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志
數學核心素養是高中生需要重視培養的學習內容,有助于學生后續發展。高中數學公式定理復雜、題目多變,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數學思維,為此教師可以設置問題互動、明確教學目標,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實際問題,以實現既定教學目標。其中,高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問題分析學生學情,以學生為本,科學創設數學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互動交流中進行知識遷移,優化傳統數學教學不足,從而形成全新的教學體驗,加強高中數學課堂的實踐性,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數學問題,以便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在“問題互動”教學中的概述
1.數學核心素養培育的意義分析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與學生應對學習、實現目標所需的素質有關,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從而促使學生學會處理各類數學問題,強化數學技能,形成良好數學思維。數學素養還可以促使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問題,實現自我價值,幫助學生成長為優秀人才。為此,教師應當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發揮學生核心素養的價值,讓學生更好地吸收數學知識,全面看待數學學習。另外高中數學內容復雜,學生在學習上存在難度,不過其實用性高,可以有效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教師需要重視數學提問的有效性,了解學生不同的特征,把握班級學習習慣,在課堂上形成積極的氛圍,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思考意識,促使學生形成自身發展的動力,幫助學生在后續數學學習中得心應手,實現數學理論知識的轉化。另外,高中教師強化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理論,提升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提升學生數學思維靈活度,促使學生可以嚴謹對待數學學科學習,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
2.高中數學教學應用“問題互動”教學的優勢
“問題互動”教學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其以學生為主導,可以有效提高師生的交流,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思考,避免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一言堂”,從而有效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為此,教師采用提問、思維導圖、多媒體技術、有關課程App等工具明確教學路徑,提取關鍵字以及搜集關鍵素材,從而有效設計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其中,設計數學問題需要由淺入深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可以參與到學習小組的溝通交流中,比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搜集素材,使其在課堂上可以根據素材內容學習數學知識。通過組織班集體數學知識競賽,引導學生沉浸在數學知識學習中,如教師開展《點線面位置關系》教學活動,可以通過網絡技術加深學生對點線面位置關系的理解,通過觀察城市建設的素材提高學生的空間意識。同時,“問題互動”教學可以強化師生、生生交流,幫助教師及時知曉學生的數學疑問,以便開展針對性教學,小組分工合作還可以讓學生獲取自身觀點表達的機會,加深小組成員對新知識的理解。“問題互動”教學可以避免傳統被動式教學模式的弊端,促使學生可以探究學習新知識,樹立與時代相適應的人生觀。另外,教師開展傳統數學習題講評,通常會集中講解相同類型問題,容易導致學生出現死記硬背的情況,其實教師可以通過例題解析,幫助學生系統了解數學知識點,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
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在“問題互動”教學中的現狀
教師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需要重視教學工作的優化,明確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發展,實現學生的可持續學習。不過目前高中教師在開展核心素養教學方面存在一定問題,部分教師深受傳統教學影響,沒有轉變數學教學觀念,沒有結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容易影響學生的知識學習質量,沒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被動地學習,降低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數學教學方法與學生知識學習息息相關,部分教師沒能結合教學技術有效轉變數學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觀念導致數學教學內容不適應學生學習,從而影響到教學工作推進,無法實現“問題互動”教學模式的價值,導致學生不能獨立解決數學問題。其實高中數學學習難度大,需要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避免“問題互動”教學沒能發揮效果,從而導致過多占據課堂時間的情況出現。事實上許多數學教師沒有真正應用“問題互動”進行數學教學,而以教師講述為主,導致其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另外,部分學校課程設計不科學,部分教師自我提升觀念差,難以有效推進教學進度,傳統應試教學容易忽視學生感受,過于注重學生知識的傳遞,“問題互動”教學模式不適合傳統的課堂教學等問題依然存在。
三、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在“問題互動”教學中的路徑
1.營造和諧課堂氛圍,巧設數學互動問題
