫傳統以理論為主的教學模式,實現了理論、實踐的深度聯系,將這一教學模式應用在國際金融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教學質量得到了迅速提升。在具體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發展需求來調整實訓內容,為學生的后續提升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劉念,劉一沙.“主動實踐”理念影響下的金融專業教學改革[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6(05):132-133.
[2]張敏鋒.經濟新常態、金融科技與地方高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創新[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8(01):91-94.
[3]蔡寧偉.“新常態”下金融高等教育與金融職業教育的偏好、差異與融合--以部分代表性商業銀行和財經院校的實證研究為例[J].北方金融,2016(05):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