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
◆摘? 要:信息技術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是集知識性與技能性于一體的新興基礎學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已不能適應特殊教育發展的需求。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樹立新型教學觀;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完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提升教學質量,更好地發揮學科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優化措施
新時代以來,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和領域都得到廣泛的應用,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在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成為學生發展的一項必備技能,尤其是對于特殊教育而言,注重殘疾學生的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提高殘疾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成為當前特殊教育學校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特殊教育,積極探討了新課改形勢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化措施,希望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1堅持以生為本,樹立新型教學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對信息技術這一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及課程目標等都有了明確的規定。而聾校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也要根據聽障學生的生理特點和特殊需要,及時地對各年級的課程內容、課程目標做出相應的調整。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能,從而進一提高聽障學生在信息社會中生存、發展的能力。
因此,在聾校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學習新內容、新方法,以順應新時代發展的需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和提升核心素養方面,充分發揮學科育人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在關注全體學生的基礎上,注意到個體學生的差異,針對性地采取相關措施,通過開展分層教學、個別輔導、舉辦課外興趣班等方式,提優補差,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學習需求,以實現人人都愛學,人人都想學的良好教學氛。
2調整教學方式,提高教學實效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大多學校都調整了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如果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而忽略實踐技能的培養,難以滿足現代信息社會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培養的要求。
對此,在高中特殊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師應以聽障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積極建立符合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加大實踐教學比例,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為實踐學習,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同時,還應加大對網絡平臺及多媒體的應用,靈活調整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可以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制作成微視頻或者在ppt中用醒目的文字進行標注,讓學生通過反復觀看、學習,不斷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教師也可以建立學習資源庫,將這些教學資源上傳到資源庫中,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下載或觀看。這種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空間和時間限制的教學方式,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盡可能地得到提高。
在創新教學方式的同時,信息技術教師還應積極利用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動手操作實踐、小組互助學習、團隊創作作品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在教學辦公自動化軟件時,教師除了教授基本操作技能以外,還可以結合節日讓學生利用word創作一張賀卡,根據自己每個月的零花錢使用情況利用excel設計一張財務報表,幫助學校籃球社團利用photoshop設計一張籃球比賽海報,小組合作完成各種主題的微視頻拍攝、編輯及后期加工等。實踐證明,學生在作品制作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信息技術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信息技術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3完善評價體系,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評價是了解學情和反思教學情況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教學水平的主要途徑。對此,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應以學生的主體性原則、教學的可行性原則為依據,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重視過程性評價,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調整評價方式。比如為了了解學生對本節課所教的教學內容和操作技能是否掌握,可以設計一個課堂作業,要求學生現場完成并及時點評;為了了解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某一章節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單元測試卷進行客觀評價,教師通過數據分析,可以了解學生對某一個內容的不足從而進行強化;為了了解學生是否已經熟練掌握某一種軟件,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設計一個作品,如電子小報、微視頻或者海報等 ,同時通過設計評價量表進行量化評價;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教師也要通過觀察和巡視,及時表揚或者批評。以上等等不同的評價方式,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到自己學習上存在的不足或者進步,從而樹立學習的自信、調整學習方式,從而有效促進學習質量。
與此同時,信息技術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還可將教師評價、學生自主評價和學生互評等方式結合起來,采用課堂提問、課后作業、單元測驗、問卷調查及座談會等形式來開展評價。這樣既能讓教師更加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對教學方式或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近年來國家對特殊教育的愈加重視,相繼出臺了第一期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全社會對殘疾人也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就聽障高中生而言,升學率、就業率都在不斷上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作為學校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育學生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調整有效的教學方式,完善適切的評價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促進聾校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質量,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戴春濤.課改形勢下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對策[J].福建電腦,2021,37(03):143-145.
[2]胡興旺.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初探[J].家長,2021(06):72-73.
[3]楊春.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資訊,2020,18(3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