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雄
◆摘? 要: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授之以“魚”和“漁”,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學習運動技巧和動作要領(lǐng),還應增強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從而使學生能夠注重鍛煉身體,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堅持每天進行體育運動,這樣能夠增強學生體魄,強健學生身體,由此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以及增強學生體能和體質(zhì)。
◆關(guān)鍵詞:初中體育;健康課程;“魚”和“漁”
體育健康課程中提出到“魚”和“漁”分別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運動技能時,注重傳授科學的鍛煉方法,以及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這樣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增強健康意識,學生的腦海中形成健康生活、終身鍛煉身體的意識,能夠調(diào)動學生每天都進行體育運動,如此一來,有效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和健康水平。
1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授之以“魚”和“漁”的意義
詳細分析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授之以“魚”和“漁”的含義和意義,總結(jié)得出“魚”是指體育課堂上教師應傳授給學生標準的動作技巧、動作要領(lǐng)和不同運動的安全知識,而“漁”是指引導學生學習運動技巧時,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鍛煉方法加強體育運動,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學生鍛煉身體的過程中堅持體育運動,每天運動中學生感覺到自己的體質(zhì)和體能明顯增強,這不僅帶給學生成就感,還調(diào)動學生更加主動投入到體育運動中鍛煉身體,學生每天堅持運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這樣一來,學生在生活中能夠做到每天練習籃球運動、排球運動、足球運動等等,學生進行這些不同的運動項目,既達到強健學生體魄的目的,又使學生養(yǎng)成每天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學生養(yǎng)成天天運動的習慣,能夠增強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這一意識的形成,能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和平時生活中都能做到運用科學的鍛煉方法進行體育運動,這對于促進學生身體健康非常有利,說明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教師做到授之以“魚”和“漁”有著重要意義。
2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授之以“魚”和“漁”的策略
2.1傳授給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初中體育教師結(jié)合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強調(diào)的授之以“魚”和“漁”教育理念,更新教學思想,從而在引導學生上體育與健康課程時,教師不但注重授之以“魚”,還非常重視授之“漁”,以此在課堂上教師先講解體育運動的動作要領(lǐng)和體育知識,如:教師講解籃球運動時,告訴學生籃球運動中一定要注意相互配合,在互相配合中傳球、接球、投籃,同時教師指出在生活當中應利用課余時間與小伙們一起打籃球,這樣能夠釋放學習壓力,并且加強籃球運動,有利于增強自身體質(zhì)和身體素質(zhì),說明運動能夠使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到公園進行慢跑、高抬腿、踢毽子、跳繩等運動,這些運動融入到生活中能夠使我們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學生在聽講中意識到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學習占據(jù)自己大部分時間,導致自己沒有更多的時間鍛煉身體,久而久之,就會使自己的體能下降,甚至會降低自身的免疫力,由此學生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學生意識到運動的意義,能夠使學生在教師帶領(lǐng)下主動投入到運動中鍛煉身體,學生加強體育運動,既提高學生終身提高的意識,又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2傳授給學生科學的鍛煉方法
初中體育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強調(diào)授之以“魚”,還應在體育與健康課堂上重視授之以“漁”,也就是說初中體育教師除了引導學生不同的運動技巧,還需傳授給學生科學的鍛煉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在課堂之外能夠堅持每天晨跑,并在跑步之前做熱身運動,使身體四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活動起來,才能進行晨跑鍛煉,每天堅持晨跑,對于促進自身身體健康十分有利。此外,教師傳授運動動作時,告訴學生如果只明白動作要領(lǐng),而不注重在運動中加強練習運動技巧和動作要領(lǐng),難以加強自身的運動技能,所以說,無論在體育教學中還是平時生活中都應將所學動作與運動結(jié)合起來,這樣才能在運動中運用科學的方法加強鍛煉,以此增強體魄,強身健體,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科學的鍛煉方法,認真學習過后,學生在運動中積極展示出動作技能,這不僅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還激發(fā)學生對運動的熱愛,同時學生在教師耐心指導中運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有利于增強學生身體的免疫力和運動能力。
2.3增強學生健康意識
以往體育教學中過于授之以“魚”非常注重,而忽視授之以“漁”,致使學生雖然學會運動技巧,但是學生沒有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致使學生沒有意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使得學生不積極運動,從而難以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對此初中體育教師必須明白授之以“魚”和“漁”的道理,由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不但要重視傳授運動技巧,還應指導學生在每天上體育課時進行不同的體育運動,如:教師帶領(lǐng)學生進行長跑運動、跳高、跳遠、接力比賽、短跑等各項運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體質(zhì),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以及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進行體育運動,這樣一來能使全體學生主動投入到體育運動中鍛煉身體,學生熱愛運動,能夠調(diào)動學生每天都以最佳的狀態(tài)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展現(xiàn)自己的運動技巧,學生既增強自身的表現(xiàn)力和運動能力,還通過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使學生增強健康意識,進而促使學生積極鍛煉身體、強健體魄,進一步促使學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以及推動學生健康成長,所以說,體育教師講解體育與健康課程內(nèi)容時,一定要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漁”,以此能夠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
3總結(jié)
隨著體育課程的不斷改革,對于體育教學提出授之“魚”和“漁”的教學理念,將這一全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到體育課程中,不僅更新教學理念,還使教師非常注重在傳授運動技巧的同時,引導學生學習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鍛煉方法,加強體育運動,促使學生在教師耐心地指導下鍛煉身體,并實現(xiàn)增強學生健康意識的教學目標,由此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林芳芳.淺談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與內(nèi)容[J].教學考試,2017(22):128.
[2]郭曉楠,田惠林.淺談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三分”教學模式[J].科技致富向?qū)В?012(08):94,76.
[3]林志剛.淺談初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J].魅力中國,2019(3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