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衛衛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加注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也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以德樹人,可以適時地滲透德育,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素養。
一、引入數學歷史,培養學生愛國情懷
初中數學知識簡單、枯燥,學生機械的記憶學習,只是了解了其知識表面,這樣極不利于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而數學史的引入能夠豐富學生學習內容,讓學生對我國的歷史成就有更多的了解,更好地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由此,教師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可以聯系教學實際巧妙地引入一些數學史,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教師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入了一些數學史。課堂中,教師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大屏幕上向學生展示了一些關于我國《九章算術》中勾股定理的內容。在這一書中對勾股定理有了很好的闡述,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書中所說的內容,教師適當的將其中的文字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來。如果以a、b、c這三個字母分別表示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弦,可以得出三個式子:這樣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已知直角三角形中兩條邊的長度,求第三邊的方法。隨后,教師又向學生講述了劉徽在注文中曾用出入相補的原理來論證勾股定理的知識內容。學生在了解了有關我國勾股定理的一些歷史后,對數學有了更深的感悟,并從中感受到我國在數學領域的偉大成就,有效地增強了自己的愛國情懷。學生這樣對勾股定理的知識內容有了簡單的認識,就能很主動地進入到接下來勾股定理知識的進一步探索學習中。
二、引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競爭合作是現代社會發展所必須的。作為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精神,以促使學生更好的發展。合作學習能夠有效促使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溝通,推進師生教學相長。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處于一種興奮積極的狀態,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有機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時,教師在和學生們學習判定兩三角形全等的知識內容時,不再直接向學生直接講解灌輸,而是適時地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首先,教師讓各小組在紙上畫出一個任意的三角形,然后小組內的學生共同思考如果再畫一個三角形,使其三條邊的長度分別與開始給出的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相等,并思考最后能夠畫出多少種三角形。學生們在教師給出問題后,主動進入到操作探究中。這時,有一小組的學生開始了分析、思考,有學生提出可以用紙條作為三角形的三條邊,確定好這三張紙條的長度,然后我們再將這三張小紙條拼湊在一起,看最后能拼出一個怎樣的三角形。這一學生的想法得到了小組內很多成員的贊同,并開始按照這一想法來操作。于是,小組內的學生分工合作,分別用小紙條截取相對應的邊的長度,并共同觀察分析最后的拼湊結果。學生們也在得到最后結果后,發現三條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是相等的,如果確定了三條邊的長度,這三條邊又能夠構成一個三角形,那么這一三角形就是確定的。
三、注重數學欣賞,培養學生高尚情操
初中階段學生閱歷不是很豐富,審美能力也不高,這就使學生很難從中體會到數學的美。由此,教師需要巧妙的引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遵循教學規律,滲入一些美學原理,為學生創造欣賞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從中充分感受到數學的美,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間接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深入探究。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在和學生們一起學習有關軸對稱圖形的知識內容時,發現直接為學生講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甚至還會出現厭煩的心理。由此,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將課堂變得豐富、有趣,教師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剪短的小視頻,在這一小視頻中有很多圖片,有貓頭鷹形狀的風箏、蝴蝶、臉譜、喜字,還有一些車的圖標,比如奔馳的圖標。隨后又展現了一些我們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偉大的建筑,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美感。學生們在觀看完這一小視頻后,意識到在我們的生活實際中存在著大量的數學知識,同時這些數學原理的存在,使得我們的生活更美、更精彩。同時,對數學的進一步學習充滿了興趣,而且從中發現了數學中的對稱美。這樣學生不僅對軸對稱圖形的知識有了很直觀的認識,并充分認識到數學與我們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對數學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積極。之后,學生迫不及待地進入到軸對稱圖形的思考、分析中。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德育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需要教師的無形滲透。在今后的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巧妙地滲入德育,將德育與數學學科融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