數學教學質量與教師課堂引導學習有關,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積極發言,促使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感受參與的樂趣。為此,教師可以重視與學生的課下溝通,加強教師對學生不同階段心理的了解,促使教師可以進行針對性教學。比如,開展橢圓數學知識講解時,教師可以結合圓形知識切入橢圓知識學習,首先設置數學相關知識的實踐操作環節,準備一根繩子讓A學生拉一端繩子為點a,B學生拉另一端繩子繃直旋轉一周并記錄運動軌跡,得出較為直觀的圓形,然后拋出問題“橢圓是否也可以利用類似方式?”引導學生討論思考問題,避免傳統教學活動中過于重視教師課堂講解,以教師為主導地位,導致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少,學生沒能充分掌握相關的數學課堂知識。為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創設科學的教學情境開展“問題互動”教學,引導學生正確分析數學問題,從而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比如,教師開展“橢圓動點P與定點B的距離,以及求解BP最大值”教學內容時,引導學生快速解答問題,然后創設數學情境更改題目變換問題,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橢圓P點運動軌跡,引導學生觀察P點軌跡,拋出問題“根據P點軌跡還可以怎么修改題目?”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從而獲得橢圓題目的修改方案,以便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拉近師生、生生距離,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又比如,教師開展任意角教學時,可以結合生活經驗以及360毅知識內容,拋出問題“跳水比賽,向上轉體720毅包含什么意義?”引導學生思考數字度數含義,從而得出360毅與任意角的相關內容,促使學生了解角度與方向概念,學會從生活化角度發現、分析問題。另外,高中數學需要結合學生認知來設置合適的課堂問題,確保難度適中,發揮數學知識與核心素養的作用,從而豐富數學課堂內容。
2.轉變數學教學觀念,創新問題教學模式
高中數學教學通常以題海式練習、教師講解為主,課堂提問互動較少,針對不理解的數學公式,學生一般難以進行數學公式的實際應用,不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為此,教師需要了解數學核心素養的價值,轉變數學教學觀念,與學生保持高效互動,同時結合學生的學情,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知識來遷移新舊知識,豐富數學知識體系。比如,教師開展《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內容學習時,需要進行的第一步是拋出問題促使學生回憶等比數列的概念、性質,然后結合教學案例開展等比數列n前項和公式學習,引導學生思考公式的實際應用原理。其實“問題互動”的模式有助于教師開展事例分析,如生活案例“小明與小東相鄰,小明因為生活意外想向小東借錢,小東愿意借錢,不過有條件,即一個月內小東第1天借1萬元,第2天借2萬元,依此類推每天比前一天多借1萬元;不過借錢第1天需要小明還1分錢,第2天需要還2分錢,依此類推每一天是前一天的2倍,一個月還清債務。小明聽到后覺得可以接受,不過想到小東為富不仁,考慮借款有可能有問題,那么借款合理嗎?”引發學生觀察思考問題,通過應用相應的數學模型解決借款問題。另外,教師開展“問題互動”教學需要豐富數學知識的教學方法,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微課教學,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通過問題導向層層遞進解決數學問題,探索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
3.發揮問題導向作用,強化師生、生生互動
高中數學內容復雜,全面講解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精力,為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學情與教材內容,幫助學生整體認識數學知識點,然后結合教學重難點豐富知識框架讓學生可以明確學習重點,正確解答數學問題,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比如,針對《對數函數》學習,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設置科學的問題情境,發揮問題的導向作用,拋出問題“y=x2原2x(x躍0)可以怎么確定其函數單調性?”引導學習小組開展討論,讓學生可以根據函數圖、符號等方式確定函數單調性,從而促使學生可以認識對數函數、清楚函數增減判斷的數學內容。其中問題導向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借助貼近生活或者有趣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解答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表達自身的觀點。比如,教師開展《集合》教學內容,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數字種類的劃分,幫助學生通過數字性質進行集合劃分,也可以結合生活內容進行集合分類,即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芒果、菠蘿、菜心、蘋果、牛油果、西蘭花、黃瓜等圖片讓學生分類,并且表達其分類的依據,通過生活化教學給學生帶來新的教學體驗。其實“問題互動”教學需要重視數學課堂的動態變化,融合互動教學,讓學生可以高效地學習,培養其自主探索能力。比如,教師開展《關于空間幾何體表面積、體積》教學內容時,可以結合學生已學知識拋出相關問題,促使學生可以交流回憶舊知識,并且適當引出課堂主題“圖像展開后的面積為表面積,那么陌生圖形分割轉化為熟悉圖形后應該怎么計算抽象公式呢?”引導學生動手制作模型并且代入特殊值演算公式,促使學生可以明確柱體、錐體等表面積和體積公式。另外,開展“問題互動”教學方式,還需要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同時充分考慮高中生的行動力,避免傳統教學模式束縛學生思維,為此教師可以開展具有實踐意義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可以感受數學的價值,更好地發展核心素養。另外,師生互動可以有效深入數學知識點探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新知識,然后精準傳授新算法應用知識點,讓學生可以在實際練習中巧妙融合已學知識與解題技巧,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高中數學難度不斷增加,教師既需要重視數學知識點的傳授,又需要重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減少解題出現的錯誤。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問題互動”教學模式,強化課堂互動的效果,幫助學生復習所學知識,由淺入深設置教學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數學分析能力,有效發揮學生核心素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