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夢菱
◆摘? 要:唐氏綜合征群體是特殊需求孩子中較有自尊心,相對明事理的一個群體,低段的孩子活潑可愛,快樂易尋,隨著年齡的增長,中高段唐氏與其他特殊孩子的智力差距越漸明顯,尤其是在生活語文、生活數學上漸漸缺少自我滿足感,從而自卑,伴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唐氏兒童變得越發敏感和叛逆,需要正確的心理疏導。而在特殊教育中,拉丁舞作為第二課堂,與舞蹈康復相結合,滿足學生情感上、技能上、肢體康復上的不同需求,對樂感好但動作笨拙易自卑的唐氏兒童身心的康復作用,能引導中高段的唐氏學生正確疏導不良情緒,建立健康人格。
◆關鍵詞:拉丁舞;唐氏兒童;身心康復
一、問題的提出
唐氏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由染色體異常導致的智力障礙,此類患者多有身材短小,指短,小指內彎,關節活動范圍大,動作笨拙,步態不穩等體征。
因為從事特殊教育事業,在各類舞臺表演中會特別關注殘疾人士的演出,不難發現無論是社會上的愛心表演中還是在特殊教育學校的舞臺上,唐氏綜合征的患者往往是出鏡率比較高的一個群體,具有較強的舞臺表現力、較強的節奏感和律動感,模仿能力強,是兒童舞的主要擔當。唐氏患者總給予他人可愛的感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15、6歲的孩子與7、8歲的孩子一起再跳兒童舞顯得有些違和。而當下流行的拉丁舞具有熱情、風趣、節奏感強的特點,分為恰恰、倫巴、牛仔、桑巴和斗牛五個舞種,沒有年齡界定,能滿足不同年齡段的唐氏兒童的音樂表達需求及康復需要。
現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熱議話題,一些青少年出現焦慮、抑郁、自卑心理,甚至發展成精神疾病[2],唐氏兒童作為特殊兒童,較為敏感,心中不悅不愿說出或沒有合適的表達途徑,從而引起倔強不語,心中郁結,引發不良情緒。
所以,結合唐氏患兒本身具有的樂感,嘗試拉丁舞中節奏明顯、動作易學的恰恰進行教學嘗試,通過藝術治療的方法,促進唐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二、矯正身體形態,提升個人氣質
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需要自信的身姿體態支撐,高段的唐氏多存在腳步重、駝背、肩厚、肥胖等特征,從肌肉聯系上提升唐氏青少年自尊、自信。
(一)調整步態,糾正走路拖沓
唐氏兒童肌肉張力差,體型多矮胖,走路時大多是全腳掌落地,腳步沉重。拉丁舞課堂教學中需要穿著高跟舞鞋,根據學生特點,學生沒有穿高跟鞋的經歷,制定在課堂上女生需要穿5cm高跟舞鞋,男生需穿3cm跟的舞鞋,站立時身體微微前傾,避免全掌落地。訓練前的形體訓練,以壓腳背的形式改善學生腳上肌肉,讓腳踝、腳背、足弓得到訓練。日常教學過程中,拉丁舞腳步需要快速、準確,反復練習,經過一學年的訓練,發現無論課上課下,唐氏兒童的腳步變得靈活、輕盈。
(二)改善含胸佝背體態,提升氣質
拉丁舞的形體要求抬頭挺胸,收腹提臀。目光直視正前方,脊背挺直,雙肩打開。在教學前的形體訓練中,開肩和背手拉伸能改善佝背。開肩時,學生需雙腳打開與肩齊平行于墻面,雙臂和脊背與雙腿呈90°架在舞蹈桿上堅持3分鐘,每次兩組進行開肩訓練,而后雙手向后在后背處進行拉伸堅持3分鐘,交替換手共兩組。日常舞蹈教學中時刻保持挺直身形,休息時貼墻站立,要求后背全貼墻壁。經過一學年的教學,含胸佝背的唐氏兒童身形挺拔,氣質得到提升,更加自信。
(三)改善身體力量,協調肢體力量
拉丁舞是力量型舞蹈,跳每一個舞步都需要前腳掌施壓,胯部隨身體重心的轉換而變換,上肢需配合腳步快速利落,出手要速度快、位置準、定得住。同時需要將力量落在每個手指、腳趾上,唐氏兒童在舞蹈過程中要把控好身體力量才能讓舞蹈的美感呈現。
三、滿足心理需求,形成健康人格
(一)樹立唐氏兒童的自信心,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現,唐氏兒童時常有著倔強的脾氣,大多害怕被批評,對批評有著明顯的抵觸情緒,追其根本是他們害怕失敗,失敗會帶來自卑感。而拉丁舞肢體要求首先就是抬頭挺胸,收腹提臀,身體前傾,這樣的體態讓學生氣息順暢,可增強一定的自信感,拉丁舞的舞蹈動作有一定的專業要求,需經過教學才能掌握,并不是人人都會,在展示時滿足了唐氏兒童喜愛做“小老師”,表現欲望強的特點,從師生的稱贊聲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正確評價自己,減少自卑,樹立自信心。
(二)釋放唐氏兒童的不良情緒,調整心態
運動是宣泄情緒的良好途徑[4],拉丁舞的競技性和運動量可以幫助唐氏患兒排解不良情緒。特殊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緒,但伴隨著先天能力的不足,唐氏患兒對挫折的耐受力低,鮮有正確及主動表達和調整自己情緒的途徑,大多默不作聲,表現出不高興的模樣,或是擺出齜牙咧嘴的表情,握緊拳頭表示不滿。通過拉丁舞的學習,他們能在愉悅的音樂聲中釋放自己的負能量,在有節奏的舞蹈動作中排解不良情緒,有利于不善表達的唐氏兒童調整心態。
(三)增加唐氏兒童的耐心,改善懶惰和懈怠
唐氏兒童是愛微笑的天使,也是愛打退堂鼓的“膽小鬼”,他們表現欲望強但受挫能力弱,因為其特殊性和愛撒嬌的性格,往往在遇到困難時撒撒嬌就能躲過一劫,久而久之耐性得不到發展,遇到困難就懈怠。而舞蹈是需要耐力和反復練習的,簡單動作重復做,每一個動作都需要錘煉。拉丁舞對基本功有嚴格要求,恰恰的基本步和基本手型貫穿整個舞蹈,一個簡單的原地重心轉換需要連續不斷的重復做形成肌肉記憶,進而上升到跨部的前后擺動,這需要較強的耐力,對唐氏兒童是個耐力的考驗。
(四)培養唐氏兒童的興趣,增強審美意識
特殊孩子都具有自己的局限性,在特殊教育學校中,我們實施揚長教育和補償教育,發揮學生的優勢,彌補學生不足。唐氏兒童因先天因素,發音類的興趣課程存在困難,但形體類的興趣課程能較大挖掘潛能,可以培養學生興趣。拉丁舞高貴且有氣質,對身體姿態、妝容、服裝都有區別于其他舞蹈的要求。愛美是人之天性,唐氏兒童較其他特殊兒童更加在意自身的美,喜愛得到夸獎,而拉丁舞作為一種舞蹈,能拉伸身體肌肉,舒展身體,改善體胖,矯正畸形,從而達到改善形象與氣質的目的,讓唐氏兒童在舞蹈中感受形體的美、音樂的美、情感的美。
四、促進社會交往,加強合作意識
(一)增加交流機會,增強主動交流動機
每個人的能力存在差異,唐氏兒童的模仿能力和領悟能力也各有差異,拉丁舞課堂創設了一個較好的平臺,讓特殊學生之間主動交流,在特殊學生與普通人之間創造了交流的機會。課堂上互相幫助,互相指導,發揮他們“小老師”的特質,共同克服學習難點,特別是拉丁舞中的雙人動作更是需要兩人配合,搭檔的形式更增加了學生間交流的機會。課堂外,拉丁舞是普通人都知道卻不是都會的技能,特殊兒童的拉丁舞才藝增加了外界對特殊兒童交流的動機,對特殊兒童的能力形成新的認識。
(二)增強團隊協作,培養合作意識
拉丁舞的集體舞單人部分需要動作整齊、站位清晰,雙人部分需要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所以不是一個人能辦到的,需要每個人的合作,需要接納自己和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主動溝通,積極合作,從一個人到一排人再到全班人訓練整齊度,完美呈現舞蹈。
(三)習得社交禮儀,培養文明社交
拉丁舞屬于交誼舞,與中國舞、芭蕾舞一樣有自己特定的舞蹈禮儀。在跳恰恰舞時,男士女士需要穿著不同的禮儀服裝,穿特定的拉丁舞鞋,雙人舞中男士需禮貌邀請女士參與舞蹈,無論扶背或是牽手都需要紳士地伸直全掌用掌根觸碰,舞蹈前需向觀眾彎腰致敬,舞蹈后再次彎腰致謝,男士要紳士地攜女伴退場。整個舞蹈禮儀端莊、大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結語
舞蹈是特殊兒童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課程,是發現美、表達美的載體,也是拉近與正常孩子距離的載體。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勤于思考、努力啟發,巧用工具,讓特殊孩子能從技術要求強的拉丁舞中學習技能、矯正身形、提升氣質,享受與普通人平等的學習權利。要充分發揮唐氏兒童的樂感優勢,隨著年齡的增長,跳脫出兒童舞的限制,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舞蹈表現形式,不止笑得可愛,更要在舞臺上笑得自信,彰顯出眾的氣質。
參考文獻
[1]劉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01).
[2]郭天銘.關于青少年心理問題的觀察和思考[J].現代特殊教育,2020,10(65).
[3]吳登攀,尹小儉.青少年體質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21,42(01).
[4]常永山.適時運動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J].幸福家庭,2020(19).